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月14日东莞市委对扫黄工作不力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决定,虎门镇党委书记叶孔新、厚街镇党委书记钱超、黄江镇党委书记杨礼权、凤岗镇党委书记朱国和等4名同志在全市范围公开道歉。
不知是采用了同一个道歉信模板,还是道歉信的作者经过商量之后统一了口径,总之这些信无论从格式、内容、措辞,都看不出任何差别,宛如出自一人之手。简而言之,都是“三段论”:开头说道歉,谈涉黄被央视曝光给东莞抹黑十分惭愧;中间论原因,讲认识不足、打击不力、长效机制未建立;最后表决心,称引以为戒、亲自督导、消除影响、重塑形象。
本来,虎门、厚街、黄江、凤岗四镇各自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涉黄原因、程度各有区别,在道歉信的内容中应有不同的反映;四位镇党委书记因为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个人特点,文风、思维均有差异,在道歉信的风格上应有相应的体现。至少,不同的领导,因为不同的责任,对此次扫黄的感受应是有差异的。
比如有的人充当了“保护伞”,那一定是感觉大势已去,不如在道歉信中表示引咎辞职,老实接受调查;有的人对“黄流”负有失察态度,则应深刻剖析扫黄不力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忌惮某些势力投鼠忌器,还是因为舍不得放弃黄色产业带来的GDP,总得有个真实的说法,而不是一概笼统的官话套话。
然而,最后我们看到的,全是应付上级、糊弄舆论的官样文章,如果遮住落款,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看不出这四封道歉信分别出自哪个镇党委书记。异口同声的道歉背后,是别无二致的敷衍。这样的道歉有口无心,说了比不说更糟糕。试想,如果道歉本身缺乏诚意,怎能指望他们兑现承诺、在扫黄行动中尽心尽力呢?
说到底,这些镇党委书记对扫黄缺乏端正的认识,他们也许认为黄流肆虐本身不是自己的错,被央视曝光纯属运气不佳,因此写道歉信更多的是为了应急公关,而不是真心反省。这样的道歉,公众不会接受;在“打击四风”的背景下,这样的形式主义毒瘤更是亟待铲除。■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