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刘宁称“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并觉得像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很无聊,宁愿选择当“流浪汉”。
状元与流浪汉,两个角色在一个人身上的重叠,让人产生观感上的反差,相对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名牌大学毕业生当保安,似乎更能注解教育的失败。试想,一个曾经学习拔尖的孩子,一个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人,却无法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教育自然难辞其咎。
当然,状元流浪汉只是数以百万计名牌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其经历与境遇或许就是概率极低的“另类”,但是类似于他一样,难以适应从大学到职业者转变的并不在少数。譬如,那些对工作挑肥拣瘦,眼高手低,“宅族”加“啃老族”以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闪辞族”,在每个人的身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这个群体饱受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纠结,表现出更多理想化的倾向。理想与现实总是充满矛盾,形象地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过于理想化会本能地选择让现实适应自己,而非主动去适应现实,反而增添许多的挫折感,进而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状元流浪汉身上的“状元”与“名校”的光环,虚高了他内心择业的价值判断,并由此背上心理包袱,择业受挫便选择了自暴自弃。
其实,理想是无法脱离现实的,否则便是空想。更重要的是,理想是目标而非路径,更非是一步到位的目的地。长期以来,上名牌大学等于成功等于实现理想,曲解了教育的本质内涵,知识教育包办了所有的教育,从而导致了许多孩子心灵成长与生存智慧的集体缺失,急功近利的浮躁里伴随着精神缺钙的脆弱。
现实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教育最好的试金石。状元流浪汉骄子的“骄气”遇现实一触即溃,证明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大学生的知识和文凭,更需要作为平等生存者应有的韧性与智慧。一个人可以胸怀理想,但必须脚踏实地,只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百挫不折的品质,才可能让理想得到实现。
跟状元一起流浪的还有失位的品质教育,相对于知识与分数的“有用之用”,能够驾驭灵魂与肉体的内驱,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对于状元流浪汉不能总是局限于个案的长嘘短叹,之于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是一面镜子。■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