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华声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上办再生育证一周可到手
我省试水网上办理再生育证便民服务 多项利导机制服务计生家庭
记者 徐焰 通讯员 唐玉萍

    近日,涟源组织计生 “爱心助孕·圆梦家庭”义诊活动, 200余对不孕不育夫妇闻讯而至。通讯员 陈江爱 摄

    7月11日是第24个世界人口日。作为人口大省,我省人口总数已达7174万人。如没有计划生育,30年间,湖南将多出生3700万人,人口总量将突破一个亿,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人均占有水平将下降1/3。1990年代初,我省进入低生育水平,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下降至目前的1.8左右。

    近年来,我省人口计生管理步入法治轨道,建立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如简化办证程序的便民服务、利导机制为民解困、“爱心助孕”助民圆梦等,让计生家庭和个人受益。

    ■记者 徐焰  通讯员 唐玉萍

    桃源

    再生育证网上办,仅需一周

    常德市桃源县深水港乡金旺村的邓勇波与妻子2001年生下一女,双方系初婚,均为农业户口,符合再生育政策。今年他们计划再要个孩子。但夫妇二人均在广东打工,有人告诉他们,返乡申办再生育证麻烦到腿都跑断。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勇波听说可以在网上申请。今年6月19日,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在网吧里用了10分钟提交了申请表。7天后 ,他接到了可领取再生育证的短信。“没想到现在办再生育证这么方便快捷,像我们这种在外打工的,光路费就省了几千元,更别说节省了不少时间。”邓勇波高兴地说。

    2012年,桃源县人口计生局自主研发了一套再生育网上申请审批管理系统,并于当年6月1日在全县推广应用。该系统实行申报与审批剥离,一次性告之需要准备的证明和材料,群众进行网上申请,也可在网上查询审批状态。再生育审批从申请、核查,初审、复核、集体审批,公示到发证实现全程网络化,整个审批过程严格控制在30个工作日之内。现在,再生育证最快一周就能完成审批发放,方便了群众办证。而仅这一项,桃源县一年就节约行政成本近30万元。据悉,该项目将在常德市逐步推广。

    娄底

    “爱心助孕”圆了母亲梦

    统计显示,目前我省不孕不育发病率高达10%左右,并呈现年轻化和逐年上升趋势。家住涟源市六亩塘镇的黄明亮今年已经33岁,结婚十余年却一直未孕。在婆婆与丈夫的期待中,黄明亮跑遍了长沙、广州等十多家医院,从中医到西医,甚至连民间偏方也不放过,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多万元仍没有圆母亲梦。

    为帮助黄明亮这样的育龄妇女,今年年初,省人计委在娄底市开展了计生爱心助孕行动:对49岁以下曾经生育过小孩现在无子女或婚后一年以上未避孕且未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对曾经生育现无子女的原计生家庭中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发放“爱心助孕特别行动免费卡”,受助者可到省计生研究所免费助孕治疗等。到今年6月底,已有214对夫妇参与该项目,22对夫妇接受了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其中8人成功怀孕。经过筛查,还择定了16对符合条件的计生特殊家庭作为第一批“爱心助孕”免费援助对象,省市县三级财政将拨付65.6万元,用于其助孕治疗。

    多年不孕的黄明亮在“爱心助孕”的帮助下成功怀孕。更让她欣慰的是,该项目对一个周期的“试管婴儿”总费用限制在2.3万元以内,将来她生下孩子后,政府还将补助4000元,再除去向有不孕不育指征夫妇发放的1200元“爱心助孕优惠卡”,黄明亮算了一下,她自己所需花费不到1.8万元。

    株洲

    桃江

    计生利导关注民生

    大女儿不幸去世,小女儿远嫁他乡,年过六旬的老两口无依无靠,又无收入来源该如何安度晚年?株洲县仙井乡漂沙井村的朱霞林夫妇曾面临这样的困境。

    2008年一场大雨将老两口居住多年的土坯房冲倒,让他们的生活陷入绝境。当地计生部门得知消息后,通过利导政策,让夫妇俩享受到了农村低保和“安居工程”补助,并为他们推荐了一份在村里做保洁员的工作。如今,夫妻俩建起了新房,加上低保、计生奖扶金、农村养老金和当保洁员的收入,老两口年收入有约1.3万元,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为让更多的计生户享受到计生政策利益导向关怀,株洲县每年还出资为独女、两女、特扶家庭统一购买“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计生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户、手术并发症对象、特困户和特扶家庭成员,参与新农合缴纳的医疗参合金,由政府统一买单;以上人群参与农保时予以优惠;困难计生家庭优先享受低保。做到意外有险保、疾病有医保、养老有农保、生活有低保。

    同样,在桃江县计生的利导机制也融入到了民生,从2012年起,桃江县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15%作为生育关怀基金,用于帮助生产生活特别困难的计生家庭。去年对全县考上一、二本高校的227名农村独生子女每人发放了1000元奖学金;为1.2万多名领证独生子女发放保健费;年底对特困计生家庭等发放困难补助160余万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政情
   第A5版:华声焦点
   第A6版:华声帮
   第A7版:华声政务
   第A8版:华声城市
   第A9版:华声城市
   第A10版:华声城市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青年毛泽东之路
   第A13版:华声快读
   第A14版:华声中国
   第A15版:华声世界
   第A16版:华声军事
   第A17版:华声文体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华声汽车周刊
   第A20版:华声汽车·金扳手
   第A21版:华声汽车·专访
   第A22版:华声汽车·试驾
   第A23版:华声健康
   第A24版:华声健康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讯
   第B4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B5版:专题
   第B6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7版:华声游乐周刊
   第B8版:广告
网上办再生育证一周可到手
少年梦中遭长蜈蚣咬伤
健康资讯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