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湖南骄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评论

第A3版
华声焦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情感教育结硕果
——来自衡东二中的报道
彭国军 陈志钢

    生机勃勃的衡东二中校园。

    6月25日,2014年湖南省高考成绩揭晓。鲜花和掌声里,一所山沟沟里的农村学校脱颖而出——衡东二中文科高261班学生罗聪聪以639分,获得衡东县文科第一名。该班其他考生的成绩同样令人欣喜:陈红以英语149分的高分,进入省单科优秀行列。该班72人参考,二本上线68人,二本上线率达94.5%。衡东县文科前五名全部花落二中,文科过600分全县15人,二中就占了10人。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社会各界纷纷发出感慨:“一所离县城有六十多里,穷山僻壤,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实为‘奇迹’”。

    当下,教育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学校优秀生源流失,难以培养出拔尖学生,地处偏远的衡东二中,却如一匹黑马,以骄人的战绩打破重重壁垒,还农村孩子以春天,书写了农村教育的奇迹。为解读奇迹背后蕴藏的故事,笔者走近了它……

    坐落在衡东县依山傍水的杨林镇的二中,千树润绿,百花吐蕊,书声琅琅,笔墨流香。教师乐教,学生喜学,晨沐熹微,暮浴余辉。但有春风化雨入心,几无丝毫乱象碍目。到处可以感受到和谐安详、昂扬向上的新气象,以及书香墨润与文明气象同化的温馨氛围。校园内洁净雅致,空气清新,见缝插绿,名木茂盛,一幢幢气势恢宏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在翠绿欲滴的树儿和姹紫嫣红的花儿的装饰下,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机,形成了一道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直叫人由衷感叹:真是求学之圣地,修身之桃源!

    同样震撼人心的还有学校的生源情况:由于衡东二中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所以大部分生源都是其他学校分流下来的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并且其中留守学生占85%以上。学生全部在校寄宿,吃住生活皆在学校。

    【身体力行】

    给学生作出表率

    在校长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忙碌的肖建华校长。这位被业界誉为“务实型、平民型、学者型”,被学生和家长们当成朋友和亲人的校长,曾于2002年,创造出在一所偏远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一个班考取“一北大三清华”的高考神话。他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管理技巧,执着的教育情怀,也是一位农村留守学生的情感教育践行者。

    据校长肖建华介绍,学校为健全农村留守学生的人格,在班子建设上打破传统,实行了校长领导下的年级组长负责制。采用班子成员直接担任年级组长,负责年级组全面工作,并在该年级任一门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挑重担硬担。在制度建设上以对违纪者不评先,不评优,不评职称,大会上点名批评,扣除绩效工资,不允许打牌甚至课余也不例外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制度,严格要求老师们的行为习惯。学校不配置校车,所有人员出差都是搭乘公共汽车,短途出差都是当日去当日回,不在外住宿、就餐,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全体教师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

    【精细管理】

    让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在农村留守学生的行为品德建设上,校长肖建华自豪地说,“我们建立了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自我教育为根本、以活动教育为中介、以健康的校园文化教育为主导的‘体验.体悟’式方法体系,并建立了‘严、实、活’为标准的学生管理模式。使学校常规管理制度齐全,教育各环节联系紧密,教育反馈渠道畅通,监督机制严密。取得了阔大的校园洁净如洗,学生宿舍陈设整齐划一,一尘不染;多年来,学生犯罪率为零,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打架斗殴、物品丢失事件;学生们人人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的良好效果。以科学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让学生健康成长。”

    【“自生”师资】

    让学生享受优资

    “由于学校地处穷山僻壤,条件艰苦,为了能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让农村留守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打造了‘自生’法则。”校长肖建华阐述道,“自生”法宝之一:即制度留人。对教师全面实行结构工资制,并以此为据先后出台了《衡东二中教职员工“十不准”》和《衡东二中教职员工年终考核办法》,以科学公正的监查评估体系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个教师都把精力投入到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展示上,把目标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上。以在学校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森严等级;一切学历、学位、职务、职位,都不如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学生评价有权威等考核模式,来加强对教师的正面激励和引导,让教师扎根。

    “自生”法宝之二:即事业留人。为了能让每一个教师都把教书当事业,学校实施了青蓝“师徒”工程,专门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既为青年教师奠定了厚实的教学基础,又进一步增强了其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行了“3015”课堂教育模式,即每节课老师讲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0分钟,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力求45分钟出效益,以此激发教师的强烈教学兴趣。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实行节节有人查,一月一汇总,一月一通报。每年五月中旬,全校初高中教师都要参加业务考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与学能力,促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与省、市、县组织的教研教改研究,目前全校有省、市、县课题5个,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以生化组牵头的高中理科“问题.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省管课题实施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2004年11月经省专家组验收结题时,被评为“湖南省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填补了衡东县教育科学研究史上的空白。校长肖建华主研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情感教育”,于2007年获衡阳市教研成果一等奖。2011年,学校数学组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学实验教学》课题,获衡阳市一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衡阳市科研先进单位”。近五年来,全校教师共在各级各类杂志、刊物、学会上发表了2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分层教学】

    为学生量身而造

    在千校一面、千生一面的教育大环境下,针对学校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这一现状,校长肖建华实施了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突破传统教育的机制和模式,大胆创新,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情况,实行分层教学。”

    何谓分层教学?肖建华校长解释,孩子们进入高中一个学期后,成绩已出现了明显的差距。通过对全体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周密的调研,学校把基础较好的学生集中起来,成立强化班,加强培优工作,充分挖掘尖子生的潜能。精心研究,反复讨论,确定培优对象、科目、方式、教师、地点、时间,培优教师对培优学生进行个别跟踪辅导,面批面改,师生双方互动,强化方法指导,强化行为习惯训练,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冲击名牌高校,力创名牌效益。对“临界生”,实施盯人战术,把抓临界生的任务下发到各任课教师,实行层层承包,个个负责。确保优生优教,“差生”重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实现分层教育,肖建华校长在教学中推出了四字箴言——“备、教、考、评”的教学模式。“备”就是坚持教材是本、《考纲》是纲,教辅是补充的原则,融“教材、资料、《考纲》于一体,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学案。“教”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老师讲课时,做到“一看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整理、交流、反思,立足于在45分钟内出效益。 “考”就是坚决摒弃题海战术的考,是教师先沉入题海做题,对资料进行甄别,挑选有代表性、典型性、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能力的好题进行剪辑、拼接,没有偏题,怪题的考。以“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考”逐渐达到“平时考试如高考,真正高考如平时之境界。”“评”就是讲评试卷。讲评试卷注重“四讲”,即“讲方法、讲过程、讲规范、讲拓展”,通过讲评构建解题“模型”,解决知识盲点、疑点和薄弱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今年以639分获得衡东县文科第一名的罗聪聪就是“备、教、考、评”模式的受益者。她是一名留守学生,在衡东二中的学习期间对她意义非凡:“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后面感觉学习起来特别事半功倍,更轻松,更能自如应对高考。”

    【第二个家】

    给学生无限关怀

    “由于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学生,感情需求多于其他孩子。所以,我们在给予学生关怀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大工夫。”校长肖建华感慨道:对这些孩子仅仅光是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还要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建立新型的、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融入关爱和尊重,好好呵护,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能更好的关爱和照顾学生,我校的生活老师个个都住在学生宿舍,无时不刻的充当着父母的角色。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县第一个实行老师住学生寝室的学校。“我就是261班72个同学的监护人,三年来对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和鼓励他们的兴趣爱好,今年我班文科考600分以上的有9位同学,英语高考成绩上140分有7位同学!”周新华老师自豪的说。

    “名师出高徒,爱心结硕果。今年我校高三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考得这么好,跟我们本届高中毕业班这支才华横溢、爱生如子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学校副校长、高三年级组长颜素卿总结道。

    “都说学校是第二个家,我们却觉得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正准备到食堂用餐的几个学生开心地告诉我们。

    【丰富课余】

    带学生探索未知

    下课时间,我们看到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几个学生正在进行专业的舞蹈练功,十分认真。校长肖建华告诉我们,这些只是课外生活之一,学校还设有各类有趣的比赛。比如校园歌手、书法、摄影等艺术比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

    如果说艺术润物无声,那户外活动的开展就是热闹非凡。学校开展的“亲师爱生月、放歌春天、爱心环保世纪行”等户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让学生沐浴阳光、增强体质、健康体魄、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明白“奇迹”的背后有什么。正如衡东二中的教师誓词:“我们爱校如家,我们爱生如子,我们用我们的情感和智慧,让每一个留守学生都成人成才、健康成长。”这所山沟沟里的农村学校,秉承最质朴的教育理想,怀揣温暖人心的教育情怀,执着地践行着农村情感教育,喜结累累硕果。

    ■彭国军 陈志钢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评论
   第A3版:华声焦点
   第A4版:华声政务
   第A5版:华声城市
   第A6版:华声城市
   第A7版:华声城市
   第A8版:华声深度
   第A10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A11版:华声新生活
   第A12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A13版:华声天下
   第A14版:华声文体
   第A15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T1版:湖南骄傲
   第T2版:湖南骄傲
   第T3版:湖南骄傲
   第T4版:湖南骄傲
   第T5版:湖南骄傲
   第T6版:湖南骄傲
   第T7版:湖南骄傲
   第T8版:湖南骄傲
   第T9版:湖南骄傲
   第T10版:湖南骄傲
   第T11版:湖南骄傲
   第T12版:湖南骄傲
   第T14版:湖南骄傲
   第T15版:湖南骄傲
   第T16版:湖南骄傲
农村情感教育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