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报告中,暗藏一些“花钱花招”, 这其中,“其他支出”成了一个焦点,某个市的其他支出高达146亿。
“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这几乎是我们对政府财政预算所达成的唯一共识。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再次提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制定让公众看得明白的财政预算,但这种希冀往往被选择性忽略,该“糊涂”预算的还是一如既往地糊涂着。
事实上,政府部门预算通常会编制两份,一个按功能,另一个按经济分类。经济分类的预算具体反映钱是怎么花的,如用于差旅支出;功能预算则反映钱主要用于哪些功能,如教育支出。目前中央部门公布的都是按功能分类的预算,在这种预算的明细上看不到政府人员经费支出、工资福利、会议开支等公众感兴趣也能切身体会的数字,因此如同“雾里看花”般闹不明白。最大的问题是,预算制度下的“其他支出”成了“聚宝盆”,让一些不愿说明去处的经费开支统统聚集于此,给部门、官员挥霍经费提供了极大的灰色空间。
政府部门以“其他支出”为“三公”经费的超支进行隐匿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基层财政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有数据为证,2011年北京市市级一般预算支出情况表中,最大的一项为教育支出,226亿,第二大支出即为“其他支出”146亿,占总支出的11.6%;福建泉州市某个区前年的预算支出中,“其他支出”是数额最大的一类,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5%。目前,各地“其他支出”所占比重的趋势仍在上升。
粗放化的财政预算必会导致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利用其中漏洞规避挥霍风险,而不够透明的公开制度不啻于为这种钻空子行为穿上了“金钟罩”,让公众质疑日甚却无计可施。同时不够精细和透明的预算制度常导致资源错配,不该花钱的地方大把投入,该花钱的地方却又无钱可花,例如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上,不少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都存在可疑之处,但因为公开不够,监管跟不上,造成资源错配下的资金浪费。
其实并非没有办法解决预算“看不懂”这个问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曙娜就曾表示,财政预算可以采用“横纵坐标”的两维方式,横坐标按功能分类,纵坐标按经济分类,在经济分类的预算中可清晰列出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支出、业务招待等费用,而在去年,陕西、广西、云南等几个省份在部分省级部门中已经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但显然,这种让花钱花招无处遁形的预算方式不得官心,所以难以推广应用开来。
预算体制直接决定着政府的清廉程度。芬兰公务接待都要巨细无遗地在网上开列清单,从而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香港财政预算开支甚至详细到座椅,因此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城市之一。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在将来能不能成为现实,这要看财政信息能多大程度地暴晒在阳光下,能否彻底挥去“其他支出”这团迷雾。
■本报评论员 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