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华声重点·爱心接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要情/评论

第A3版
华声焦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浪汉有好转,医疗费政府“买单”
救助站:医疗欠费和未来治疗费由财政拨款 四老人松了口气,但“还准备继续照顾他”

    ▲8月15日,湘雅医院。张建良、郑浣立、陈国强(从右至左)和一名热心市民。

    ▲8月20日,湘雅医院急诊科ICU里,李建全病情已基本稳定,护士准备为他联系转入普通病房。记者  童迪  李健 摄

    核心提示

    4名平均年龄62岁的老人,3个月自发筹集6万余元,救助一名年龄、姓名、身份均不详的流浪老人。他们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4人集结之初便下定了这样的决心——攻克无名高地,一个倒下了一个接着冲上去,一定要把老人治好。如今,他们终于盼得云开见月明,救助站介入接手救治。

    长沙5月下旬的一个中午,天气闷热。流浪老人李建全拽着一个破破烂烂的蛇皮袋,装着他在长沙的所有家产:几件破旧衣物。几天没吃饭,他沿着披塘路茫然地往前挪动,晕倒在车来人往的路边。

    68岁的菜农郑浣立发现他时,周围的人匆匆走过。

    “脸色苍白、衣服邋遢,肚子、手脚都肿着,出气不赢。”8月20日,郑浣立回忆当时,他认出这是常在这一带流浪、偶有交谈的老汉。什么都没有想,他将这个不知姓名的老人背回了家,而这一背就让郑浣立和他的三个老伙伴忙碌了整整三个月,只为救下这名陌生流浪汉。  

    【一个人的15年】   靠捡废品维生

    8月20日10点多,郑浣立60岁的老伙伴梁光明提着粥、中饭、榨菜站在湘雅医院急诊科ICU的门口。“听说会转到普通病房,等下去病房喂他。”李建全身体的好转,让辛苦照料他几个月的梁光明长吁一口气。

    中午12点多,这名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浪汉被转至长沙市八医院内科。

    插着氧气管、胸口贴着心电监护仪的导片、右脚有一处掉皮露出了红色的皮肤。瘦小的四肢几乎和床边竖起的保护杆一样大,赤裸的身躯蜷缩着,被子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

    李建全用嘶哑的声音回忆:“来长沙15年了,在很多地方捡过瓶子。还去过河北、河南、北京、深圳。”他连连喘息,无法多说,示意梁光明是否带了他最爱吃的涪陵榨菜。

    郑浣立说,李建全在这里流浪多年了,从不乞要饭菜,只是捡废品或者去小饭馆打工换口吃的。“他曾经跟我聊天说,15年里去过很多地方,感觉还是长沙好。”

    2008年,李建全曾回四川一次。“听他说,回家后没多久就地震了,家和家人一切都被掩埋。他逃出后,化缘了一些钱,给了还存活的人,然后搭乘救灾车再次回了长沙。”郑浣立说。

    没了家,他一直流浪在长沙的街头小巷,全靠捡废品维持生活。“他说,满地都是矿泉水瓶子,只要勤快点,身体好,养活自己没有问题。”

    【生死时刻】   善良老人通宵陪伴

    救李建全那天,郑浣立刚吃过中饭。背回家后,流浪汉侧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指着肚子,嘴里发出呜呜声。“听不出说什么,估计是饿。”郑浣立一边准备给他洗澡的东西,一边招呼老伴李菊英下碗面。

    一大碗面条,李建全吃得很急,吃饱后,他砸着嘴躺下。郑浣立两口子却忙开了,给他剪去长头发、剃胡须、洗澡擦干,上街买衣服给他换下,随后扶李建全挪动脚步到卧室休息。

    第二天,郑浣立送李建全去了社区医院看病。“医生说病情严重,要住院打针、观察。”

    接下来的7天,郑浣立“日行程”全部如此:清晨4点起床,去田里摘菜,5点多卖菜,8点左右卖完回家,扒两口饭赶去医院送早餐,照看李建全,下午和晚上陪他聊天,回到家后再和老伴一起绑菜。

    7天后,李建全咳嗽、喘气越来越严重。第八天一早被送到长沙市八医院。

    “送入院的前晚,我通宵未眠。”郑浣立苦笑,当晚缓过气来的李建全似乎感觉到生命岌岌可危,整晚痛哼,呼喊着郑浣立帮他按摩。

    【爱心接力】   

    四个老伙伴轮流照顾

    李建全住进长沙市八医院了,郑浣立给3个好友打了求助电话,4个老伙伴协商一致,一定要救,4个人一起承担、轮流照顾。

    63岁的退休干部陈国强说,他没社保、没亲人,资金从哪来,救下后怎么办?这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4人协定,58岁的农民张建良和梁光明负责生活问题,陈国强、郑浣立两人负责筹钱。

    “生活委员”梁光明负责上“晚班”。“晚班”比“白班”累,要给李建全洗脚、抹澡、起夜、捶背、早上帮忙洗脸、刷牙,等着老张接班后,就赶着回去做饭,制作营养餐再送过来。

    但让4个老伙伴最头疼的是钱从哪里来?陈国强和郑浣立两人动用了自己的很多关系,拉下脸皮去求人家。陈国强回忆,除了4人自己出的钱外,还有13个以前的朋友给他汇来了钱,加起来差不多有6万元。

    这期间,李建全有所好转,被接到梁光明家住了几天。“四楼背上背下,想吃什么搞什么。”

    让4人最难以坚持的是,7月2日,市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李建全必须转院治疗。

    7月3日上午,把李建全送到湘雅医院急诊科安顿好后,4人坐在路边的树底下,边吃盒饭边商量筹款。他们打电话求助媒体,芒果基金送来2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政府介入】   

    老人们还将继续照顾

    自打媒体报道后,周围很多人都说他们是“宝”。“有人以为我们利用李建全倒卖药物。而邻居说我们肯定有所图谋,几个宝,蠢得要命。”

    8月20日,长沙市救助站积极介入,表示对流浪汉李建全的医疗欠款和后续治疗费都由市财政统一拨款。4位老人松了一口气。“现在政府介入了,不就盼到云开见月明。” 张建良说。

    “今天做的三米粥,小米、大米、黑米,他想吃榨菜、鸭子,还搞了点百合银耳汤。”早年做过外贸生意的梁光明自称“无业游民”,热爱中医,十几岁开始看中医书籍。给李建全做饭,就用中医知识来食补。

    喜读诗词的他写了一首救李建全的诗:“紫阳高照满乾坤,大地生辉物物新。楚湘有意诗作伴,江水多情激情横。路旁君困生顽疾,四友相逢共救营。几番风雨终无悔,盼到云开见月明。”

    说到做菜,58岁的张建良自夸不输梁光明。“我以前可是厨师,所以我做的鱼蛮合他口味。”更让他骄傲的是:还有门按摩的好手艺,老李在床上躺久了不舒服,一按他就舒服了。

    8月20日下午,4名老人一商量,决定还是常去看李建全。“医院做的饭不好吃、没营养,还是要给他送点好吃的去。病愈后,如果他有家,我们还要将他送回去。如果无家可归,我们打算出钱为他租房子,继续照顾他。”■记者 张文杰 王为薇

    视角

    4位老人说背后故事

    68岁的郑浣立,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农闲时推过板车、运过钢材。通过卖菜认识了李建全。他没想到,因为李建全,他第一次当起了“司令员”,“没读过什么书,这司令不蛮靠谱,幸好有个好政委。”

    “政委”便是63岁的陈国强。“与李建全聊过几次,发现我们俩的命运和性格很相似,他沦落成这样还跟我说,要做好人,不要给政府添麻烦。”

    “司令员”郑浣立说,救助老人的过程中,还重拾了丢失多年的友情。“转到湘雅医院的头20天是抢救期,那真是张开眼睛就要钱,原来当搬运工时认识的一名朋友在美国,听说这事也捐了钱。”

    临走时,陈国强和郑浣立都说起了自家的老人——

    我娘十多年前去世,当初我在湛江,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着,看到李建全,我不希望这样一个老人离我而去。

    我父亲以前得了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我都要打理,这次遇上李建全算是把积累的经验派上了用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要情/评论
   第A3版:华声焦点
   第A4版:华声速览·政务
   第A5版:华声速览·政情
   第A6版:华声速览·世相
   第A7版:华声重点·分班详解
   第A8版:华声湖南骄傲
   第A10版:华声重点·齐力寻人
   第A11版:华声重点·老粮仓迁移
   第A12版:华声重点·家春秋
   第A13版:华声重点·爱心接力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 华声重点·护电行动
   第A16版:华声黄页
   第A17版:华声评弹
   第A18版:华声玩乐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华声新生活
   第A21版:华声楼市
   第A22版:华声楼市
   第A23版:华声家居
   第A24版: 华声家居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讯
   第B3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4版:华声金融
   第B5版:华声金融
   第B6版:华声金融
   第B7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8版:体彩快报
流浪汉有好转,医疗费政府“买单”
“空气”祛眼袋 “亲”一下就没了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