第A2版:都市声音/网帖求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都市声音/网帖求真

第A3版
深度解读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廉价到天价,救命药缘何变脸
本报评论员 赵强

    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例如专门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但医院中难觅踪影,在黑市上却被炒到4000元,相当于正常价格的500多倍。(详见本报15日A14版)

    近年来关于“孤药”的新闻不“孤”,从“鱼精蛋白”到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都曾出现过紧缺。紧缺,导致廉价药在救命时刻瞬间“变脸”成天价药,这背后反映出医药价格管理体制中的一些“通病”,显然需要对症下药方能治好。

    这病因,首先是价格管制失灵。我国可能是世界上药品降价频次最多的国家之一,十余年来,药品降价了三十多次。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民众感觉,药品越降越贵。这其实也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而是令价格管制难堪的事实。对于廉价药,药厂不愿生产,医药经营公司不愿储备,而医院也不愿进货,这种近乎“共谋”的抵制,导致廉价药终成“孤药”。而涉药的三方,则积极寻觅价格与利润更高的替代品,民众自然在实际就医时会遭遇到药价越降越贵的怪异现象。相应地,连年的降价,也只是有关部门的政绩表现,民众并未得到实惠。

    药品作为一般商品,必然受价值规律驱动。除了成本决定价格外,需求也影响价格。那些成为“孤药”的廉价药,因生产的物料成本低,价格相应被定得很低,表面上合情合理。但由于其面对的市场先天需求不足,定价过低,则必然失去生产经营的商业价值。廉价药在黑市上“变脸”成为天价药,看上去是奸商趁人之危,但其实也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的表现:作为救命药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孤药”的供应稀缺性,决定了廉价药的市场价格一定会超出管制价格。换言之,价格管制下的廉价药之廉价并非市场决定的,价格管制非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因素,反而加剧了市场紧缺,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廉价药变天价药,是不尊重市场价格规律的结果。

    痛定思痛,监管部门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可谓是对症下药。日前,国家深改小组也做出决定,要健全政府定价,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这表明,不单在药品定价上,今后大多数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形成,都放手由市场决定。充分竞争后,市场决定的价格,既能保证供应,也不会出现500多倍的报复性天价。不过,药品作为具有公益性的特殊商品,仍需建立完备的基本药品储备,方能保证供应不虞。■本报评论员 赵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网帖求真
   第A3版:深度解读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湘江北去
   第A6版:要闻·科教卫
   第A7版:广告
   第A8版:经济·操盘
   第A9版:经济·金融
   第A10版:经济·消费
   第A11版:经济·汽车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时事纵横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经济·旅游
   第A16版:文体看台
长沙交警:事故处理“妙招”不靠谱
微议
出租车改革需要更多地方行动
及时语
从廉价到天价,救命药缘何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