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特别策划

第A3版
华声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法之战领导台湾“淡水大捷” 他是光绪亲笔提祭的“良将”
后人拼接身边活的历史 家族记忆唤醒史学良知
七人,十年,万里接力寻根
“发现”湘军台湾抗敌民族英雄孙开华
本报邀您一起寻找孙开华后代,征集相关资料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刘玉锋 图/实习生 余劭劼 记者 童迪

    孙家柚一直珍藏的宝贝:一块“福”字金匾。这是孙开华抗法保台取得胜利后,光绪皇帝赐给他的。

    家族故事,长沙街巷……您可以讲,也可以写

    欢迎文史社团及爱好者和我们一起走进社区 

    【征集】

    本报与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一起征集历史素材,首批征集主题为“难忘的家族人物与家族历史”、“长沙的城市记忆”、“亲历国企改革”。若您有其他特别的记忆,也欢迎与我们分享。

    这是一个英勇的湖湘家族故事。故事的起点是慈利县柳林铺,第一主角,是近代民族英雄孙开华,晚清中法战争台湾“淡水大捷”的功臣。

    这也是一个执着的历史寻根故事。 无论是军人、教授还是一介草民,他们年龄参差职业各异但身份一致:因血脉之亲、敬仰之情走到一起的寻根者。

    从常德、长沙到厦门、台湾,从孙培厚、孙健到覃常盛、周星林……十年来七人万里接力寻根,从未放弃。2014年4月7日,他们来到慈利县石马村孙开华的墓前祭拜。 百年时空的家族与寻根故事,在寂静的墓前完成奇妙的交错对接。

    “历史,让我们如此相遇。”孙开华的后代、媒体人孙健这样感慨:“ 冥冥之中,人类天赋的史学良知,基因一样无法褫夺地在历史温润的河床上悄然苏醒,并勃发出婴儿般成长的活力。历史怎会忘记?历史怎能忘记?!”

    历史其实就活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人身边。

      壹 湖南慈利柳林铺→福建厦门

    【回放】 

    1884年10月1日,台湾淡水。法军入侵,时任淡水提督的孙开华率湘军奋起抗敌。10月8日,孙开华杀入法军阵中,亲自夺取法军的国旗,取得“淡水大捷”。法军司令孤拔战死,法国内阁倒台……

    这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惟一彻底获胜的战役。《清史稿》特别记载孙开华的英勇:“(孙)开华锐身入,手刃执旗卒,夺其旗以归。诸将士见之,气益奋,斩首二千余级,法人遁走”。西方人评价淡水之战:“黄种人军队第一次与欧洲人短兵相接而没有丢脸。”失败者的酸溜溜,更加凸显中国战胜者的光荣。

    关键词:  孙培厚(50岁,孙开华第六代旁系,现为常德市常武医院院长,现役军人)

    一位军人的童年记忆  

    太阳落山, 村口大槐树下,老人围坐闲聊“孙九大人坐台湾”,一旁的孩子们听得入迷……

    人到中年,孙培厚眼前总会闪现这样的童年记忆。他出生在慈利柳林铺(现为零阳镇)石马村,从小听村里老人讲“孙九大人”的逸闻。比如他妈妈怀他正好九个月,所以叫“孙九”;因为长得挺拔高大,又叫“孙美人”;孙九染上赌博的恶习,输光了安葬母亲的钱,只好将母亲用稻草一裹随便埋了。没想到那个地方竟是风水宝地,保佑后人出将入相。后来孙九加入湘军鲍超麾下,果真成了一员大将……

    小时候的孙培厚很骄傲祖先里出了个“大人物”。后来他才知道“孙九大人”叫孙开华,因为“淡水大捷”保住了台湾,被誉为自郑成功“开台”以来的第二位民族英雄。台湾很多百姓家的“神坛”上都供有他的神位。2004年,孙培厚对还原家族史的欲望更加强烈,开始不断搜寻孙开华的资料。

    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历史剧《台湾1895》。孙培厚买来碟看了好几遍。但剧中的孙开华不学无术,还是一个实足的嫖客。“这完全是丑化孙开华的形象!”为孙开华正本清源,成为孙培厚“寻根”的一大动力。 但真正激发孙培厚行动的,是他的堂嫂覃常盛。2010年,孙培厚无意间听到她的“疯狂”故事。

     关键词:  覃常盛(66岁,孙开华第六代旁系,现居慈利县零阳镇石马村)

    孙家媳妇的“疯狂”:踩着三轮车福建寻亲30天

    66岁的覃常盛,自18岁嫁到柳林铺,每年都会在清明祭拜孙开华。墓地就在她家屋后不到500米的地方,一串鞭炮,一叠香纸,年年如此。

    2008年,慈利县将岩泊渡镇的几栋木屋子,作为孙开华的故居,申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消息传出,柳林铺的乡亲不服气。“孙开华是柳林铺的人,为什么故居在岩泊渡?”遗憾的是,孙家大院在1943年被日本人烧毁,拿不出确凿证据。

    2009年,覃常盛突发奇想,要去福建寻亲。因为孙开华当过福建提督,她觉得在福建也许找得到孙开华的后人,能查到一些资料。她扛上一辆三轮车,坐大巴车到福建后,就天天踩三轮车,打着“寻找民族英雄孙开华后裔”的横幅,走遍了晋江、厦门等地。 为了省钱,她一天吃一顿饭,住50块钱一晚的小旅馆。

    在福建辗转30多天后,覃常盛还真的找到了厦门孙氏祠堂乐安堂的几位后人和一些资料。 孙培厚曾问堂嫂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的回答很干脆:“我没啥文化,但我知道孙开华是我们地方上的民族英雄,我是孙府的媳妇。”

     贰 常德→ 慈利→ 长沙

    【回放】 

    1893年,时任福建提督、54岁的孙开华因病而逝。22岁的光绪帝闻讯,亲笔撰写《祭孙提督文》:“朕维奋武攸贤,听鼙鼓而思良将。”清政府诏令孙开华原籍之地建立专祠,予赐祭葬,谥号为“壮武”。

     关键词:  周星林(51岁,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院长)

    孙克俊(90岁,孙开华之子孙道信之女,现居长沙市长岭社区)

    没想到“酒话”成真,成立研究课题组

    周星林是孙培厚“寻根”计划的第一个合伙人。堂嫂的行动既让孙培厚钦佩,又让他感到光凭一两个人力量太小。周星林是研究晚清人物的学者,对家族史兴趣浓厚,孙培厚决定“发展”他。

    2011年,两人在常德的一家餐馆吃饭。孙培厚问他,愿意一起研究孙开华吗?周星林以为这是饭局上的“酒话”,随口答应。 时隔一年,孙培厚又找到周星林,聊了一个多小时。周星林这才意识到孙培厚是认真的。随后,周星林成立了孙开华家族事迹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做了几件事。2013年实地探访孙开华慈利县柳林铺故居,这里已没有孙开华的直系后人。故居所在地几个孙家后裔各自建了房子。墓地也在“文革”时遭到毁灭性损坏。2012年底,覃常盛掏了4000元钱,在孙开华的墓地立了两块麻石碑,一块是墓碑;另一块碑刻了光绪帝给孙开华写的祭文。

    2013年12月17日,课题组第一次赴长沙探访了孙开华的孙女,90岁的孙克俊老人。这是当时课题组找到的孙开华唯一的直系后代。周星林称她是寻找孙开华足迹唯一的“活线索”。

    “要是爹爹还在世,肯定会拿一把刀把这些日本鬼子都杀了。”

    周星林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他和孙培厚等一起去拜访这位耄耋老人,收获不小。老人家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常听父亲孙道信讲祖父的故事。祖父“从未打过败仗”,有一股抗击侵略者的血气,在慈利威望很高,被乡亲们称为“老帅”。孙克俊还见过他的一张照片,高大威武、仪表堂堂。但上世纪50年代,这张惟一留有孙开华影像的照片弄丢了。

    最令课题组高兴的,是老人说1937年她跟随父母搬迁至柳林铺的孙家大院,在那里生活了11年。在老人的记忆中院子占地5亩多,门口有一块金匾,为“孙壮武公府”,还有一副对联“安邦思良将,保国念贤臣”。1943年11月,日本人一把火烧掉了慈利,孙家大院也被烧了。孙克俊跟着父母躲到山上,她依然记得当时父亲紧握拳头,咬紧牙齿蹦出一句话,“要是爹爹还在世,肯定会拿一把刀把这些日本鬼子都杀了。”

    周星林一直记得,谈到孙家大院被烧毁时,老人泪流满面,情不能禁。当孙培厚离开时,老人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叁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县安沙镇

    【回放】

    1894年,甲午战败后的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孙开华之子孙道元毁家财置军械训练义军。仆人劝他,“朝廷能忍心割让,主人又何苦力争?”孙道元慨然:“我为将门之后,焉可成顺民耶?” 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不肯撤离,战死疆场。“吾力已尽,可以见先人于地下耳!”他战死后,妻子张秀容将一对儿女托人交给苏州的姐姐继续抗日,战败后饮弹自尽。

    孙开华的另一个儿子孙道仁,1884年随父参加了中法战争。1911年7月,他出任福建水陆提督。 1913年,孙道仁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率军讨袁,于7月20日宣布福建独立。

     关键词:  孙健(44岁,孙开华第六代旁系,长沙媒体人)

    心灰意冷之际,知道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台湾1895》,也让长沙媒体人孙健开始关注孙开华。此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位先祖。电视剧令他想起了家乡流传甚广的“孙九大人保台湾”的故事。他第一次找来父亲参与编修的族谱,竟发现原来自己的家族与百年来中国近代风云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激动,也颇为遗憾。家族里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自己身边有这么鲜活的历史,此前他竟然一无所知。每当他和别人谈起孙开华时,碰到的也大多是茫然。他不仅想寻找自己的家族历史,也想让更多人了解孙开华这位被淹没的民族英雄。

    孙健开始四处搜寻资料,但除《清史稿》里的《孙开华列传》有较权威的记载外,已很难系统地找到相关史料了。他还很注意搜集孙开华的儿子孙道元与孙道仁的资料。2008年,他跟父亲去寻访厦门孙道仁的公馆。但这趟厦门之旅也没找到什么资料,孙健颇有点心灰意冷。

    但共同的追寻目标总会让他们相遇。2013年,孙健接到了孙培厚打来的第一个电话。两位寻根路上的孙氏后人从此接上了头。孙健非常兴奋,自己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2014年2月,身体不佳的孙克俊老人进入长沙市中心医院疗养。孙健、孙培厚、周星林等赶到老人的病床前见面,湖南几家电视媒体也报道了民族英雄孙开华和其后代孙克俊。这次媒体之力,让寻访有了很大的转机。另一位孙氏后人的出现,成为寻亲路上的意外惊喜。

     关键词:  孙家柚(69岁,孙开华第四代嫡亲,其爷爷是孙道礼。现居长沙县星沙镇)

    黄柏强(50岁,现就职于长沙县统战部)

    “这是我家的荣誉证书嘞!”

    “这是天意!”孙家柚用这个词形容与姑妈孙克俊的重逢。今年2月的一天,孙家柚突然看到电视里的镜头对准了孙克俊。这不是姑妈吗?他们最后一次会面是在20多年前。孙家柚第二天就去医院看望她,也很快与孙培厚、孙健他们接上了头。

    出乎孙培厚和孙健意料的是,孙开华曾在长沙县安沙镇白塔村置有房产,长沙县竟然还有3支孙开华的直系后代。孙家柚就是孙开华的第四代。这个新发现让他们兴奋不已。 2014年3月6日,孙家柚陪同周星林等人来到长沙安沙镇,这里聚居了20多位孙开华的直系后代。但长沙县的孙家大屋已在文革中被毁。

    在孙家柚的家中,大家还看到了他一直珍藏的宝贝:1884年孙开华抗法保台取得胜利后,光绪皇帝赐给他一块“福”字金匾。文革时期,20多岁的孙家柚将这块匾藏于一名村民家。2012年,他掏一万多块钱将这块匾从这名村民手中买了回来。有人说他不值,不就是一块匾么?年近古稀的孙家柚大着嗓门回应,“这是我家的荣誉证书嘞!”

    “我从来不知道,老爹爹这么有名。”

    孙家柚买匾的事,在星沙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自发研究孙开华的黄柏强找到了孙家柚。2012年初,黄柏强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消失的古墓》,文中提到民族英雄孙开华在长沙县的墓不知真假。黄柏强觉得有必要搞清楚,四处搜集相关资料。

    2012年底,黄柏强与孙家柚见面。孙家柚以前只知道老爹爹当过福建提督、台湾帮办,没想到他还是中国百位近代民族英雄之一。“我从来不知道,老爹爹这么有名嘞。”见面的第二天,孙家柚就写下了长达十页的回忆录《近代民族英雄孙开华的点点滴滴》,谈到孙开华在长沙县安沙镇白塔村置有房产,有后人居住在此。 

    黄柏强则通过实地考查,采访孙家后人等方式,撰写了数千字的《民族英雄孙开华魂归何处》一文。他认为孙开华就葬在长沙安沙镇,他的墓曾有两次被盗。周星林等人也推测,慈利孙开华的墓应该是衣冠冢。现在,长沙孙开华的墓地原址已被一块晒谷坪以及村民的杂屋代替。 听村中的四五位老人回忆,孙开华的墓很大,墓基地全部由石砖石条砌成,坟前是八字形的石墙。

     肆 长沙→台湾

    【回放】 

    “淡水唱,淡水欢,孙九大人坐台湾。法寇见他丧了胆,夹起尾巴一溜烟……”这是台湾曾广泛流行的一首民谣,以纪念当年孙开华护台之功,并有“台湾不可一日无孙”之说。

    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和淡水大捷,台湾淡水民众每年都会在农历八月十四日举行纪念活动。2004年台北建城120周年,也是中法战争爆发两甲子,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曾评价:“当时如果没有清兵与台湾志愿军奋力抗争,打败来势汹汹的法军,不但是台北市的历史,连台湾的历史都会改写。”

    【 尾声】

    写历史小说,拍电视剧……

    2014年3月19日,孙培厚接到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志平的电话:今年10月是抗法战争130周年,台湾新北市立淡水古迹博物馆将举办孙开华将军研讨会。这个迟到了很多年的消息,让孙培厚高兴了很久。4月17日,博物馆再次致信,期待孙家后人及相关研究学者能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去台湾寻亲,这是孙培厚他们多年的心愿。他们听说台湾还有孙开华的后代,但一直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目前他在大陆找到的孙开华资料不多,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他希望能在台湾有新的发现。寻亲团最新的收获是,他们在常德市桃源县马鬃岭镇新安村一位叫孙培富的老人手中,找到了民国22年的孙氏族谱。族谱中有一位湖北学政给孙开华写的长达28页的家传,记录了孙开华做的善事,如慈利县挨着澧水河边的渡口被恶霸占据,后孙开华出钱买了一条船,请人每天接送村民,那个渡口就是慈利有名的“将军渡”……

    孙培厚很想系统整理孙开华的资料编写成传记,甚至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孙健则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孙开华的历史小说。他买了很多有关晚清海防的书研究,还想汇聚更多的媒体力量,找到苏州孙道元那对儿女的后人。

    如今,孙健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经常缠着父亲讲孙开华的故事。听完后他总会像大人一样感慨:没想到我的祖先这么厉害!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刘玉锋

    图/实习生 余劭劼  记者 童迪

    互动

    孙开华寻亲团和本报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孙开华的相关资料不多,甚至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孙道元在苏州的一双儿女,也至今杳无音信。若有相关人士珍藏有孙开华的照片与资料,或有其相关后人的下落,欢迎拨打本报联系电话 0731-84329424或96258。

    招募

    ◇招募校园及社会等各类文史社团成为本次活动的志愿社团,并有机会参与本报的采编实践。本报也可跟进报道社团已经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

    ◇招募文史爱好者,要求文字功底好,善于沟通与倾听,会拍摄微纪录片、有一定口述实录经验者优先。可成为本报活动的志愿者,有机会参与本报的采编实践。 符合条件的文史爱好者,长沙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可聘任为文史资料通讯员。

    ◇招募社区参与本次活动,一起摸底了解社区成员情况,一起开展抢救性的口述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3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4版:华声对话
   第A5版:华声对话
   第A6版:华声专题
   第A7版:华声特别报道
   第A8版:打捞身边的历史
   第A11版:华声记忆
   第A12版:华声社区
   第A13版:华声讲坛
   第A14版:华声百家
   第A15版:华声杂志地图
   第A16版:华声专题
七人,十年,万里接力寻根
“发现”湘军台湾抗敌民族英雄孙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