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叔”的19个遗憾见证教育家情怀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因毕业典礼致辞受热捧,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根叔”的李培根院士,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职务。

    “根叔”的离任演说,洗却了昔日的灵动,而是更真诚而沉郁。这个离任演说犹如公开“检讨书”,绝无功绩的自我梳理,也没有任何标榜之词,通篇多是愧疚与遗憾,据统计共谈到了19次遗憾。因何遗憾?有学科发展上的遗憾:未能把“船舶海洋”四个字写大;有对老师的遗憾:学校没能给老师足够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有对离退休人员的遗憾:他们收入低、生活拮据……

    如果说这些遗憾只是家事,或停留在学校层面的工作缺失,那么“根叔”更多表达了对学生的遗憾、对教育体制的反思,而这些遗憾更让人共鸣和震动,也更具有普适意义和现实价值。比如他认为大学生应有健全人格,但大学在这方面承担的责任不够;他感叹华中科大“还是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学气”……在离任演说中,谈及这类现象,疾言厉色,在一些人看来太不合时宜了,也太不识时务了,这恰能看出“根叔”的痛心疾首与心底无私天地宽。

    尤其可赞的是,“根叔”将重点放在了独立精神和自由表达,“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当更多的人选择沉默或犬儒化生存时,“根叔”的一番话令人油然而敬。他说,大学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表达,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出实际意义的努力。当自由、‘实事求是’的欲望和良知被某些僵化的意识所遮蔽时,作为校长的我还是不闻不问;即便对于希望有一点涂鸦自由的学生们,我也没有公开发出任何声音”,这样的言辞可理解为谦虚,也可理解为直抵灵魂深处的反思,更让人感慨不已。

    感谢“根叔”,致敬“根叔”,怀念“根叔”,怀念所有为教育变革作出贡献和努力的教育家。他们不孤独,教育才更有未来。

    ■王石川 摘自《重庆商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政务
   第A7版:华声城市
   第A10版:华声城市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华声深度
   第A14版:华声深度
   第A15版:华声快读
   第A16版:华声天下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华声天下
   第A19版:华声天下
   第A20版:华声体育
   第A21版:华声文娱
   第A22版:华声文娱
   第A23版:华声大地产
   第A24版:华声大地产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讯
   第B3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4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5版:华声金融周刊
   第B6版:华声金融
   第B7版:华声金融
   第B8版:体彩快报
喜见法律法规“打败”红头文件
非常语录
“根叔”的19个遗憾见证教育家情怀
高端医疗应当划清公私界限
审视“苍蝇”,切莫“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