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华声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抗战老兵清明前相继离世
去年7月至今,长沙走了17名抗战老兵 委员建议:建长沙会战纪念馆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刘驰 王文

    逝去背影

    徐晋庚

    1916年 出生

    1938年 考入黄埔军校

    1939年 分配至国民政府广东军区

    1941年 在广西桂林或周边从事“政训”工作

    1949年 在昆明起义

    2014年 卒于长沙,终年97岁

    林茂存

    1920年 生于长沙县

    1936年 入伍

    1937年 参加淞沪会战

    1942年 在苏浙游击区运送军需

    1948年 退伍归田

    2014年 卒于长沙,终年93岁

    97岁老人徐晋庚于2014年3月23日中午12时在长沙离世!时隔一天,3月24日下午5时,93岁老人林茂存也在长沙离世。两个老人的离开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7月起,民革长沙市委、长沙市慈善会、湖南老兵之家等单位和组织就联手寻访老兵。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至今,仅长沙地区找到的抗战老兵就有17人已经相继离世。■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刘驰 王文

    老兵

    林茂存

    16岁入伍投身淞沪会战

    28岁身骑白马解甲归田

    林茂存出生于长沙县开物村,1936年初冬村里抽丁,年仅16岁的他被迫入伍,被编入刘建绪的第十集团军预11师当兵。

    之后,林茂存邂逅了在师部当军需官的姨父皮伟逸,在姨父的关照下,能写会算的他在师部的军需处当上了一名办事员。

    1937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8·13”惨案,林茂存随部队开赴上海,投入淞沪会战,在枫泾和闵行与日军展开激战。这次会战打得极为惨烈,据林茂存生前回忆,有的连队冲锋号一响,日军的轰炸和火炮就将整个战地完全覆盖,之后能从战壕里爬出来的战友寥寥。

    淞沪会战后,第十集团军部队驻扎浙江,林老随姨父到苏浙游击区仍旧干军需事务,直至抗战胜利。

    在浙江的八年,林茂存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来保障部队的军需,有时候还得深入日军后方,将物资从敌人火力覆盖区域偷偷运出来。林老生前回忆,抢运物资的工作十有八九在夜里进行,把物资运回部队后,时常发现有战友没能回来。

    林老于1948年离开部队,骑着白马回到阔别12年的开物村荷塘里农村家中,解甲归田,生下一儿五女。

    晚年生活

    患老年痴呆,不识邻里,但抗战记忆清晰

    林茂存老人的儿女们经济状况都不错,对二位老人也极其孝顺,还请了专人服侍老人起居,老人晚年可谓衣食无忧。据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回忆,近年老人患上老年痴呆,身体衰退得快,记忆力逐步丧失,有时连家人邻里都不认得。但每有人提起8年抗战,老人都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情绪激动地讲述些破碎片段。

    一位志愿者回忆,老人生前在家中常要求把老兵之家颁发的抗战纪念奖章挂在胸前。奖章出现了破损,志愿者给他送来新的,老人激动得连连与志愿者握手。

    老兵

    徐晋庚

    黄埔科班将领广西抗战

    1949年参加昆明和平起义

    1938年,22岁的徐晋庚怀揣保家卫国的梦想,报名考入黄埔军校16期政训科。一年后毕业,他被分配至国民政府广东军区政治部补充兵团,任“处干”。从1941年5月起,徐晋庚一直在广西桂林或周边从事“政训”工作。“先是在广西桂林陆军后方医院指导员办公室,后又到129后方医院,之后还在122陆军医院干过半年”,后来在广西全县荣军第七临时教养院工作。1949年12月,徐晋庚在昆明参加和平起义。

    晚年生活

    虽失明,但性格开朗,爱聊抗战历史

    徐晋庚年老失明,加上左腿曾受伤,晚年行动不便。但好在老人子女十分孝顺,大儿子常年在家陪护老人。据老兵之家志愿者回忆,老人性格开朗,爱笑,聊起抗战历史,眼睛发亮,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曾亲手保护的大好河山。

    数据

    截至去年

    我省在世老兵500余人

    幸存185人

    “去年7月发放补贴时长沙的抗战老兵还有202名,过了个冬天,就走了17人,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抗战老兵离去!”3月27日下午,长沙市政协委员陈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

    抗战期间湖南征兵210万

    陈树说,在抗战期间,全国共进行了22次大规模会战,其中有6次发生在湖南。在抗战期间,湖南共征募兵员210多万人,人数居全国第2位。

    最年长的已102岁

    “到现在,这些幸存的抗战老兵大多已风烛残年,最年长的已经102岁,最年轻的也有89岁。”截至去年年中,湖南省发现的抗战老兵幸存者共有500多人,其中住在长沙市的202人。这些老兵平均年龄90岁以上,大部分身体状况不佳。

    每人每年万元生活援助

    2013年7月5日,长沙市“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率先在全国正式启动,由长沙慈善会等组织每月对抗战老兵提供生活补助。根据该计划,户籍在长沙(除享受离休待遇者外)的幸存抗战老兵,从去年7月起,每人每月可以领取800元,抗战胜利纪念日另加400元,共计每人每年10000元的生活援助金。

    建议

    长沙应建抗战纪念馆 

    清明即将到来,陈树再次提交提案,建议做好抗战老兵身后安抚工作,向他们提供免费墓葬并建设抗战纪念场所。

    陈树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均结合本地历史与特色建有各类抗战纪念馆,如北京卢沟桥抗战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湖南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等。“然而作为在八年抗日正面战场敌我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长沙会战所在地,长沙却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建立长沙会战纪念馆不但能够更好地集中收集、保管和陈列抗战文物,还可以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拓展长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体现我们党和政府对历史的尊重和以全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陈树说,在长沙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民革长沙市委提交了集体提案,建议修建长沙抗日战争纪念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政务
   第A7版:华声焦点
   第A8版:华声帮
   第A10版:华声帮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华声城市
   第A14版:华声城市
   第A15版:华声城市
   第A16版:华声快读
   第A17版:华声中国
   第A18版:华声中国
   第A19版:华声天下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华声天下
   第A22版:华声文娱
   第A23版:华声体育
   第A24版:华声新生活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讯
   第B4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B5版:华声财经·公司
   第B6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7版:华声商业周刊
   第B8版:华声商业
   第T1版:春华秋实
   第T2版:广告
   第T3版:春华秋实
   第T4版:春华秋实
   第T5版:春华秋实
   第T6版:春华秋实
   第T7版:春华秋实
   第T8版:广告
两抗战老兵清明前相继离世
437具志愿军遗骸
从韩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