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先生日前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一个传奇名字的背后必然有众多为人称羡的事迹。香港影视大亨、邵氏电影、香港无线电视剧、香港小姐评选……这些耳熟能详的关键词莫不与邵逸夫的百年生涯相关联。然而,据新浪微博一项“提起邵逸夫,你首先想到什么”的调查显示,提起这位老人,超过八成网友首先想到的是“逸夫楼”。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在邵先生捐建的建筑物上会留下“逸夫”的字样,“逸夫楼”也由此成为一个为人熟知的专有名词。截至2012年,邵逸夫先生25年里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各类学校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等在内的6013个项目,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如此密集的“逸夫楼”随处可见,怎不令人印象深刻,如何不第一个念头就想起?
捐赠惊人巨资到公益事业,并在建筑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邵逸夫先生的本意,或者正是想要令人如此想起自己——邵逸夫不是什么荣誉主席,不是大亨,不是爵士,而是一个善迹举目可见,提起人皆称善的大慈善家。如未错料,如今大众层面的反响,或可告慰邵逸夫先生在天之灵:二十多年的坚持、数十亿的投入没有白费,成全别人,成就自己,您做到了!
而追寻邵逸夫先生的善行轨迹,当初他并非一个慷慨的人,甚至被人称作是“守财奴”。除了公司员工对待遇悭吝有所非议之外,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是:邵逸夫先生的第一笔慈善捐款是开给一家老人院一张100港元的支票,结果当时就被老人院嫌少退了回来。老人院不受嗟来之食的举动,无疑也令身为巨富的邵逸夫蒙受到了羞辱。受此刺激,邵逸夫开始反思对财富的态度。现实告诉他,自身拥有再多财富,也买不来别人的尊重;而将财富回报社会,惠及他人,才可发挥出财富的最大价值,自己的人生才更有意义。从此,邵逸夫先生开始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由是观之,如果没有知耻的自省意识,也就没有后来慷慨行善的邵逸夫。
1973年,邵逸夫设立邵氏基金会,尽管那时他年过六旬,但行善不问早晚,坚持至今不觉已逾40年。殊为不易的结果,不正萌生自一念持善的当初?假如不是做过那么多慈善公益事业,如今人们提起邵逸夫,想起的不过是一位活过百岁的老人。论起财富,在香港他比不过李嘉诚;论事业,曾经独霸香港的影视帝国也已易手他人;而邵逸夫先生无人能及的,则是他在中国内地实施了“持续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人生沧桑,繁华落尽后,真正令邵逸夫名传天下,与众不同的还是慈善公益。因此,与其说邵逸夫为慈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不如说慈善也成就了一个更加令人怀念的邵逸夫。
其实,对于邵逸夫这样一位经历过创业艰难的人来说,节俭是其在残酷竞争中养成的习性,积累下巨额财富或多或少与此有关;但在人生的层面,诚如卡内基所言,“在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而投入慈善公益事业,则令创业者在事业成功之后有新的人生价值发现——这或许是邵逸夫先生在建筑物上镌下“逸夫”两个字后,留在人们心底的启迪。 ■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