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华声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叫停是因为违法”
50万能下乡买地建别墅? 请刹车!
冷水江“市民下乡”被叫停调查:涉及“四宗罪”,宅基地卖市民违规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汤霞玲

    冷水江市金竹山镇资江村麻溪河旁,一排仿古建筑已经封顶。    实习记者 李健 摄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而早在2012年,娄底市冷水江开始了一项市民下乡的新政:城市居民花50万元就能在农村买地建房,一时间被视为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举措,但实施不到一年后的2013年8月,项目被叫停。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记者再访冷水江,发现当地已经准备将项目更名为“麻溪古镇”旅游点,但“市民下乡”仍无复苏迹象。

    有研究者指出,冷水江“市民下乡项目”,至少面临宅基地、承包地流转、户籍改革和保护耕地等四方面的政策红线。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汤霞玲

    新闻前奏

    “他们这是在做地皮生意”

    “村里别墅”项目引争议

    2012年初,村民何彬其听说了市民下乡——城里人投资50万元以上,就能到他所在的冷水江金竹山镇资江村买地建别墅。

    消息发出后,冷水江市内的不少老板找到资江村干部打听此事。

    这时,何彬其听到村干部说:这是资江村发展的好机会,城里有钱人来投资了,以后会有市民广场和商业街。但前提是,何彬其和其他二十几户村民要为此腾地。

    对此,村里开了村民大会,商量出以水田36108元/亩,房屋补贴从30元—600元不等的价格收回土地。村民将原来旧房拆除后可取得130平方米的地块,统一建房。

    剩下的土地将以50万/亩卖给下乡市民,下乡市民按统一布局自建别墅。

    对此,冷水江还出台了六项措施与市民下乡配套:市民将户口迁至下乡点,可办理“涉农居民”户口,享受宅基地申请、殡葬等政策待遇;房屋可继承、可永久性居住;办理建房手续时,国土、住建、房产等部门免除本级政府的相关行政收费……

    渐渐地,何彬其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他们这是在做地皮生意,首先以低价收走地皮,然后再投资,最后再卖给有钱人,赚三层。”

    在何彬其坚决抵制市民下乡时,村民易志红却持不同态度:“我很欢迎市民下乡,外面有人来住,我们也能开个店子卖点菜,做小生意啊,反正地也是荒在那里。”

    但就在村民们争议的同时,2013年8月,来自省农村工作办的一纸公文将该项目叫停,直指其“违反土地承包法”。

    冷水江“市民下乡”模式流程图

    村里

    低价收回土地

    高价卖给市民

    【一宗“罪”】

    “叫停是因为违法”

    涉嫌违法收回承包地

    市民下乡点就在资江和麻溪河沿线。10月10日,记者看到,10栋别墅风格的建筑沿着麻溪河一字排开。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房子由腾出地块的村民自行出钱建设,没有能力建房子的拿到了几千到两万不等的补偿。

    下乡政策出来后,大多数居民都在协议上签了字。正当村民期待着城里资金能改变山村落后面貌时,今年8月,该项目突然被叫停。

    “好像是说政策通不过。”村民们大多讲不清原因。记者随后辗转找到了进驻资江村调查的调研组成员。

    湖南省农村经营管理局副局长戴安华向记者证实,该项目确实已经被叫停。省农村工作办经过调查发现,冷水江市民下乡项目储存土地共40余亩,其中居民老宅基地20多亩,房前屋后的空地10多亩,村民承包的菜地10多亩以及几亩良田。 

    他告诉记者,农户的承包权受法律保护,农民只能使用,不能买卖。根据《土地承包法》,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因为规划范围内土地的承包期还有16-17年,冷水江市民下乡将村民的承包地违法地置换到了村民理事会手上,因此项目被叫停。

    市民

    投资50万

    成农村人得宅基地

    【二宗“罪”】

    大面积铺开恐威胁耕地

    “这是个极其危险的做法”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调查组成员告诉记者,冷水江的做法威胁耕地。

    早在2012年10月25日,冷水江市首批市民下乡点示范村开工典礼在麻溪河堤上举行。这个被称为“中国锑都”的老工业城市里,城市人口比例已高达75%。资江村三面环水,距市区半小时车程的利好条件成为了城市资本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开工典礼当天消息显示,已有87人由城镇户口变成了“涉农居民”。落款为2013年6月10日的村务公开信息也显示:到今年6月份,这里已拆除旧房23栋,流转平整土地50余亩,10栋房屋已顺利封顶,标志着市民下乡建设工作已初具规模。

    戴安华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资本下乡,但仅仅是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种养业,并不能下乡去发展房地产。

    “虽然这次查明的只有几亩耕地,但从冷水江的规划图来看,该项目远景规划所涉及的农田有几十亩。”省农村工作办一位参与冷水江项目调查的成员认为,大面积铺开将会触碰到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做法。

    村里

    利用资金建设

    拉升地价吸引更多人

    【三宗“罪”】

    “涉农居民”身份存疑

    “现行政策无此说法”

    冷水江“涉农居民”的做法也被指不受法律保护。

    2012年,冷水江市鼓励除公务员以外的市民到市民下乡点投资兴业、建房居住。凡在当地投资兴业50万元以上,可申请获得下乡市民资格,通过当地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和相关审批,可将户籍迁入村里,成为当地“涉农居民”,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记者从省公安厅户政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对于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目前国家和省里并没有统一政策,一些地市州通过市县政府修改条例、出台文件等做出了一些规定。

    该工作人员明确,目前的户籍制度中只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种身份,并没有涉农居民一说,冷水江市民下乡政策并没有到省厅备案。

    省农村发展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只有退役军人、返乡的大学生等特殊情况才能落户农村。冷水江的做法不属于现行法规中“非转农”的条件,处于灰色地带的“涉农居民”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法律地位,与村上签订的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

    【四宗“罪”】

    宅基地卖给市民违规

    “湖南具体政策未出台”

    除了承包地,冷水江宅基地流转也存在区域限制——现有的宅基地流转只能在本村内进行,但冷水江已拓展到城乡的交换。

    在冷水江的蓝图里,村民自愿拆除规划区的旧房,腾出的地块能给市民自建别墅,并可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处长文波告诉记者,宅基地是农民的福利性保障,只能在同一个村组内进行流转,不能随意买卖,更不能卖给城市市民。如果要开发,必须先变性为国有土地,通过招拍挂变成工业用地进行商业开发。

    11月25日,记者从省农村工作办和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冷水江市民下乡政策依旧处于叫停状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还只是全国方向,我省还未出台农村宅基地改革的具体政策。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焦点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城市
   第A7版:华声城市
   第A8版:广告
   第A9版:华声城市
   第A10版:专题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华声深度
   第A14版:长沙社区文化节
   第A15版:华声快读
   第A16版:华声帮
   第A17版:华声影像
   第A18版:华声中国
   第A19版:华声中国
   第A20版:华声天下
   第A21版:华声世界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华声军事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华声文娱
   第A26版:华声文娱
   第A27版:华声体育
   第A28版:华声玩乐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华声微播
   第A31版:华声健康
   第A32版:华声健康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B4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5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6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7版:华声游乐周刊
   第B8版:移动周刊
   第C1版:华声汽车周刊
   第C2版:华声汽车·焦点
   第C3版:华声汽车·焦点
   第C4版:华声汽车·焦点
   第C6版:华声汽车·专访
   第C7版:华声汽车·新车
   第C8版:广告
50万能下乡买地建别墅? 请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