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云南鲁甸地震遇难人数增至615人,仍有114人失踪。黄金72小时之后:救灾部队徒步挺进独立居民点。目前救灾物资发放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水利部专家7日表示,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方案已确定,将在堰塞体顶部开挖泄流槽,相关工作将在8月12日完成。
长途奔波1200多公里,历经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切糕王子”新疆小伙阿迪力载着一万斤切糕于7日下午抵达鲁甸地震龙头山镇灾区,把一块块切糕递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
两天赶做了五千斤切糕
“让你们久等了,真不好意思,本来昨晚就到了,但路上出了点状况,到现在才赶过来。”阿迪力下车后竟先道了个歉。
“地震后,我们全体员工开了个会,我提出给灾区送切糕的想法,大家一致赞同。”阿迪力说,切糕用核桃、杏仁、葡萄干等做成,保存时间长、热量高,特别适合灾区的同胞们食用。
开完会后,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加班加点,客服、财务、行政人员一齐上,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活,仅两天时间就做出了五千斤切糕,加上原有的五千斤库存,凑齐了整整一万斤。
刚下车就分给受灾村民
5日19时,1400多箱、一万斤切糕被全部打包装进货车。没有丝毫歇息,略显疲惫的阿迪力立即带着整车切糕,赶赴鲁甸地震灾区。“一万斤切糕市场价是五十万元,我们刚创业压力还是比较大,但别人需要帮助我们必须要伸出援助之手。”他说。
刚一下车,阿迪力就赶紧卸下几箱切糕,拆开箱子一袋袋分给安置点的村民。“小朋友来吃一块切糕吧……大娘快来尝尝切糕……”平日里不善言语的阿迪力热情地招呼着身边的受灾村民。
“有点酸、有点甜,味道挺不错的,感谢他们这么远给我们送吃的来。”19岁的村民蔡权应边吃切糕边说。“好吃得很!”70岁的老人沈有芬说,“这么老远送过来真不容易,这切糕里面核桃很多,应该很贵吧,还是真空包装的,应该可以放很长时间。”
灾区直击
救灾物资怎样保管
这两天灾区天气闷热,预报近几天还有雨,保管好救灾物资特别是食品,是对管理者的一种考验。太阳湖救灾物资接收点,是在一片工地上搭起的长约150米的大棚。为了防湿防潮,在石子地面上先垫上一层木材,然后再在上面铺上木板,食品、药品及其它救灾物资就分类、整齐码放在木板上。木棚以钢管搭架子,上面、四周用彩条布蒙紧,顶上再压一层木条,这样可防风防雨。
记者随机查看了一箱方便面,上面标示的生产日期是2014年7月23日,保质期6个月;而一箱火腿肠的生产日期是2014年7月16日,保质期6个月。
每个物资接收点都有严格的门卫、保管、收发、对账制度。
会否领到变质食品
“这两天天气比较炎热,面包、蛋糕、牛奶等救灾食品很容易变质,但我们绝不会把坏了的东西发到受灾群众手里,那样既对不起社会爱心人士,对不起缺吃少喝的百姓,也对不起党和政府。”云南省昭通市民政局副局长姜仕钦说。
姜仕钦说,我们的经验之一就是请食品药品监督局提前介入,对社会捐赠的食品、药品设一道关卡。对于其他物资,请技术监督部门安排人员检验。■据新华社
救人
72小时之后:救出一名幸存者
7日1时,云南鲁甸地震幸存者颜骊被送到后方医院,经治疗转危为安。这是陆军第38集团军工兵团组建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震后“黄金72小时”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事后,颜骊弟弟颜荣介绍,地震发生时,他老婆李倩怀孕6个月了,姐姐颜骊帮助她逃到屋外,但姐姐晚了一步,被房子和滚落的山石压在了下面。颜荣夫妇搬不动石头,周围没有人能帮忙。几天来,他让姐姐坚持,每天给她喂点饭。
救援队从悬崖上将颜骊和孕妇李倩抬下山,历尽千辛,小心翼翼艰难前行,经过6个多小时翻山越岭,所有队员的衣服都像水洗一样,终于使她们脱离险境。
黄金救援72小时已过去,一线部队的救援力度依然没有减退。按照部署,各救灾部队官兵开始徒步挺进独立居民点,展开搜救行动。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