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华声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政情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6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妻25年救50人:莫谢我,珍惜自己
益阳李国庆夫妇已难藏白发,但他们说:只要见了,只要游得动,必须救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赵玲

    救人夫妻︐人生瞬间

    6月10日,新趸船客厅里,李国庆与段意花在感谢条幅前留影。    赵玲 翻拍

    2006年,旧趸船上,李国庆和段意花笑容灿烂。图由李国庆提供

    1987年,李国庆和段意花抱着儿子合影留念。赵玲 翻拍

    核心

    提示

    渐热,水难频发,英雄频现。

    本月4日,河南汉子殷晓非娄底救人遇难,事隔不过十日,同一座桥上,又一女子跳下,又有两人营救。

    6月11日,新疆库尔勒市,两名汉族青年男女落入河中,维吾尔族协警艾比和战友跳入河中,两人获救,但24岁的他却离开了。

    感动之外,也让人唏嘘,尤其是见义勇为者离去后。

    ——谁一生无遇坎坷?他们是如此珍爱生命,尽管有人视如草芥。

    益阳的李国庆夫妇对此应该感触深刻。25年来,在资江河里,他们已经救下50多人。

    资江河边,流水平静,谁都不会比这对夫妻更明白凶险暗藏。

    丈夫李国庆,妻子段意花,他俩不是专业救生员,都已年过半百,皱纹上额,白发难藏。

    这25年,这条河里,他俩救出了50多名落水者,被当地人称作“趸船上的救命人家”。

    “只要看到了,只要还游得动,肯定会救的。”江风吹起时,黑壮的李国庆笑着说。

    A

    “救命人家”    2个人,1条狗,守船之家

    资江益阳城区段的河面上,总停着一艘“湖南水文”的趸船、两艘水文监测船和一艘冲锋艇。 

    趸船上生活着两口子,55岁的李国庆与50岁的段意花,船尾笼子里,养着条叫“黑汪汪”的两岁大狗。

    李国庆是益阳水文站的一名普通职工,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聘用的编外人员。工作之余,救人成了两口子的副业。

    6月11日,晚饭后,李国庆像往常一样在堤坝上转转,看看黑洞洞的河面,再看看岸边的人——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

    “有时,碰到一些人打电话很激动或行为奇怪时,我们都会远远观察一阵,等人走。”这是李国庆的经验之谈。之前发生过好几起打电话大吵后跳河的事,“幸亏发现得早。”

    夫妻俩最近一次救人,是今年5月2日。“当时我正在船边洗衣服,突然听见好多人喊‘救命啊!有人跳河了!’”据居住在资江边的老街坊罗水明回忆,一男一女从资江一桥上跳下来。李国庆夫妇驾驶冲锋舟,不到5分钟就赶到现场,将落水男女救起。

    “女的手摔断了,男的脊椎和腿都受了伤”,之后,120救护人员接走了伤者。

    当地人将两口子称作“救命人家”。那名号其实多年前就取下了,只是这些年,获救者更多,经由街坊们喊得也更响亮。

    B

    “浪里白条”    第一次救人只有7岁,很危险

    “只要抓住了腋窝,就能把他们从水里扯上来。”船上的客厅里,李国庆夫妇颇有心得。

    第一次救人,李国庆才7岁。那次,在离家不远的河里,他惊险地救起了一个落水小女孩。水淹过他的头顶时,他睁不开眼,呛了水,双手四处乱抓,一把抓住了女孩。“幸好河堤坡缓,那个女孩也离得近。”

    经历惊魂,此后一个月,李国庆苦练游泳,学了一身好水性。

    比他小五岁的妻子段意花,也出生在祖辈都是渔民的人家,自小水性颇好。

    “这不稀奇。我们会游泳,有船,又长年在水上工作,所以救人多。”两口子总结出救人的诀窍。

    C

    生命数字    救了50多人,也只是概数

    李国庆夫妇到底救了多少人?

    对两口子而言,救人像呼吸一样平常,他们从未真正数清过。50多人,只是街坊和同事给夫妇俩总结的概数。

    “这些落水的,跳桥的,大部分都是他们两口子救的。”老街坊罗水明说,她曾亲眼见到不下10次夫妇救人。

    益阳水文站的肖建桃也是见证人之一。2011年,他当站长后,李国庆的每次救人他都有印象,“从那年起就有14个”。

    “每年都救那么几个,有些都忘了。”被夫妇俩救到的人,最小的7岁,最大的83岁。

    1985年,李国庆和段意花结婚。夫妇俩的第一次救人,发生在1989年李国庆被调到坪口水位站工作的那一年。“只差几天就过年了,落好大的雪,我们都穿着袄子。”段意花回忆。

    当晚8点,李国庆照例拿着手电筒去水尺桩看水位。水尺桩附近,他分明听见一阵水响。天黑得紧,李国庆拿手电筒一照:不得了!水上浮着一个人。

    “安化的河都是陡坡,离岸两三米远水深就有10多米。”李国庆将手电筒扔在一旁,衣服也没来得及脱,跳进水里。

    救上岸后,他抱着落水者就往家里跑,急喊“老婆老婆快点来”。

    落水者是当地一名50多岁的老大妈,因与家人不和,一时想不开寻短见。段意花为她换好干衣服,熬好红糖水,劝慰许久,之后和李国庆一起将老人送回家。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赵玲

    插曲

    救生犬“安益”

    提示夫妇俩挽救10余生命

    这些年来,李国庆养过20多条狗,独爱一只叫“安益”的狗。

    1999年,李国庆被调至益阳,和妻子住在船上。狗就是李国庆从安化带到益阳来守船的,“它懂人性,晚上有人落水它总有很独特的反应。”

    是年3月一天凌晨,安益不断用爪子挠门,嘴里发出与以往不一样的古怪低吠。李国庆被闹醒了,狗跑向船头,冲着水里吠。顺着狗吠的方向,他的手电筒照到了一丛黑丝在水上漂浮着,没有挣扎:有人落水了!

    李国庆跳下水,冲着黑丝游过去,将落水者拖上岸。人工呼吸加心肺复苏后,落水女子咳嗽,睁开了眼。

    “活了!”李国庆内心狂喜。

    “这狗绝了,还会提醒有人落水了!”饲养安益的8年时间里,经它提示,夫妇俩成功救了10多条人命。

    朴实心愿

    “看见了,游得动,还是会救人”

    也有救不上的伤心时刻。

    冬天救人成功率高达90%,厚实的冬装充当了救生衣的角色。而夏天,救活率大打折扣,“衣服穿得少,或跳下来撞到石头了,受伤重,很难救起来。”

    每到此时,夫妇俩的心情都特别沉重。开冲锋艇回去的路上,除了哗哗的水声,一片寂静。

    几年前,一名18岁的女学生,因高考失利从桥上跳下。当时仅段意花一个人在家。听到围观者呼救后,她第一个到达现场营救。半个小时过去,人没救上来,段意花知道,人没了。

    “说不出的惋惜。”段意花也会自责,自己为什么不再快一点。

    李国庆也在不断问着自己,“我五十几岁的人了,还能救多少?”去年5月份起,他的手臂酸痛,膝盖也不受力了,“有时,走着走着突然跪一下”。

    6月11日清晨,李国庆决定恢复晨泳,他从资江南岸游到北岸,再游回南岸,花了半个小时。

    “不管那么多,只要看见了,只要游得动,还是会救人!”这是夫妇俩的回答。

    谢恩者

    仅5人谢恩,“我们不图什么”

    “早一秒钟,都会多些希望。”只要听到呼救声,夫妇俩都会放下手头事立马狂奔。

    趸船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两面锦旗:“无私救人,大爱无边”“英勇救人,情深似海”。落款人分别为胡芝林和邱美丽,时间是2000年3月和2004年4月2日。

    在夫妇俩的印象中,昔日的被救者,主动表示感谢的仅5人。他们也收到过3面感谢锦旗。然而尚保持联系的,一个也没有。

    “那都是假名字,但也是心意。”李国庆说,在众多被救上来的落水者中,只有不到两成是意外落水的。

    邱美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因为与母亲发生口角冲动跳河。获救后,邱美丽在船上呆了两天,弟弟来接她时,啥也没说,背人就走。

    最开始救人后,没有感谢,夫妇俩还感到尴尬。岸边围观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总算是他们救的你,起码要说声感谢!然而拍拍屁股走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夫妇俩倒觉得轻松平常起来。

    未曾想两天后,邱美丽的弟弟带着土鸡蛋、土鸡、水果前来感谢。

    “我们不图什么,她好好过日子就行。”夫妇俩开心,也吃惊。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政情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务
   第A6版:华声政务
   第A7版:华声城市
   第A8版:华声城市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华声城市
   第A11版:华声天下
   第A12版:华声文体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年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华声财经
   第A18版:华声财经·观察
   第A19版:华声商业周刊
   第A20版:华声商业
   第A21版:华声快消周刊
   第A22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A23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A24版:华声新生活
夫妻25年救50人:莫谢我,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