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说:“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当环保部长周生贤汇报结束准备离开时,李克强说:“你先别走,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围绕这一议题,他追问至少数十问。
网络时代,网络声音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民众对现实的态度:对满意的点赞,对不满的吐槽。近来,网络上对“雾霾”各种各样的吐槽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显示网民们的创造力,同时更凸显对雾霾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的不满。
环保部曾承认目前中国约七分之一的国土被雾霾笼罩,北京空气污染程度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水平的11倍——只要呼吸,就难躲雾霾,雾霾是当下最为纠结难解的民生问题,也因此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问题。
雾霾,是全民公敌、世界公敌——这应是除了认为雾霾具有国防作用的某军事专家之外的广泛共识。但,对待雾霾的态度,却有消极与积极之分。
消极的应对,当以著名“心灵鸡汤供应商”于丹教授的意见为代表,她在微博上发表意见说:“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和它较劲。”随后支招面对雾霾大家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积极的应对,则是坐不住的行动派。如河北石家庄市民李贵欣因雾霾愤而起诉环保局,作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请求赔偿。
于丹教授提供的意见有些像“精神胜利法”,自然遭到了网友与舆论的抨击;而起诉环保局的市民,则因为吐出了民众不满的情绪,并起到提醒、督促政府责任的作用,受到舆论支持。
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只要不过于冲动,公民在法治框架内的任何行为选择,都应尊重。其实,从欧美的经验来看,治理雾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像于丹教授建议的那样,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度过漫长的雾霾期,也是必须的选项;相对地,雾霾之下,从北京到地方,包括政府,各个都是受害者——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担起抵抗、治理雾霾的公共责任,单纯因雾霾向政府部门索赔,也意义不大。
由此而言,人们对于丹教授“精神防雾霾”的反感,其深层次的原因,应是担心她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论会影响到公共政策和政府的行为选择。因为,对环境问题负有公共责任的政府,不能像普通民众那样,可以消极或积极地自由选择,而只能肩负法定职责,别无选择地积极行动——特别是对于雾霾,必须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和直接面对的决心,方可还蓝天以白云。
显然,总理敏锐地从网络捕捉到了民众的声音与意见,更清楚作为政府面对雾霾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其责任“决不能回避”。他向环保部长连发数十问,要求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政府不能放空炮”——既是问责于部门,也是表示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被追问的部门,不必因此感到尴尬,但必须也要同样意识到其责无旁贷的责任——总理之问彰显政府务实作风,本质上也是天下之问,只有以切实的行动、显著的治理效果方能回答。■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