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甲午开局。恰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引领中国站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节俭平安的春节。
【欢乐祥和中国节】
重亲情传统文化显新内涵
春节前夕,打开互联网上的“百度迁徙地图”,一个个闪亮的蓝点遍布全国,仿佛一颗颗急切的游子之心。箭头在地图上划过千山万水,指向那熟悉而温暖的归途——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春运再创新纪录的36亿人次迁徙,背后是对家的团聚和向往。
马年春节,“逆迁徙”成为新潮流。不少老人选择到儿女的工作地过年,留守儿童投奔异地的父母,不仅一样能和家人团聚,还能反向避开客流高峰,感受大城市别样的过年氛围。
今年春节期间,送礼吃请少了,亲人团聚多了,亲情更浓了,各地的年味儿更足了。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民俗专家高巍说,与往年相比,今年有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年俗的意义,寻求年节的回归,亲自动手参与“酝酿年味”。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代的变迁并没有消解传统文化,反而注入新的内涵。
【节俭清正过大年】
显新气象节俭正成新年俗
“人廉家和万家福,官清民顺国事兴。”大年三十一大早,福建省长乐市许多居民把这幅当地纪委送来的廉政春联贴上了自家大门。干部勤政廉洁,群众勤俭节约,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正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曾几何时,春节在不良风气的熏染下变了味。送礼的队伍车水马龙,打着各种旗号的公款吃喝、旅游屡禁不绝,影响了党风政风的廉洁清正,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一年多来,党中央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全党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带动了民风社风转变。
春节风气的变化缘自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过去一年,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至少14部约束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制度规定,涵盖吃、住、行等各方面;从“舌尖”到“会所”,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不放过每一个地点节点,连发多项禁令,保持高压态势,对违规行为及时通报曝光,严格责任追究。
八项规定整顿政府机关不良风气,示范作用凸显,百姓在节日中的送礼和消费也发生悄然改变,“蝴蝶效应”不断扩大蔓延,让甲午春节满溢节俭清新之气。商务部春节监测显示,高端餐饮遇冷,纷纷寻求转型;大众化消费、文化休闲消费、信息消费成为节日消费亮点。
【时代交响变奏曲】
良好风尚激发社会正能量
从网络订票到“红包大战”,再到网上购物、订餐的火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马年春节不断突破和呈现,宛如一首时代变奏曲,演绎着新媒体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在这首变奏曲中,各地普遍出现的“烟花遇冷”为新春带来绿色清风。调查显示,网民对烟花爆竹的关注度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43%下降到今年的15%。
“低碳过年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频发的雾霾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燃放烟花爆竹的千年习俗,人们过年更加理性、绿色低碳。
当低碳成为春节的新风,文明出行更展示公众素质的提高。 “前几年,国内游客随地吐痰、扔垃圾、掰着树枝照相等行为经常发生,今年我带的团队中,不文明游客越来越少了。”在境外带团多年的中国导游小刘说。
延伸
马年春节变奏曲
1年节回归
●首都北京,年味儿十足的庙会成为最聚拢人气的地方。厂甸庙会踩岁、正月送财神等传统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龙潭湖庙会毛猴、剪纸等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让游客流连驻足。
●福建福州,手写春联成为潮流。红底黑字的春联墨汁还未干透,就被围观的群众抢先预订。手拿两三副春联的陈松银老人说:“手写春联朴素典雅,贴在家里更有过年的韵味。”
2节俭过年
●“这个春节过得很轻松!”谈到过年感受,内蒙古达茂旗党委书记伏瑞峰说,“以前过年别人送我礼时,我得想办法回绝,特别是有些老乡硬要把土特产给我送来,我还得想办法给人家回礼。现在碰到有人送礼,我便拿八项规定直接把他挡回去。”
●“高档烟酒几乎无人问津,为亲朋好友送礼买得最多的是牛奶、八宝粥等物美价廉的物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超市的老板靳建军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以往春节和今年春节的销售状况。
3环保过年
●正月初八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很多地方都有燃放“开门炮”的习俗。这一习俗今年有明显变化。长沙、杭州等地甚至专门颁布“开门炮”禁令。在烟花爆竹主产地长沙,初八早上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小商铺选择静悄悄迎来节后上班首日。一些商户为图吉利买来电子鞭炮或用音响播放爆竹声,绿色低碳的庆祝方式引来过往市民由衷称赞。■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