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华声影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养蜂,缘于妈妈想喝一口蜜
岳新辉和他的“空中牧场”
图/文 记者 李丹

    4月14日,长沙市岳麓区雨厂坪镇岳家湾,岳新辉手上稍微抹点蜂蜜,蜜蜂便粘满手背。和蜜蜂相处久了,岳新辉喜爱这些小家伙。

    一天8趟,最远5公里范围,中华蜜蜂对很多种花都能采集。吸蜜,采粉,分工明确,十分勤劳。

    “抖蜂”后可清楚地看到蜂巢,呈规整的六边形排列。一只蜜蜂正在清理巢穴。

    老宅里,岳新辉正将甩蜜桶里的蜂蜜倒出。他会上网将自己的蜂蜜尽可能地卖出去。

    这个小儿子一直没结婚, 母亲也未催他,家里人都挺赞成他养蜂,这样妈妈每天都有蜂蜜喝。

    四月,几场春雨过后,暖阳让大地百花盛放。这个茂盛的花期,特别是雨过天晴,院子里上十万只蜜蜂一起出动,场面十分壮观。岳新辉不但不觉得烦躁,反倒相当喜悦,这对于他来说,象征着丰收。

    4月14日傍晚,长沙市岳麓区雨厂坪镇岳家湾,趁着最后一缕温暖的阳光还未落下,岳新辉取下刚打好的蜂蜜,给妈妈试味。

    十年前,岳新辉上班的厂子亏损破产,一时间他没了工作。岳新辉回到老家,跟妈妈一起生活。在外打工的哥哥说给妈妈多喝蜂蜜,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岳新辉想,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如自己养蜂做蜂蜜。于是,岳新辉便开始学习养蜂。

    起初,岳新辉只培养了一箱中华蜜蜂。几年细心照料下来,他的“空中牧场”如今发展到50箱蜜蜂了,约一百万只蜜蜂。  

    门前有几十个蜂箱,工蜂进出采蜜。岳新辉把手伸过去,蜜蜂在他手上爬开了,并没有蜇他。岳新辉说这些蜜蜂和人相处久了,不会轻易蜇人。

    岳妈妈品尝了一口刚装进蜜盒里的新鲜蜂蜜汁,那种香甜仿佛甜到了心里。几只蜜蜂也嗅到了味道,掉进了蜜盒里,岳新辉过来,心疼地将这些蜜蜂挑出来,盖上盒子。

    岳新辉在老宅里还专门牵了网线,买了台电脑,上网学习养蜂经验。如今他总结出了很多让蜜蜂进箱 “不挂粉”、“不堵车”、“不倒蜂”……的窍门,让养蜂得心应手。

    如今39岁的岳新辉还没结婚,他说还没有碰到缘分,这些年自己的心思都放在陪妈妈和照顾蜜蜂上了。岳新辉期待着碰到他的有缘人。

    ■图/文 记者  李丹 

    记者手记

    在取蜜前,要将蜂板上的蜜蜂抖去(称为“抖蜂”),上千只蜜蜂瞬时飞散,蜇人的概率很大。拍摄时,岳新辉给我找了个头盔,也让我更近距离地拍到了那一幕。不过,蜜蜂不轻易蜇人,两天的采访,我没有被蜇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政情
   第A5版:华声焦点
   第A6版:华声焦点
   第A7版:广告
   第A8版:华声焦点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华声帮
   第A11版:华声帮
   第A12版:华声帮
   第A13版:华声政务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华声政务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华声城市
   第A18版:华声城市
   第A19版:专 题
   第A20版:华声城市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华声影像
   第A23版:96258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华声深度
   第A28版:华声世界
   第A29版:汽车资讯
   第A30版:华声世界
   第A31版:华声军事
   第A32版:华声微播
   第A33版:华声文娱
   第A34版:华声娱乐
   第A35版:华声体育
   第A36版:华声新生活
   第A37版:华声汽车周刊
   第A38版:2013湖南汽车展览会
   第A39版:2013湖南汽车展览会
   第A40版:2013湖南汽车展览会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3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4版:华声财经·专题
   第B5版:华声游乐周刊
   第B6版:广告
   第B7版:华声游乐
   第B8版:华声游乐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华声游乐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华声游乐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十年养蜂,缘于妈妈想喝一口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