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评论/要情

第A3版
治霾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蛋壳上绣花,金丝楠上玩根雕
探访湖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记者 吴岱霞

    张劲在摆弄根雕。

    指上生花的蛋绣。

    沅水玉雕

    苗族银饰

    金丝楠木雕

    关洁和她的蛋绣作品。

    文德中讲述银饰锻制过程。本版图片均由 王敏 摄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系列宣传表彰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11月19日至21日,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新闻网站、香港《大公报》湖南分社记者一行在怀化、湘西探访了10多位民间艺人,见识了层出不穷的新工艺、琳琅满目的新产品,也了解了他们的故事及生存状况。

    从打工仔

    到金丝楠木根雕王

    在怀化地区有两样独特的资源:一个是沅水玉(沅江彩玉产自湖南怀化境内沅江流域中上游的一种玉化程度较高的彩色鹅卵石,据考证形成于8000万年至1亿年前,硬度6-7度。),一个是金丝楠木。围绕着这两样资源在怀化活跃着一群玩玉石和玩根雕的艺术家,比如雕刻艺术家明永久、根雕艺术家王湘元等等,其中有一位是从打工仔成长起来的根雕艺术家张劲,11月19日,记者见到了他。

    10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节精品博览会在江苏扬州落幕,张劲获得2项大奖。他的《根雕·精灵》获精品奖优秀奖,《根雕·展望未来》获铜奖。这个农民工在广东的家具厂里打了十多年工,学了一身木雕的本事,如今回到家乡,因为金丝楠木而成为一名农民雕塑家。

    2000年到2010年张劲在广东东莞的家具厂打工,一开始是给出口美国的家具做木工雕花,后来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他开始做明清古典家具,这一做就是10年。工资也从三千元涨到五千元。然而放在老家的孩子慢慢长大了,“不能废了孩子。” 张劲说,于是他辞职回到老家搞雕刻。张劲专攻的是金丝楠木根雕,如今一年的毛收入达到了30来万元。

    张劲在怀化开设了一个金丝楠木艺术馆,说是艺术馆其实这里就是他的作坊和成品陈列室。在这个不大的店面里摆件、挂件、手把件大大小小上百件,一些根雕作品或象形或写意,或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或随料造型,栩栩如生。张劲说:“我这些东西,在喜欢的人眼里是块宝,在不喜欢的人眼中就是棵草。我的根雕除了在造型上要巧之外,最重要的是料。最值钱的也是料。”

    原来张劲用于根雕的原料全是沅水河里捞上来的金丝楠的阴沉木。张劲解释说:“我用的根雕原料全是沅水河里捞上来的河床料(金丝楠阴沉木),陆地上的金丝楠受国家保护,不能随便砍伐,金丝楠木在自然灾害或别的情况下倒下,掉进河水里的就叫河床料,埋在泥土里的就叫坑料。从河里捞起的金丝楠阴沉木是论斤算,水分、河泥要占原料的三分之一。”

    收到一块上好的金丝楠阴沉木,张劲会随料、随形、随心来塑造它,而一件根雕作品值不值钱要看很多因素。除了工艺,原料的天生丽质也是作品价值高低的关键之一。张劲介绍:“金丝楠阴沉木龙胆纹、葡萄纹是最被行家看重的交易筹码。”

    下一步,张劲想将自己的金丝楠木根雕与沅水玉相结合推出具有怀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

    在蛋上绣花的女人

    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说的就是蛋壳容易破碎。在蛋壳上绣花!是真的吗?是真的,11月20日,记者在吉首见到了这位能在蛋上生花的奇女子关洁。

    在弹丸之地制作艺术精品,付出的是怎样的心血?在吉首大学师院当手工老师的关洁现年40多岁,她说:“我六七岁的时候吧,看到人家绣花,我也就拿起了针线,学着绣花。为了绣花,我真的有过一个月不下楼的经历。”

    为什么要在蛋上绣花?关洁说:“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在棉布上刺绣。后来在上网找灵感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蛋雕,于是我就想,如果在蛋壳上刺绣,是不是会更有一番新意呢?于是我就用彩色线在蛋壳上绣出蝴蝶、大雁、花草等图案,然后再配上绣带花边。没想到,竟然美得让人爱不释手。”

    当然, 收集蛋,分割蛋壳、清理蛋清蛋黄,蛋壳素绘、打眼穿孔,穿针引线绣图,这一套工序,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才成功的,关洁开玩笑地说:“经过反复试验比较,我选用鹅蛋来进行绣制,用来练习的鹅蛋至少用了一脸盆。”

    从最初的一枝花、几片叶、一川河流到后来的京剧脸谱、四季风景、吉祥文字,从最初的缎带绣、十字绣到后来的彩线绣、珠绣,蛋绣的工序从简单发展到复杂,蛋绣的花样从单一发展到各式各样。现在关洁能在蛋上绣梵高的油画作品了,关洁把一个蛋绣拿在手里说:“要绣油画得在蛋上打两千多个眼呢!”

    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品博览会上,关洁的蛋绣作品荣获了“最佳创意奖”。2014年11月,她的作品《蛋绣·三生若花》荣获了在张家港举行的首届长江流域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把苗族历史刻上银饰

    11月20日在凤凰县城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游客展示锻制技艺的传承人文德中。他向记者介绍了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及蕴藏在银饰里的深厚文化。

    文德中说:“我的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从江西丰城来到凤凰制作银器,祖父文荣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在凤凰开了第一家银饰加工店,沈从文自传里提到的银匠师傅就是我们家开在凤凰县城里的银器铺,这也是凤凰古城首家银号(文荣昌银号)。”文德中从小受到父辈的影响,8岁就开始跟着爷爷文荣昌学艺,后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在文家的第五代也继承祖业,继续传承和发扬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文德中介绍:“制作银饰共分生银提纯、设计、模具造型、锤炼、打压、拉丝、焊接、修正、洗刷等12道工序。”而比起苗族银饰的制作技艺更加迷人的是银饰里蕴藏的文化。

    湘西苗族有“无银不成婚”的习俗,可见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所占有的分量。在文德中看来,这不只是一件银饰品那么简单。文德中说:“ 苗族的先祖为了生存,进行了艰苦地迁徙,苗族没有文字记录历史,他们不忘先祖和故地,就在自己的衣饰和银饰上绣制打造苗族的图腾印记,便于寻根祭祖。”可以说他们把历史、思想记录在了白银上。文德中说:“另外,白银本身就是贵金属,是财富,苗族人是把财富穿戴在身上迁徙。”

    2010年,他被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聘任为现场制作师。游客能现场参与体验苗族银饰锻铸的神奇。“现在带徒弟是我的主要任务,过去师傅把关键技艺藏着掖着,现在我们是倾囊相授,希望年轻人主动把技艺传承的担子接过去。最近一年我带了三个大学生了,其中有一个还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呢!”文德中说。

    ■记者 吴岱霞

    寻找湖南

    “工艺美术大师”

    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指导,湖南省工艺美术馆、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香港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办,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香港《大公报》湖南分社承办的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系列宣传表彰活动,于日前正式启动。

    “工艺美术大师”系列宣传表彰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湖南省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技艺大师”、“湖南省具有发展潜力的传统技艺项目” 、“湖南省具有艺术推广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三个奖项,详情请咨询活动组委会,组委会设在湖南省工艺美术馆,联系人:李博铃、胡婷  电话:0731-85144081。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评论/要情
   第A3版:治霾
   第A4版:华声速览·政情
   第A5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6版:广告
   第A7版:华声速览·政务
   第A8版:华声速览·世相
   第A9版:华声重点·问责令
   第A10版:华声重点·“放心工程”
   第A11版:华声重点·“骗中骗”
   第A12版:华声黄页
   第A13版:华声教育
   第A14版:华声玩乐
   第A15版:华声玩乐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华声财经
   第A18版:华声财讯
   第A19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A20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A21版:华声汽车
   第A22版:华声汽车
   第A23版:华声汽车
   第A24版:华声汽车
蛋壳上绣花,金丝楠上玩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