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记忆

第A3版
华声记忆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的中国,大到每项改革措施的执行,小到每个人的自我改变,都需要去除浮躁与投机。
正人心,凝志气,改革要下笨功夫
文/林山

    ■文/林山

    11月13日,由本报与楚天都市报、江南都市报、新安晚报联合举办的湘鄂赣皖文化行活动落幕。这次活动像一块扎实植入中国腹心之地的文化小芯片,使中部四省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获得了一个激活的新端口。

    27天的四省文化行,虽是惊鸿一瞥,意犹未尽,但它以现代媒体的触角,凝成灵敏的搜索器,释放声气相求的信息,将召唤出更多血脉相通的文化精灵。它们不仅映照着书院、寺庙、石刻等古老面目,也呈现了文化产业园这样的现代姿态。它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动的现代资本故事,都一路如滴水之珠汇聚成河。 这样的汇聚融合已有千百年。四省文化行,只是现代媒体启动的一场奇妙续接。

    巧合的是,四省文化行开展之时,正是举世瞩目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一场深刻影响中国与世界的新改革,正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拉开大幕。文化行的“文化”二字提醒的是,在这场必将载入史册的中国社会大转型中,凝聚民心、重振人心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亟待在全社会清晰矗立。这种价值体系不是凭空而来,也不由权势强加,它源自中国历史,扎根现实生活,千百年来人心续接、绵延不绝。它最软,居于人心深处;它也最硬,堪称大国基座、民族根本。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缺少这样稳定强大的价值体系的支撑,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最深刻变化,或许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生活价值观的重建,是这个背后人心的变迁、文化的变迁。这种变化既令人激动,也让人有些担忧。人们重新开始有了真正的生活,开始懂得享受生活,但一些人却走偏了人生方向,模糊了价值标准,他们有知识,但不一定有文化,心灵难以安放,少了自信、自在的生活态度与国民风范;有的甚至没有了做人的底线,没了礼义廉耻,成了新时代的文盲。当下种种社会病的背后,莫不折射此等心灵之盲、文化之盲。

    重振人心,使其正、使其诚,使其凝聚如高塔,是中国改革成功的精神文化保障,也是当下中国最难、最重要的革新之一。它难在整个中国社会对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已有陌生与疏离的趋势。真正中国味道的文化样式与精神没有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许多人那里,它只是苍白抽象的呆板字眼,只是贴满大街小巷的宣传画面。这种生疏,与近代100多年来,西方以枪炮轰开的文明冲撞极大地打击了中国人对自我文化的信心有关,也与文革十年造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的自我阉割有关。这种生疏,还与轻视文化素质教育,孩子们从小难以亲近、体悟中国文化有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人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搞大跃进急行军,因为它影响和改变的,是最复杂的心灵,是一个人价值观、生活观的重塑再造。它没有捷径,只能由家庭、校园、媒体等各方社会力量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一点一滴、实实在在做有益之事。四省文化行持续27天,近40名记者接力跨越八千公里,探访50多个历史文化地标,写出十多万字的文化报道,这样的举动,堪称面向大众与社会进行中国历史文化教育与传播的新探索,也是四省主流媒体为追溯中国文化源流、体悟中国文化精神下的笨功夫。

    湘人曾国藩说“天道忌巧”,凡事都要扎扎实实,不搞花架子。今天的中国,大到每项改革措施的执行,小到每个人的自我改变,都需要去浮躁与投机,多下正心诚意的笨功夫。如此,政清人和、人心安定,才有最基本的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记忆
   第A3版:华声记忆
   第A4版:2013·健康中国人
   第A5版:湘鄂赣皖文化行
   第A6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7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8版:华声特别策划
   第A9版:华声专题
   第A10版:华声专题
   第A11版:华声悦读
   第A12版:华声七日谈
   第A13版:华声公益周刊
   第A14版:华声百家
   第A15版:华声专题
   第A16版:华声专题
正人心,凝志气,改革要下笨功夫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