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挑战21天

第A3版
对话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5年04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古风留存,让绿色重现,让年轻人回家
高椅古村:巫水河畔的“世外桃源”
激活古村元素,打造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示范村
文/记者 李婷婷 图/记者 李健

    清晨,高椅村村民们在池塘边钓鱼。他们身后的建筑,是融侗族、徽派与沅湘风格的极富高椅特色的“窨子屋”。

    80岁的杨国顺是村里为数不多还在唱傩戏的人,他也是湖南省非遗传承人。

    80岁的剪纸女艺人黄杏也会唱傩戏,时常与杨国顺搭戏,扮演“仙女”。

    老屋的女主人在院子里洗衣服,阳光从大门和雕花的窗台照射进来。

    两位老人坐在巷口闲聊。

    徽派马头墙,富于沅湘特色的侗族木质结构,高椅的建筑就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雕有鹿、喜鹊、梅花等图案的门窗十分精美。

    小船在巫水河里慢慢前行。河水清澈见底,几只水鸟划过水面,两岸是雪峰山的延伸山脉。风不停地把春花的香气送过来,一个一个小村落在山林间若隐若现,偶有村民坐在岸边垂钓,几个孩子用小石头玩打水漂。趋近河水中游,高椅古村出现在眼前。

    4月16日上午,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赴怀化高椅村等调研。去年,高椅村连同张家界石堰坪村、湘西自治州永顺双凤村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第一批实施名单。

    4月18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高椅古村。即日起,三湘都市报联合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物局,推出 “家园 ·守护湖湘最美村落”大型系列报道。这将是又一次湖湘家园深处的行走。这一次,我们的目光投向湖湘大地上的古老村落,寻找富有特色与推广意义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湖南模式”。

    湖湘村落档案 高椅古村

    ◎地理

    地处湖南省会同县的高椅乡。距会同县城东北48公里,处于雪峰山脉南麓、巫水河北岸的台地上。

    ◎历史

    高椅原名渡轮田,始系侗蛮之域。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南宋浩封“威远侯”杨再思的五世孙杨盛隆、杨盛榜落居高椅。

    ◎现状 

    全村有594户2250人,85%的村民为杨姓、侗族。至今保存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清光绪七年(1881年)间修建的古建筑75座,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

    ◎特色

    高椅村早期建筑为湘西南“窨子屋”的地域类型,村内有纵横交错的石板巷道,临空耸立高大的马头墙,精致巧妙寓意深刻的窗花,独具匠心的建屋布局,风水文化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建筑群的地理分布以及建筑的形态特点、内部结构与周围山水林园、地形水系的网络分布,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古村无论从宗教信仰,还是文化教育、社会经济、生活娱乐等方面,都保存了较为完整独特的人文形态。优美多姿的明清建筑艺术,浓郁多彩的侗族民俗风情,与千年传承的汉家儒学耕读文化相融合,被文物界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江南第一古村”、“民俗博物馆”等。

    ◎特产

    滩螺、河鱼、桔子、笋干、金秋梨、高椅黑饭、红坡贡米、火塘腊肉、沙溪辣酱等地方特产及天麻、刺绣品、傩戏面具、竹编工艺等。

    ◎荣誉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壹 走进高椅

    多文化融合的“窨子屋”:江南徽派与沅湘特色兼侗家风格

    踏上渡口,沿着青石小巷,就是进高椅的路了。大约每走十步,就能见到一个小小的“土地庙祠”,几乎每个巷口都有,上面还插着一些香火。同行的会同县文物所所长吴东林说,高椅村人世世代代以农耕文明安生立命,每月初一、十五必要祭拜土地神,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全村85%的村民是侗族人,大都姓杨,是南宋浩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吴东林说,这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民居群落。

    侗寨的结构本以木质房屋为主,但高椅的建筑十分特别:在侗式木屋的外面,还筑有徽式高墙。因为村子人口多,房屋十分密集,火灾是纯木质房屋极大的安全隐患。曾经走出村子到浙江、安徽一带经商的古村先祖回来后,便将徽派建筑中的元素带回了村里,融入自己的建筑特色,用马头墙将木房子围成了半密封式的特殊的楼宇。这是典型的明代江南营造法式与浓郁的沅湘特色兼侗家风格的高度融合。高椅人将它们称为“窨子屋”。

    走进老屋大门,院子里都是木质的两层穿斗式结构的小楼,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或瓜果牛羊,还有很多雕花极为精美的门窗。飞檐脊饰更是各有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主人是武将、文人或者农家。

    融山水之美、达天人合一之境,世代珍护这一方水土

    为防止外来人进村偷盗,高椅人有自己的创意:在屋里挖一个“防盗监听缸”,屋外巷子里做一个踏石板,石板上有一个小孔,通过地下水道传音。只要晚上有人踩上松动的石板,声音就会传进屋里,让人提高警惕。

    而房屋外面,石板巷道纵横交错,曲折幽深,走在古村的巷子里,犹如走进迷宫。即使有陌生人闯进村子,也很难摸准方向逃出去。

    沿着巷陌走到山脚,慢慢攀山而上,古村的屋子紧密连成一片,像一把横卧着的太师椅。巫水河从古村东面蜿蜒流过。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落与周遭的山水、园林地理分布奇巧自然。可以想象,当时古人在此建造自己的房屋时,十分注意村中布局的整体和谐。

    山水之好,使这里成为闻名的“长寿村”,村里到处可见身体健康的高龄老人。村支书杨荣发告诉我们,高椅村民多少年来,保持着原始古老的生活习惯,凡有客人到来,侗家人总是用山歌和“拦门茶”招待贵客。环走全村,现在的水泥晒谷坪,还是沿用古老的篾竹席晒谷。

    据杨氏族谱记载,杨家的先人花了百年多的时间,四代辗转迁徙才最后选定这么一个融山水之美、达天人合一之境的地方兴建家园,慢慢才成了今天的高椅村,于是高椅人也就世世代代珍护着这属于他们的一方水土。

    让古风留存,让绿色重现,让年轻人回家 

    高椅古村:巫水河畔的“世外桃源”

    激活古村元素,打造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示范村

    贰 保护与利用

    让古风留存,让绿色重现,让年轻人回家

    老屋里,80岁的杨国顺开嗓唱起了傩戏杠菩萨。作为湖南省非遗传承人,村子里和他一起唱戏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除了偶尔能喊上几位徒弟,在节庆时唱傩戏,常常只有同样已经80岁的剪纸女艺人黄杏与他搭戏,扮演“仙女”。

    杨国顺的家已是四世同堂,但孙儿大都在外打工;黄杏的儿女也远在他乡,只有她每天拿着纸和剪刀守着屋子。虽然有着青山绿水的天然条件,但整个高椅古村和中国所有乡村面临的状况十分相似: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和空巢现象较为严重。

    会同县委常委、副县长兰丽华说,年轻人远离家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在高椅古村有1800多人,地域面积却不大,房屋显得有些拥挤;在家种地收入少,已经养不活自己和家人,留在村子里的很难找到老婆;出去赚了钱不愿意回来,因为古村保护不能乱建新房,他们有钱了当然想住一个新房,但没地方让他们建,老屋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现在却不能有过多的改造。“高椅有很多传统特色产业,比如野生茶、黑米茶、有机生态米、手工艺品等等。”兰丽华说,“但以前这里交通很闭塞,有了产业也卖不出去,不会包装,没有市场引导,年轻人当然待不下去。”

    过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可能更侧重于物质上的保护,而忽略了人的繁衍、文化的传承,没有太多考虑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回来。“要留住这些年轻人,我们正在做几个方面的工作:古村古建在外观上要保护和传承,但房屋里面要提高农民生活的舒适度,让老人和年轻人都住得舒服;在外观上已经过度改造过的房子,要进行整理;在古村旁边拟建一个新村,让年轻人能回来盖新房;让这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起来,而且要依托当地传统特色产业。”兰丽华说。

    “前世今生的守望,轮回寻觅的故乡。”这是会同县委书记杨陵俐为高椅古村拟好的一句“口号”。他说,要让古风留存,让绿色重现,让年轻人回家。

    重新激活古村元素,将高椅打造成中国古村落发展与保护示范村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高椅这一弥足珍贵的传统村落,会同县于去年10月全面启动了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利用项目,并特邀乡村建筑设计师孙君及团队来打造高椅。面对高椅的山水和生态,孙君提出“田人合一”的理念和“耕读人家”的设计方案,从房、水、旅、种、村、治等几个方面分别着手修复和调整。

    “乡建的重点,是在‘乡’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建’上做文章;乡愁不是在‘愁’上做文章,而要在‘乡’中找情感。乡就是农田、民居、菜园、养猪,就是充满人情味的乡土社会。美丽乡村要做的事,就是让年轻人回村,只要他们回家了,人就可以养房,村中就有生机。这次我想做一个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示范村。”孙君希望,能重新激活高椅古村落的元素,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高椅村及其周边是雪峰山脉的延伸,丹霞地貌的延伸地带。兰丽华认为,现在高椅的旅游产业,可以将巫水河流域整体打包,将沿河那些小小的美丽村落纳进来。“高椅古村只是一个核心的点,真正能将人留住的,是这里世外桃源般的青山绿水。这里既不同于凤凰古城的热闹,也不同于洪江古商城的商业,这里非常宁静美好,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虽然偏僻了一点,但我们正在改善这些基础设施,比如修建沿河公路,以后从洪江古商城到高椅只要20分钟车程。”兰丽华说,“会同还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都非常好。未来这里将是以高椅为核心点、可以不断向外辐射的自驾游、生态游和养老休闲的旅游综合体。”

    ■文/记者 李婷婷

    图/记者 李健

    相关链接

    湖南普查登记

    传统村落251处

    据湖南省文物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普查登记传统村落251处,其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处,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13处,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的72个。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古村落保护。同年8月,四部委联合公布2014年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湖南7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8个传统古村落被列入全国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名单,占全国十分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挑战21天
   第A3版:对话
   第A4版:家园
   第A6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7版:华声悦读
   第A8版:华声记忆
高椅古村:巫水河畔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