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华声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消除矿难中的“墨菲定律”?
张 英

    截至12日早7时,四川泸县桃子沟煤矿瓦斯事故已有28人遇难。而在4天前,四川省安监局事故调查处处长王建国曾带队检查指导泸县桃子沟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详细了解煤矿技改进度情况,重点检查矿井瓦斯抽采工作,并现场测定收集瓦斯相关参数。(5月12日 中央电视台)

    5月12日恰逢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样一个时刻谈矿难,总无法挥去长期以来因矿难而形成的无力感。在灾难事故中,频频发生的矿难可以说是最能让公众感到麻木的事故类型,井下渗水、瓦斯爆炸、井底坍塌……这些瞬间夺人性命的“魔掌”挥舞在矿工头顶,一次次变幻着事故中消逝的生命数字。

    在每一次矿难中,我们都执着地进行着国内与国外矿井制度的比较,这种比较也促进了相关的制度改革,提升了矿业开采的技术性与专业性,并开创性地制定了领导带头下矿井的制度,以确保矿井作业的安全性。这些制度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8月24日,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4.94降至2011年的0.584,下降近九成。但是,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仍与美国的百万吨死亡率相差10倍,中国每年煤矿矿难死亡人数仍占全世界每年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0%。

    这似乎是一种逃不掉的“魔咒”。恰如著名的“墨菲定律”所言: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就好像在中国的矿井作业中,因为制度漏洞或人为原因的存在,矿难永远以高于世界平均值的状态发生,甚至因为监管不力、腐败行为的无法退场,放大着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平头百姓,在中国矿难前早已达成了共识,即矿难频发,无外乎“轻贱生命、利益至上、监管虚设、赔偿过低、处罚不力”等原因。在事故的天平上,矿工的生命畸轻,发展的诉求过重,在“血色经济”闪耀出刺眼GDP的同时,也在用矿工的生命喂养着这种骄傲。曾记得2010年王家岭矿难发生时,秘鲁也发生了一起大矿难,然而不同矿井制度的两相对比之下,生命的贵贱一目了然。这也进一步证明,只要诱发事故的人为因素存在,那么事故就必定会发生,“墨菲定律”在此处就是中国矿难的写实,更折射出制度不敌利益的实情。

    有关这次的泸州矿难,新闻报道只寥寥数语,然而却又似乎“微言大义”地透露出了不少内涵。报道说,矿难发生的4天前,四川省安监局领导刚刚来视察过,并针对瓦斯抽采进行了专门检查。但仅仅过去了4天,就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这4天,是什么原因使得井底瓦斯浓度增高,以致发生恶性爆炸事故?又或许,当时的抽采到底是按照标准严格进行?还是只是走过场?更进一步地追问便是,针对无限度超产、通风设施质量低劣、违规开采、安全监察制度形同虚设等一系列中国矿难中最常见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做到经常性检查、标准化考核以及严格预防和事后重惩?

    我们期待泸州矿难真相的出笼,也期待制度能够为事故善后,给予受害者和社会一个满意交待,更期待中国矿难中的“墨菲定律”能够得以消除,让生命不再因矿难而灰飞烟灭。

    ■本报评论员  张 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政情
   第A5版:华声政务
   第A6版:华声焦点
   第A7版:华声焦点
   第A8版:华声城市
   第A9版:华声财经
   第A10版:华声中国
   第A11版: 华声世界
   第A12版:华声文体
   第A13版:华声健康
   第A14版:华声健康
   第A15版:汽车资讯
   第A16版:关注
如何消除矿难中的“墨菲定律”?
非常语录
公车采购国产化关键还要制度发力
德行潇湘织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