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华声公益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公益周刊

第A3版
华声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明的要害在于“保护荒凉” 大泽湖是长沙少数的仍残留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地方
两年,她在长沙最后一片天然湿地坚守
希望推动政府将大泽湖建成湖南首个城中自然保护小区

    周灿英(左一)和志愿者在大泽湖巡护。

    清晨的大泽湖并不显山露水。这块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金星大道东侧,东邻湘江的湿地,是一个自然状态的浅水沼泽,只有远处偶尔飞起的鸟提醒人们它的“属性”。“我几乎每周都会来两三次,看看它还在不在。”看着远处的鸟儿,周灿英笑着说。在湖南长沙,这位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被称为“野保侠女”,大泽湖是她关注、保护了两年的地方。6月17日,大泽湖湿地保护项目一举摘下了长沙市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大赛决赛一等奖的桂冠,并获得一万元奖金。

    “作为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最缺的就是资金,所以我们今年还尝试了网络众筹。”6月11日,周灿英所在的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公布了“拯救大泽湖——坚守长沙最后一片天然湿地”众筹项目的捐赠人名单,共有369名长沙人提交了捐款。对周灿英和她的野保协会来说,这近3万余元的捐款,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湿地保护的关键是“保护荒凉”      

    大泽湖“野保”两年,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说自己最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取得大泽湖边回龙村村民的信任和理解,“前几天我们去做‘六一’体验活动,有几个村民一直跟着我们很不满地说,‘长沙那么多地方搞活动,别在我们这里搞’,他们觉得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保护人士才使得房地产项目停摆。”

    站在大泽湖靠近金星北路的一侧,被称为“天空之城”的房产项目只遗留了一个巨大的坑,原本的湿地被村民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一块块的菜地和小鱼塘,“生态文明的要害在于‘保护荒凉’,但这样的理念又很难和村民们说得通。”周灿英望着这些菜地和鱼塘,叹气说。

    大泽湖位于湘江长沙段西北,距东洞庭湖40公里,是鸟类迁徙通道湘江长沙段上剩余不多的迁徙“驿站”。近年来随着房产开发,长沙天然湿地大部分已经消失。据官方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2007年这短短的不到10年时间内,长沙的天然湿地减少682个,面积减少500多平方公里。但大泽湖正是以过去的“无用与荒芜”,成就了在生态保护上的“繁华与兴盛”,这里也是长沙为数不多的还残留着一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地方。

    2009年11月21日,宋查田和几名观鸟爱好者曾在大泽湖用相机记录下两只白鹤,当时它们正落在湖边田埂下觅食,“能在长沙看到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全球性濒危的白鹤,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2011年对大泽湖周边鸟类的调查,这里的鸟类有15目45科135种。

    但对于从小在大泽湖边长大的村民们来说,鸟是从小看到大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更现实的是“天空之城”什么时候建起来,自己的房子什么时候可以获得拆迁补偿……

    向369人募得29625.72元

    6月11日,周灿英所在的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公布了“拯救大泽湖——坚守长沙最后一片天然湿地”众筹项目的捐赠人名单。这一众筹项目从5月5日上线,于5月21日提前8天完成24150元的筹款目标,加上后台对公账号直接转账,本轮众筹共有369人参与,募集金额合计29625.72元。“这次众筹是长沙市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组委会举办的,长沙有50个公益项目参与了,我们是第一个完成的。看到我们的项目反响这么好,还是很欣慰的,我们在做的事情虽然暂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支持,但社会上还是有人认可我们。”周灿英说。

    盛波是周灿英的劝募人之一,经营着一家专卖水生植物的园艺公司,梦想开一家植物园。2013年,长沙野保协会曾在省图书馆举办了一次大泽湖湿地摄影展,这让毕业于生物系、一直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盛波眼前一亮。很快,他便成为核心志愿者。

    在这次众筹中引入劝募人的概念是周灿英的主意,“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我发展核心劝募人,让他们利用微信朋友,进行网络式的串联传播”,同时她的“营销”非常精准,一类是盛波这样对生物多样性有兴趣、有了解的“圈内人士”,另一类便是望城区的“在地”志愿者,“在地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野保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仅盛波一人,便在园艺圈成功发起近200人向众筹项目捐款,“有一位前辈同行,洋湖湿地的植物都是他的园艺公司提供的,他看到这个项目很感慨,其他城市都是天然湿地,长沙几个大湿地公园的植物反而是从外面运进去的。北京、杭州的湿地保护小区做得很好,长沙的湿地倒像是房地产的造景了。大泽湖已经是长沙最后一块天然湿地。再不保护就迟了,所以她捐了2040元。”

    房地产和湿地保护并非格格不入

    自然课堂是周灿英坚持了多年的一个项目,定期举办自然体验活动,带普通人去野外感受野生动植物的魅力。2014年,自然课堂共开展了29期室内外活动,有16所学校、500多个家庭共2000余人参与体验了身边的“自然课堂”。

    陈萍是某房产公司的客户关系部经理,辗转了解到自然课堂,双方沟通决定“六一”在大泽湖举行一次体验活动,并邀请100个家庭在一块100平方米的画布上描绘“我心中的大泽湖”。“意想不到的火爆”,策划过多次业主活动的陈萍说。原本定为150人的活动有400人报名,足足6辆大巴还没装下,许多业主是自行开车前往的。“在观鸟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在望远镜中见到了白鹭、牛背鹭、黑水鸡等鸟类,还发现了一群觅食的水雉。水雉有‘凌波仙子’之称,连洞庭湖都难得一见噢。”

    “现在人们好像总感觉房地产和湿地保护就是格格不入,其实只要走到他们身边,将自己的理念传达出来,让许多不了解湿地不了解野生动植物的人真实地看到湿地的样子,人们还是会慢慢理解和接受的。”周灿英感慨说。有一次参加了自然课堂的一所长沙小学的师生从大泽湖回来后,班主任和孩子们一致同意将班上爱心捐款箱里的800元捐给大泽湖湿地保护项目。

    “我们将展开对大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监测,确定其保护价值,为大泽湖生态规划和保护提出科学建议和解决方法,推动政府将其建成湖南首个城中自然保护小区。”周灿英说。

    ■文/记者 王安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3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4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5版:华声悦读
   第A6版:华声百家
   第A7版:华声记忆
   第A8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两年,她在长沙最后一片天然湿地坚守
“残疾是上帝给我们的特殊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