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工信部发布通告显示,在对手机应用商店应用软件进行的检测中,共发现有80款存在问题,其中大部分是俗称的“流氓软件”。调查发现,“流氓软件”肆虐背后,是一条渐成产业的灰色利益链条。
流氓软件,早已不只是流氓而已。它们业已成为某种 “上下相蒙”产业骗局的重要一环。在这一骗局中,流氓软件负责强迫用户不断下载多余软件;而由此所增加的“无效装机量”,又会反过来变成相关软件产商骗取广告投放和投资人出资的“耀眼成绩单”。可以说,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分工协作的连环骗局。终端的消费者与上游的资本力量,乃是其中最为明显的受害者。且流氓软件之害,已经呈现出一种扩大化的趋势。
我们很容易发现,现阶段法律关于“流氓软件”的表述,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也即,更多只是将之视作“侵犯公民知情权、选择权”的琐碎案例,而未曾意识到其所给市场秩序带来的系统化危害。可以预见的是,流氓软件与软件产业的合流,势必造成一种逆向的激励。随后导致厂商不再执着于提高产品质量来吸引用户,转而依靠用不诚信手段来增加虚假装机量。这种局面势必会从根本上破坏行业的风气。
只有充分意识到流氓软件的整体危害,加强立法、强化执法,才可能避免投机取巧的风气,扰乱健康的市场价值判断与竞争秩序。■蒋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