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华声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记忆

第A3版
华声记忆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四省采访团在湖北东坡赤壁栖霞楼上。江南都市报记者 李龙 摄

    27天,湘鄂赣皖四省都市报主流媒体近40名记者接力,采访50多个历史文化地标,跨越八千公里,发稿十多万字。这是“湘鄂赣皖文化行”活动创下的一系列扎实数据。11月13日,活动落下帷幕,但记者们的思考与行走并没有结束,文化行将成为四省媒体联动融合的新起点。我们期待更多社会力量的联动,系统地解开那些蕴含了千百年文化能量的历史密码,为中国中部文化交流融合史编程,折射中华文化源起、形成与发展的根与源。

    异质的碰撞杂交,混血的交融新生,总是带来生命的强大进化力量。四家主流媒体的文化行本身,也在打破,在碰撞,在融合。未来,它一定会显露出更丰富更立体的意义。

      生活最有力量 

    九年前的秋天,我去湘西的里耶,开始一趟名为“寻找家园深处珍藏”的采访。那趟后来持续了五年的文化行走,已经变成了一颗夜明之珠,常在深夜令我透过它的光明重返远方。它也像开凿在心间的一汪清泉,为我洗心去尘、静气凝神。

    九年后的这个秋天,我有幸再开始一场新的文化行走。从深秋一直持续到初冬,八千里路云和月,跨越的时空,丰美、富丽而深遂。熟悉的家园展露出新鲜的眉眼,陌生的大地频频击中心灵,让我一见如故。从一省到四省,产生了可以多角度比较观察的新坐标、新轴线,很多文化点因此可以连接成线,一些线又纵横交织成网,变成了一个个闪光的多面体。

    九年前那次行走,最令我至今仍念念在兹牵挂不已的,常常是那些非常普通却以一颗执着朴素之心、以一己舍命之力守护中国传统文化火种的草根百姓。到底是什么令他们无意中成为中国文化最踏实的坚守者?

    这次在江西白鹿洞书院附近,我碰到一位砍柴回家的农家妇女。她就住在书院附近。我问她,知道书院是什么地方?她说,就是古时候的大学。她很骄傲地告诉我她家里出了四个大学生。她沿着一条小山道回家,我很想一路跟着她去家里看看。大学是好的,读大学是件好事,不管怎么艰难都要送孩子上大学。在新的“读书无用论”风潮里,这位也许没念过书的妈妈,却为她的孩子们做出了富有文化意味的人生选择。

    在我看来,说到底,文化不仅是大众的生活现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生活价值观的体现。它令人从本真的心里生发出一种感应能力、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既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成为日常行为的大众准则,又引领人们超越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信念。千百年来大众与精英的殊途同归,雅俗交融,使中国文化呈现出极大的包容力、极强的创造力。九年一路走来,我在这位砍柴的江西农家女子、在湖南宁乡祖辈几代守护张栻墓的一家农户身上,看到文化最微细的民心渗透;我在那些千百年来数度毁建、至今矗立的楼阁寺庙里,看到文化精英们的创造精神与人文信念。

    那天站在白鹿洞书院朱子学规的碑刻前,身后松涛阵阵,眼前朱子肃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些熟悉的字句突然重若千钧。读过多次,仿佛此刻才第一次掂量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一位普通中国人及其个人生活的分量。 朱子学规看起来不过是做人处世的简朴道理,每一个人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绝非易事。但生活恰恰最有力量,是文化样式与精神流传的永恒载体。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千百年来引领人们在内心里深刻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才能在时光的长河里扎下深根,从尘埃里开出花朵。漠视、扭曲、抛弃这样的文化精神,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犯罪。在这个意义上,我尊重每一位认真生活、踏实生活因而具有生命尊严的人,无论是砍柴女还是大诗人。

    在去武汉参加启动式的高铁上,我偶然读到龙应台在北大的讲演:我的中国梦。活动结束从武汉返回长沙的高铁上,我又偶然读到龙应台的《大江大海》,听她给她的孩子谈家族历史。这个祖籍湖南的台湾女子,和她背后那个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得到良好传承的社会,以这种奇妙的方式在我面前拉开了一个更新的视角。窗外灯火疾速闪过,我看见自己不再年轻的面容,却仍觉自己尚未真正成长。我愿意改变,等待一个开悟的自我、更好的自我。就像我一直觉得,世界没有完美,只有更好。

    我能做到么?我还没有答案。此刻,惟有感恩一切因缘际会,一切与我同行、助我前行的师长同仁,将我推向九年后这一趟新的自审与践行。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肖欣

     文化行,文化很行!

    从一开始,这次旅行就不仅仅是一次旅行。

    没有旅行会是这个样子:摸着夜路在九曲回环的山路上坐7小时车(湖北神农架),碾过泥泞的土路摇晃着去看一个土坑(湖南城头山),进入到山林的深处只为研究一门姓氏的来龙去脉(江西义门陈),或者,清晨7点多冒着小雨在一座塔下徘徊仰望(安徽三祖寺)……

    27天,穿行4个省份,8000公里,拜访50多个文化地标,数十位受访对象,阅读浩如烟海的史料。在抵御疲倦与酸痛的侵袭时,还要采访和写稿,近10万字稿件,我可以感觉到,持续思考的大脑已经转得滚烫。

    用一句广告来质问自己:你,没事吧?

    其实,一趟文化苦旅总有回甘无穷。挣来一身尘土与疲倦,且作思想萌发的息壤。“鄂湘赣皖文化行”给我一个机会,去时光深处寻找“我是谁”的答案;给我一个视角,去岁月图卷中勾勒“我从哪里来”的路径;也给我一个期待,去融合的源头眺望“我向何处去”的方向。

    我是谁?是那靠着青铜兵器就能“不服周”的楚裔;是岳麓书院“朱张会讲”后,理学大兴、湖湘盛学的传人;是大移民辗转千里、悲壮奔袭的后代;是朝代鼎革、风云激荡的观者。

    我从哪里来?从辉煌里来,从曾侯乙编钟到走马楼吴简再到景德镇瓷器,从佛道名山到三大名楼再到徽派建筑,翻越一座座文化高峰;从睿思中来,从隆中茅庐到岳麓书院,从青云谱到白鹿洞,追怀一个个文化高人;甚至还从烽烟中来,从赤壁大战到水淹七军,从湖口对峙到安庆陷城,见证一段段历史涅槃。

    可是,我要到哪里去?我去做什么?

    也许我要去拨开一团历史的迷雾。全球竞逐、风云激荡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能量?如何从融合中获得合力?又如何用积淀千年的思考,创造出新的辉煌?

    也许我要去擦亮一面模糊的铜镜。瞬息万变、势如破竹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失去了怎样的传统?我们的心灵如何从迷惘和躁动中挣脱?我们又如何在千人一面、千城一面的庸常中发现自身的独特?

    也许我还要穿破那一个个静态的文化地标,考量它们成形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个地标的耸立,都不会站在无土之台上。它们背后站着一群不低头的人,一颗不媚俗的心,一双不起雾的眼,还有一腔不曾冷的血。

    作为四家主流媒体的一个集合,我与行走中的同行们,其实都是去做一个叩访者。敲敲历史厚重的大门,搅动那沉睡千年的气场。联动四省之间的文化地标,连缀四省之间的文化内涵,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接起一条细细的铜线,让行走的电流点亮过去和未来两片星空。

    现在,回到那个自我质问的问题:不仅没事,而且越行走越有力。文化行,我看行!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 范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记忆
   第A3版:华声记忆
   第A4版:2013·健康中国人
   第A5版:湘鄂赣皖文化行
   第A6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7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8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9版:华声专题
   第A10版:华声专题
   第A11版:华声悦读
   第A12版:华声七日谈
   第A13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14版:华声百家
   第A15版:华声专题
   第A16版:华声专题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