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大型餐馆的餐厨垃圾实现了单独收运处置,小餐馆的收运也正在落实当中。然而,家庭厨房的垃圾却一直被忽视。
今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首次从国家高度,对家庭主妇们和厨房大佬们提出了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对厨余废弃物进行堆肥等资源化利用。”
也许不久的未来,每个小家庭里都将上演“厨房垃圾革命”。近日,记者走访市民家庭和环保志愿者,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场“革命”的行动指南。
四口之家日产垃圾1-2斤
60岁的陈惠君一家四口住在河西的枫林绿洲,家中除了她,还有女儿女婿和外孙女。
4月17日,四人早餐吃了面条,约有1两重的面条被倒掉;陈惠君一人在家吃午餐,莴笋炒肉,削掉的皮约2两左右;晚餐是3菜1汤:黄瓜炒肉、芹菜香干、小白菜和冬瓜炖排骨。不要的菜叶菜皮约重3两,晚饭后剔出的骨头约3两重。
饭后洗碗前,陈惠君清理了冰箱里坏掉的剩饭剩菜,约重半斤。饭后半小时,陈惠君给家人准备果汁,果皮垃圾也扔在了厨房垃圾桶。这时,厨房里的垃圾桶已经装满,估摸超过了2斤。她用一个大塑料袋,将家中所有的垃圾全部装进去,坐电梯下楼丢在白色大垃圾桶里。
陈惠君一家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在大多数市民的生活中发生着。
九成市民未做到分类处理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居民生活垃圾中,居民厨余垃圾占比60%至70%。
4月15日,记者在本报的微博和微信上做了份问卷调查。两天下来,一组数据呈现出来。
95%的人认为“每天餐余垃圾重量”约有2斤。虽然100%的人都选择“垃圾分类处理很重要”,但92%的人同时又选择“将餐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混装”,5%的人选择“正在尝试将垃圾转化为堆肥等,变废为宝。”只有一名市民选择了“家里有专门的餐厨垃圾破碎机”。
家庭餐余垃圾监管缺位
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执法大队负责人王国富介绍,长沙目前日处理餐饮餐厨垃圾300吨左右,但并不包括家庭餐余垃圾。家庭厨余垃圾通常随生活垃圾一同弃置,由环卫部门收运处理。
与垃圾处理有关的监管部门,包括食安办、城管、环卫、工商等均表示,现有法律法规将厨余垃圾归入生活垃圾一类。
与垃圾处理挂钩的长沙市环保局表示,目前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都未涉及家庭餐余垃圾。
解决之道
什么样的行动能保护和改善环境?记者发现,长沙已有5000市民正自发地组织专门的QQ群,探讨餐余垃圾环保处理。更有市民正自发地将垃圾变废为宝。
A
垃圾成堆肥
养着屋顶菜园
50岁的夏礼明是长沙环保志愿者中的“达人”,他家屋顶种植着43种植物,这些植物从不用化肥,用的是他自制的堆肥。
每天,夏礼明会将家里产生的垃圾分类,蔬菜果皮做成环保酵素,瓜子、动物内脏、油脂等就做成堆肥。洒上酵素的堆肥没有难闻的臭味。
目前,夏礼明和他的义工朋友们,还准备把变废为宝的理念传播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
B
捡来的蔬果垃圾
变身“去污剂”
金江虹家住天心区黑石铺街道一力社区,她DIY了很多瓶环保酵素, “它可用来洗碗、拖地、擦灶台等,效果非常好。”
热衷于环保的她做环保酵素的来源都来自被丢弃的果蔬。每次买菜,她都会在菜市场捡被丢弃的果蔬,小区门口的水果摊,帮她留着水果皮。去学校接儿子放学的空当她会去捡塑料瓶子,洗干净后装上环保酵素送人。
儿子有时会“嫌她丢脸”,她会告诉孩子“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捡垃圾也是一种垃圾分类。”
自去年5月至今,她再也没倒过厨余垃圾,而是以制作环保酵素的方式自我消化。家人也不用洗洁精、洗发水,全用上了她自制的酵素。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