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华声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
“初升高”录取方式微调
长沙今天将公布中考中招调整政策 中考学科分值、学生志愿填报或有变化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李科慧

    2014年长沙教育目标

    ■制图/王珏

    长沙“小升初”

    微机派位

    15年

    1991年,广州最早采用小升初微机派位,解决初中的公平录取问题,后被许多城市借鉴。

    长沙城区实施小升初微机派位有15年历史。在派位前,官方同意认可的小升初招生方式还有特长生招生、提前批学校招生等。

    2008年,长沙市教育局创造性实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子弟学校一律通过微机派位进行录取。

    2013年8月26日,长沙市教育局透露,为推进生源均衡,缓解盲目择校现象,拟试点城区初中划片招生。

    “今年,长沙市将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0所,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将100%在公办中小学就读。”

    1月20日,2014年长沙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长沙将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初升高”优化等第录取。

    1月21日,长沙市教育局将召开中考中招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今年“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政策。

    学校布局

    农村加强建寄宿制学校

    城区高标准建合格学校

    今年,长沙将按“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的要求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教学点建设,抓好城区用地调规、配套建设、改造扩容等工作,确保学位满足入学需求。从建设规划、建筑面积、教学装备、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等方面着力,高标准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按期完成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公办幼儿园、农村学校班班通年度建设计划以及长沙职院新校区、职教基地后勤区、长沙市实验二小等10个年度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任务。

    【解读】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介绍,今年将深化集团办学,按照“优质、共享、均衡、共进”的要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非义务教育阶段、向农村学校区域、向教育相对薄弱区域拓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将2014年确立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努力形成提高课堂效益的“长沙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教学质量全省第一。推进特色发展,支持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建设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支持长沙市十一中、外国语学校、美术学校建设省级特色实验学校。

    【数据】2013年提质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98所,更新义务教育学校课桌椅23.1万套,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4所、配套中小学20所,新增170个农村学校“班班通”。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连续7年全省第一。通过委托管理、捆绑发展、对口帮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低成本扩充,全市义务教育学段优质学校覆盖率达75%。

    招生改革

    “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

    中考或调整学科分值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和新生平行分班制度,严禁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或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挂钩,全力促进生源均衡,为办好每所学校、缓解择校难题、促进个性发展打好基础。

    长沙市今年将着力招考改革,推进生源配置均衡化。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初升高”优化等第录取。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益。

    【解读】王建华透露,中考中招会有适当改革,主要集中在小升初划片招生、中考学科分值的调整、学生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等几方面。“小升初”划片招生今年将在条件成熟的区试点,争取2017年形成相对完善的方案,2020年长沙城区全部实现划片招生。此举将改变长沙市实行了15年的“小升初微机派位”模式,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数据】2013年,长沙市妥善安置9.22万名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并享受“一费制”全免。投入6.85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职学生免费入学与资助。

    学前教育

    九成孩子可就近入园

    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超半

    2014年,长沙将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2%,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55%。全面落实《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补充意见》,组织开展学前教育地方立法调研,深入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比例。加强幼教科研,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解读】王建华介绍,学前教育仍是长沙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今年各区县(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扩充公办和民办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市本级将设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专项1000万元,以“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到各区县(市),用于扶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当地政府通过资金补贴、免费培训师资等方式,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企事业单位办园。

    【数据】2012年,长沙全市幼儿园1325所,在园幼儿达20.53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6985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4%。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89.13%。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李科慧

    新闻

    幕后

    “长沙模式”

    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

    模式一    对口支援模式

    运用省示范高中剥离的初中优质资源,对口帮扶公办初中,将相对薄弱的初中扶优扶强。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分别帮扶马王堆中学、稻田中学等13所中学,受帮学校迅速成为省会颇具影响的学校。

    模式二    委托管理模式

    政府出资建新校,委托名校管理,把名校资源注入新校,得到学生和家长认可,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这一模式已建成芙蓉长郡双语等18所品牌学校。

    模式三    捆绑发展模式

    就是将名优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对口扶助,签订扶助公约。如岳麓区把57所农村中小学一一对应到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很快得到提升。

    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长沙通过合格校建设、薄弱校提质改造、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等举措,为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探索出了一套“长沙模式”。

    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介绍,经过7年的摸索,长沙逐渐开创出三条新路,形成名校集团发展的三种模式。

    2013年域内所有区、县(市)率先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市教育局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据长沙市教育局统计,在城区,“长郡”、“雅礼”、“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砂子塘”、“大同”等“名校”托管、帮扶的中小学,至今已有76所,占城区中小学的近三成。截至去年底,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超过75.2%,还不包括多所优质民办校。如果加上民办校,城区300多万市民基本不用为择名校发愁。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务
   第A6版:华声生活调查
   第A7版:华声城市
   第A8版:华声城市
   第A9版:华声城市
   第A10版:长沙社区文化节
   第A11版:华声Hi都市报
   第A12版:华声影像
   第A13版:华声中国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华声世界
   第A16版:华声文体
   第A17版:华声财经
   第A18版:华声财讯
   第A19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A20版:2014’湖南(红星)年货购物节
   第A21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A22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A23版:华声财经·商业
   第A24版:华声教育
   第A25版:辣妈周刊
   第A26版:辣妈周刊
   第A27版:辣妈周刊
   第A28版:辣妈周刊
   第A29版:辣妈周刊
   第A30版:辣妈周刊
   第A31版:辣妈周刊
   第A32版:辣妈周刊
“小升初”试点划片招生
“初升高”录取方式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