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华声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特别关注

第A3版
华声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人上官鼎:
金庸最喜欢的武侠作家 重出江湖写“儒侠”

    刘兆玄(中)、易中天(右)在《王道剑》新书分享会上,对谈江湖与庙堂。

    《王道剑》

    上官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日,封笔多年的武侠小说作家、湖南衡阳人、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再度以“上官鼎”为笔名,创作长篇武侠小说《王道剑》。金庸说自己最喜欢的武侠作家,第一是古龙,第二就是上官鼎。

    《王道剑》是章回体历史武侠作品,以明朝“靖难之变”为主轴,并加入近年历史学者最新考古发现,揭秘明朝建文帝失踪之谜。书中将儒教与王道精神相融合,另辟武侠蹊径,写下一段隐晦中彰显人性情操的历史悬案,描绘出一个与真实历史环环相扣的武侠世界。

    刘兆玄认为,在华人武侠世界中,对于“武”、“侠”的想象与发挥,金庸的作品中都已到了巅峰,但过去的武侠小说内容似乎较为偏重道教和佛家,儒家精神特别是王道思想仍有不少发展空间。

    评论

    王道即仁义之道,“儒侠”是创举

    刘兆玄先生和我都是湖南人,湖南人的性格叫“霸蛮”,那个“霸蛮”的“霸”就是“霸道”的“霸”,湖南人不但霸道,而且野蛮,合起来叫“霸蛮”。但是刘先生改信王道了,可见仁者无敌。王道就是仁义之道,所谓王者之师就是仁者之师。这部著作我称之为历史武侠小说。我非常赞成这样一种定位。我想“王道剑”就是庄子说的天子剑。

    其实剑本身就是君子之气,我们去看武侠小说,大侠都用剑。中国古代从周代开始是有成年礼的,就是一个贵族的男子到20岁要举行成年礼,叫冠礼,就是束发加冠,加三次冠,同时配剑。在古代,贵族是一定用剑的。剑是身份的象征。

    我觉得刘先生这本书很特别的一点,一般的武侠小说中的侠要么是僧人,要么是道人,要么是丐帮。丐帮其实是墨家,墨家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变成地下党了。先秦诸子最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儒家是独尊,实际上独尊是面子上的事,只是规定只有读儒经才能够做官,并不禁止民间读其他的,法家实际上他们是在使用的。唯独墨家到了地下,就是所谓的江湖。江湖和庙堂的关系实际上就在这儿。但很少有人把侠写成是儒家的,这是刘先生的一个创举。刘先生提出“王道剑”,讲儒侠。

    中国人的侠客梦,武侠小说盛行之因

    刘先生也想传达一种观念,古往今来伟大的艺术品背后都是有价值观的。没有价值观的艺术品成不了伟大的艺术品,所以艺术品背后要有价值观来支持。这一点我非常赞成,但不等于说我认同说我们要提倡的价值观就是侠义。对于侠义这个问题,我一直很纠结,我对侠义抱有一种我们这个民族朴素的感情。但理性告诉我,至少单纯地提倡侠义会有问题。

    侠义是怎么产生的?侠义在秦汉之初是要被剿灭的。韩非子说得很清楚,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忌。它就只能被打入地下,而秦汉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帝制时代,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所有人变成平民,只有皇帝一个人高高在上,而且是中央集权的,又没有法治。我们民族希望过好的日子,只能做一个梦,也可以叫古代的中国梦,就是治世梦,就是希望天下大治,不要天下大乱。治世梦有三个梦:第一是圣君梦,希望有一个好皇帝,首先要是仁君,又很英明,是明君,仁君加明君就是圣君;第二是清官梦,天高皇帝远,皇帝是个昏君,他也管不着我,我头上的父母官是一个清官也好;第三个是侠客梦,那个官是贪官,希望有个侠客半夜到县衙去取贪官首级,该出手时就出手。贪官历来就有,除之不尽。当侠客梦破灭以后就只好读武侠小说了,这是中国武侠小说盛行的根本原因。

    我们真正的出路在哪儿?法治中国。侠义不能救中国,只有法治才能救中国。什么是法律?法律就是一种契约,一种合同,用契约来处理一切关系,包括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包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处理庙堂与江湖的关系,包括处理朝野的关系,包括处理执政党和其他人的关系。只有当我们按照这样的一种法治的精神来建设我们国家时,古代的那些大侠们,那些武侠小说中让我们热血沸腾、心向往之的那些大侠们,就真的只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了。

    ——易中天(摘录自《王道剑》新书分享会内容)

    书评

    王道剑,藏锋圆融,度己度人

    兼融历史与武侠

    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以后,明清时代,出现长篇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武侠小说乃是长篇小说的一个分项。明代固然是有水浒传,描写江湖世界,整体言之,以武侠为主题的著作,要到清代中叶才层出不穷。那些著作之中,也都往往牵涉到历史背景,例如:《江南奇侠传》以反清复明作为历史背景,叙述明代遗民,逃遁江湖,抵抗满清的统治。武侠小说,例如《七侠五义》之类,常见主题,则是江湖豪侠,倚仗武艺,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到了近代,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书,则以剑仙、法术、精怪作为主题,另外开辟了一条途径。金庸的武侠小说,横空特出,结合历史、爱情与悬疑,放在江湖的恩怨之中,其著作引人入胜,不管中学生或是大学者,人手一本。他的作品中,历史只是作为背景,主体还是:武术的修炼、门派的正邪以及各种角色为了一个“情”字,(包括爱情、友情、家国之情),所作选择与结果。大陆上,长期没有这一类的作品,要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不带政治意义的小说出现。奇峰特起者,则是二月河的帝王小说。他的作品是历史的“小说化”,与金庸将历史作为小说背景的取径完全不同。

    《王道剑》兼具历史与武侠两个层面,将历史背景与故事发展,密切结合。据说,金庸私淑大仲马和狄更斯。这两位作家,大仲马的《三剑客》系列,更像武侠小说,而狄更斯的《双城记》则更像历史小说。两者都将历史的发展,相当程度地与小说的内容紧密配合。

    《王道剑》的历史背景,是明成祖与建文帝之间的斗争;所有的故事发展,于《靖难之变》有相当详细的叙述,而主要的情节,则是中国的江湖侠士,如何面对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战,终于因为一个年轻的主角,修成《王道剑》而取得胜利。

    本书作者对于书中的历史部分,并不只是当作模糊的背景。他用了相当的笔墨,指陈建文乃是心怀仁爱的君主,在位的施政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叙述靖难之变的屡次战役。这些战争的过程,与历史记载,颇为符合;对于双方将领对战略的取舍,他却加上了一些细节的讨论,创造了临场感。

    抱元守一,融会贯通

    “王道剑”处理侠士们的武术部分,基本上接纳还珠楼主和金庸的传统:江湖诸大门派的功夫,各有专长,又都必须内、外兼修。由于机缘巧合,主角傅翔杂学多能,又学到全真绝学及少林洗髓经秘籍,融汇贯通,参悟为生生不绝的《王道剑术》。我是读者,恕我冒昧,强作解人:江湖门派,以少林、武当,最为正大。少林功夫的最高层次,由“洗髓经”指示途径。洗髓,不仅改易筋脉,更是精神的升华。佛教宗旨,无色无相,无人无我,因此无识亦无欲。到此境界,心无挂碍,对世界映照圆融,慈悲能仁,度己亦度人,以无得,故亦无失。到此,谁能抗争?武当的“太极经”深藏石窟,惟有缘人得之。道家的宗旨,清净淡泊,无为无欲,不忮不求,柔弱不争。于是,抱元守一,超越自己。到此,无瑕可击,如何抵御?至于书中提到的“融会贯通”,必须先有不忌不斥,方能有海纳百川的度量。这一原则,用于读书,乃是随时学习,广纳周闻,即使杂学无章,仍能融会贯通;持以处世办事,也能虚心客观,不拘执,常透彻。

    本书作者聪明正直,豁达大度。他曾经秉持大政,立经国济民的宏愿。可惜台湾的民主,其实打了对折,一切举措,处处掣肘;于是浩然辞去,回到书房,读书之余,撰成这本小说,必非为了解闷消遣,应是借裨官说部,寓言人生至理。言念及此,不禁感佩,不禁为台湾叹息。

    ■文/许倬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特别关注
   第A3版:华声特别关注
   第A4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5版:华声周末看点
   第A6版:挑战21天
   第A7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8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9版:华声专题
   第A10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11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12版:华声专题
   第A13版:华声悦读
   第A14版:华声百家
   第A15版:华声记忆
   第A16版:华声专题
金庸最喜欢的武侠作家 重出江湖写“儒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