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民刘小姐向记者吐槽,其在欧洲旅游时弄丢一部iPad,所幸有好心老外捡到后按图索骥找到失主,并自掏邮费寄回广州。谁知失主领取失物时,却被告知要缴10%行邮税。广州海关人员回应称,对不在减免税范围之内的入境物品征收行邮税合法合规。除非是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证明该物品是在国内购买的或者是出境时携带的,才会给予相应减免税。
不可否认,在既有的法律框架内,广州海关所作所为,并无任何过失之处。然而,现有法律关于海关征税的相关规定,是否真正合理,则显然是另一个问题!在此方面,公众一直怨念颇多。一方面,觉得海关免税政策覆盖太窄,而征税额度却一贯偏高;另一方面,则对某些的技术操作持不同意见。比如,出境申报尺度的忽严忽松。
刘小姐的遭遇,获得了舆论的广泛回应,实则是因为,迎合了民众关于“海关征税”的质疑情绪。一种观点认为,海关为了多收税,不惜忽略那些明显的证据,而选择僵硬地套用法律文本——“刘小姐的iPad存有私人资料,且有使用痕迹,竟仍不被采信为‘自带物品’,难道不匪夷所思吗”?于此质问,或许只能作此理解:职能机构习惯通过套用规则,获得某种确定性,故而未必会有个体的随机应变。这种“僵化”,是一种中立的习性,并无太多主观恶意。
一部iPad引发的征税风波,将海关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然而,轮番的反对之声,未必都是就事论事的表达,更多的还是夹杂了我们由来已久的抱怨。这其中,有呼吁关税更多让利于民的诉求,有号召出入境流程更人性化和便利化的期待,凡此种种已经超越了关于刘小姐遭遇的评价。可以预见,现实格局不变,即便是“照章办事”,在下一个节点,海关部门也难免又要躺着中枪了。■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