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华声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4月0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杨思念:奔波4天等来一张救命床的幕后细节
她的疼痛,一个家庭的十年挣扎
记者 张文杰 实习生 苏璇

    3月14日,湘雅医院,杨思念躺在病床上。此前十几年间,一家人辗转华容、南县、岳阳、长沙,四处求医,却屡次失望而归。

    实习记者 李健 摄

    核心

    提示

    湖南岳阳华容县农村,一间两居室的低矮红砖瓦房,这是杨思念一家遮风避雨的堡垒。

    十几年间,因为杨思念身患红斑狼疮,一家人四处求医,从华容到长沙的往返次数已无法记清(本报4月1日A12版)。

    3月15日,身体好转、等待恢复的思念,带着能站起的期待又回到这里。

    “只要有希望,哪怕再苦、再难,我们也不放弃。”欧文风坚毅的眼神望向屋前遍野的油菜花。

    ■记者 张文杰 实习生 苏璇

    【家境】  家徒四壁,不堪重负

    随着小车驶入杨家院子,思念病好回家的消息被村民迅速得知,“造孽了,好好的姑娘受病魔折磨,病一次,就从鬼门关里回来一次。”

    红砖瓦房里是简陋的家具、随处摆放的药瓶,回到家的思念坐在门口,望着屋后那条通往城市的道路,沉默不语。

    “只有我家房子没装修,家具是24年前结婚时置办的,唯一的家电冰箱是因为女儿吃的东西和药品需要保存。”欧文风望着四周林立的楼房说,钱都给女儿看病了。

    杨思念病后,一个月有20天要吃药;她不能受冻,电暖炉24小时烤着,每个月电费都要七八百;不管什么样的药方,只要听说有效,就去试。最让一家人担心的是,突然发作、严重时致命的日子。

    2010年,杨思念考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要强的她不愿看到同学异样的眼光,坚持参加军训却最终病倒。

    “双腿都肿了,膝盖和踝关节化脓,每次都要抽脓、灌洗,不知做了多少次,现在还有疤。”欧文风掀起女儿的裤脚说,每天几千元的费用,他爸在家借钱都借不赢。在医院不到两个月,花了七八万。

    欧文风在家照料着几亩旱地,杨立新在附近打些零工,15岁的小女儿杨思佳外出打工,一家人省吃俭用,苦苦维持。“我们挣的一点钱都花在了她身上。”欧文风说,“平时每年一两万还能应付,病发时一年最少要六七万。”

    女儿病情好一点时,夫妻俩省吃俭用还债,可刚还得差不多了女儿又病发,只能再次借钱。就这样借了又还,还了又借。从2001年至今,为女儿治病大概花了三十几万,欠下八万多的债务。

    【父母】  为爱复婚,全身心照顾女儿

    几年前,杨立新喜欢打牌,每天很晚才回家,家里收入又不多,女儿治病要钱,欧文风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的所作所为,俩人最终走上了离婚的末路。

    离婚后,欧文风带着小女儿杨思佳来到岳阳市打工,大女儿杨思念则跟着父亲生活。

    欧文风说:“走的时候我什么都没要,房子也给了他。女儿得了那样的病,不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在外打工的欧文风,每月一两千元的工资既要供小女儿上学,又要维持生活。那时大女儿也在岳阳市读书,每周欧文风都会买点水果、零食去学校看她。

    “我们离婚后,他找了女人,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可看到我女儿的状况,没多久就不来了。”欧文风的话语里满是苦涩,“女儿是我亲生的,得了这样的病,只有我才会全心全意地对她。”2010年,随着杨思念病情加重,欧文风重新回到这个一贫如洗的家照顾女儿。

    “谁不希望过好日子,可我没办法,我的命不好,我女儿的命也不好,得了这样的病。别人家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有时想到这些就很难过。”欧文风的泪水在眼眶打转。

    【姐妹】  辍学打工,为姐义无反顾

    15岁的杨思佳坚持不上高中了,那个暑假,让她永生难忘,“我也想读书,可家里条件不好,钱要给姐姐看病,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

    在火车站和父母分别时她没有哭,“太紧张,给忘了。”她只记得双手紧紧地攥着行李袋,手心出了一层汗。就这样,一路南下,到了深圳。

    餐厅服务员,每天工作11个小时,包吃包住,月薪2200元,每月两天半的假,一间宿舍十几张上下铺基本住满了,一个冲凉房,经常排队等很久,这是一个不到16岁的小女孩在陌生城市开始的第一份工作。

    “刚开始不适应、感到累,甚至想过不做了,可没有文凭,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想到姐姐治病要花钱,咬咬牙就坚持了下来。”电话中,杨思佳依旧稚嫩的声音笑着说。

    每个月休息时,杨思佳基本上在宿舍玩手机、看电视,出去玩要花钱,她舍不得。连平常喝的饮料,都是餐厅的哥哥姐姐买给她的。每月除去开销300元,剩下的钱都存着,她笑着说:“姐姐要钱看病时我就拿出来。”

    对话

    “要不是因为我,

    家里日子会好过很多”

    3月12日,病情渐渐好转的杨思念开朗了许多,时不时地和母亲闲聊一会儿。

    “自从生病后脸变成这样,我就很少出门了,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心里很难受。”杨思念显得有些无助。

    “我命不好”是杨思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自从得病以来,每天都有吃不完的药。

    “每次吃药都是一大把,水都喝饱了,根本吃不下饭,中药一喝就是一大碗,一日三餐,奶奶见到我喝药就坐在旁边哭,说我命苦。”说到这里,杨思念眼眶发红。

    家里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对此,杨思念显得有些自责,“要不是因为我,家里日子会好过很多,母亲能出去找工作,一年还能挣点钱,妹妹也在打工能养活自己了,但现在全家的钱都用在我身上,有时还不够。”

    得知自己还有站起来的可能,杨思念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想到20万元的天价治疗费,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我肯定希望能治好腿,可我们家哪有那么多钱,父亲说把他卖了都没有20万,呵呵。”杨思念说着一声苦笑。

    “要是我能走了,想和妹妹一起开个小店子,随便卖点什么,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好。”

    记者手记

    漫漫求医路

    13天,这是杨思念求医路上短暂的一段日子,而对于他们来说,求医之路远没有结束。

    跟随的这13天里,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他们的求医路之苦。

    深夜寒风中,匆忙冲进医院的脚步;排队挂号、看病、检查中,焦急、疲惫的眼神;疼痛难忍却求不到病床时,思念的怒吼、父母的眼泪;凌晨三点、昏暗灯光中,推着轮椅上坡的父母的背影;等待病床中,一次次哀求、失望,最终得到一个床位的刹那欢喜;离开医院时,横流的眼泪、期待站起来的目光……

    思念的求医路,正是许多来自外地患者的缩影。

    “没有床位,我们也没有办法”、“没有关系、熟人,我们要等才能住进去”……一张床位成为矛盾的纠结点。

    但愿,像杨思念这样苦等床位、被病魔折磨的人们,能早日结束征途,就像思念屋前那片美丽的油菜花,绽放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4版:华声专题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焦点
   第A7版:华声商业
   第A8版:华声商业
   第A10版:华声商业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华声帮
   第A13版:华声帮
   第A14版:华声政务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华声城市
   第A18版:华声城市
   第A19版:华声城市
   第A20版:华声城市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华声深度
   第A23版:华声法庭笔记
   第A24版:华声新生活
   第A25版:华声中国
   第A26版:华声世界
   第A27版:华声微播
   第A28版:华声专题
   第A30版:华声文娱
   第A31版:华声体育
   第A32版:华声教育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公司
   第B3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B4版:华声财经·行业
   第B5版:华声游乐周刊
   第B6版:华声游乐
   第B7版:广告
   第B8版: 移动周刊
   第C1版:华声快消周刊
   第C2版:华声快消
   第C3版:广告
   第C4版:华声快消
   第C6版:华声快消
   第C7版:华声快消
   第C8版:华声快消
她的疼痛,一个家庭的十年挣扎
永不瘫痪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