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华声文娱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近传统古籍
扫扫盲,
文献修复有小诀窍
记者 吴岱霞 摄影 吴岱霞

    家长带着小朋友观摩古籍修复。 

    6月2日上午9点半,万事吴忧栏目与湖南图书馆共同举办的“亲近古籍——中华传统文献修复技艺演示活动”在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活动不仅吸引了古籍文献收藏爱好者前来鉴宝,也吸引了许多普通读者来现场观摩,上一堂有关古籍修复的扫盲课。

    【鉴宝】

    正确的收藏方法

    才能让古籍增值

    四年前,古籍收藏爱好者陈震文在北京琉璃厂古籍书店花六千元买回一套《后汉书》,共26本。2日一大早,他就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到活动现场,请古籍版本鉴定专家、湖南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寻霖帮他鉴宝。寻霖在仔细看过陈震文带去的样书后,告诉他:“这是一本封面经过修补的同治年间成都书局出版的图书,保存品相完好,现在的价格至少比当时涨了一到两倍,而且品相这么完好的古籍市面上也比较难看到。”此外,寻霖也建议藏家们如果是出于兴趣爱好,可以多收藏文集类和历史类古籍,如果是为了收藏投资获利,则收藏偏门类的书会效果更好,“保护古籍的时候也要注意,切忌不要为了防虫在书页里夹烟叶、在太阳下暴晒古籍,或者自行用胶水、透明胶、牛皮纸修复古籍都不可取。”

    【“扫盲”】

    补书浆糊有讲究,

    只能纯手工

    周末正是图书馆读者多的时候,古籍修复技艺演示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摩。“补书用的浆糊是什么做的?”“补书用的纸是什么纸?”“只能用手补吗?”面对大家的提问,省图古籍修复工作室的文岚、赵华、颜胜和张惟蔚四位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耐心地解答,为普通读者上了一堂古籍修复扫盲课:“浆糊是将面粉洗去面筋后留下的纯淀粉调制而成的,补书用的纸是用保存数年的宣纸,而这些密密麻麻的小虫洞只能用手工一个一个的修补。”

    ■记者 吴岱霞    摄影 吴岱霞

    小贴士

    如果你是文博爱好者,请加入三湘文博QQ群247121769参与我们的活动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政务
   第A5版:华声城市
   第A6版:华声城市
   第A7版:华声车生活
   第A8版: 汽车资讯
   第A9版:2013湖南汽车展览会
   第A10版:华声财经·关注
   第A11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A12版:华声天下
   第A13版:华声中国
   第A14版:华声中国
   第A15版:华声体育
   第A16版:华声文娱
扫扫盲,
文献修复有小诀窍
儿童节,
小放映员有大乐趣
娱乐大嘴巴
文化
艺术交流,去湖南国画馆
歌厅
琴岛开到南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