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4万元能买到蔬菜“有机证书”
信誉危机拖累有机企业连年亏损
国家已着力推行有机识别码,有机蔬菜行业将迎“大洗牌”
记者 侯小娟 赵伟 实习生 苏东波

    某超市内摆放整齐的有机蔬菜,因价格较高,前来购买的市民寥寥无几。     IC 图

    开栏语

    为了我们

    共同的餐桌

    近年来连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逐年增长。

    民以食为天。为了唤回食品安全的“春天”,有关部门确实要拿出壮士断腕和刮骨疗毒的气概来。我们欣慰地看到,最近数周,北京、上海等城市颁布了《食品安全条例》,警告那些触犯食品安全条例者将终身禁止从业。还有一些城市在鼓励更多的城市居民把屋顶变成菜园。

    或许,食品安全危机的背面,更多的是机遇。为了我们共同的餐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行动起来,自省、创新、重塑诚信。我们也乐于见到,“有良心”的食品企业发展得更好、走得更长久。

    得知2012年年终奖的数额之后,张伟有点失落,因为这个数字还不到曾经的三分之一。

    2010年,张伟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从广州回到长沙投身有机蔬菜行业,成为湖南浩博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去年,公司的有机农场亏损了500万,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市场的低迷反应让张伟在有机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张伟的失落并非是其工作不力造成的。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象征绝对安全的有机蔬菜却没有被人们所接受,湖南的有机企业都在连年亏损。但他们坚信有机蔬菜总有大放异彩的那天。“也许,我们能等到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那天,也许哪天撑不下去了,我们也该撤身了。”张伟说。

    ■记者 侯小娟 赵伟 实习生 苏东波

    【现状】

    有机菜“曲高和寡”

    当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地出现在老百姓面前时,安全成为我们对食品最基本的诉求。而无农药、化肥的有机菜的出现,无疑成为破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砝码。

    但市场给出的数据却略显尴尬,这样的安全产品并不是很受老百姓的待见——在有机蔬菜出现之初,长沙各大超市争先引进,如今,却难觅踪影。

    3月下旬,记者走访长沙各大超市,发现有机蔬菜只在平和堂、麦德龙、新一佳等大型超市出售。

    “有机蔬菜价格高,消费者买得很少,所以撤架了。”沃尔玛超市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新一佳超市的一位负责人则透露,有机蔬菜的销量只有普通蔬菜的40%左右。

    也许一组价格能说明问题:有机莴笋10元/斤,有机大白菜8元/斤,有机芹菜12元/斤,有机香菜22.8元/斤,有机白菜苔12.8元/斤,有机葱20.8元/斤……“一把小菜的价格,比肉还贵,我肯定不会买。”看到上述价格后,市民王阿姨直呼太贵。

    【乱象】    有机认证信誉危机

    “有机蔬菜价格贵,消费水平、消费意识跟不上,是有机菜不受待见的一个原因。”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黄科博士说。在他看来,有机蔬菜不受消费者“待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信誉问题,“消费者不相信这些菜是真正的有机蔬菜。”

    在我国,真正的有机蔬菜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即包装上要有“有机认证标签”。据介绍,有机产品的认证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全国获得批准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23家。但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有机认证标签非常容易复制,自己都可以印刷,网上也能买到。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认证体系混乱,监管不严。而当地的政府机构对这个市场几乎没有监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从事认证的专业人士说,有机生产的过程更多的是控制在企业手里,认证机构不可能一年到头盯着它。“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诚信,也许我去10天看不出什么,也许我走了之后他们用药,那也没办法监控。”

    上述人士还介绍说,有机认证首先看这些企业申报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去田间地头考察,但去考察的次数并不多,一个生产周期去两次,生产季节去一次,加工季去一次,如果仅仅是简单生产,就去一次。“有机的过程控制主要是根据企业申报的材料。”

    记者随后搜索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大量进行有机认证的代理机构。只要出钱,就算蔬菜基地没有达到有机的标准,他们也可以迅速拿到。长沙一家代理认证机构的接线员直言不讳:“如果离有机产品标准差得不是太大,可以很快拿下来,一个品种4万元。”

    对此,湖南博野有机农业公司总经理肖晓颇感无奈。“我们从申报到拿到有机产品证书整整花了5年时间,各种化验费、认证费达10多万元。”令她倍感痛心的是,消费者对眼下的有机蔬菜真伪难辨,直接导致了他们内心的排斥与不信任。

    【困局】    有机企业连年亏损

    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到有机企业的收入。

    目前湖南本土有博野有机、浩博有机、三益有机、天野山有机、常德桃花岛有机等公司,经营自产有机蔬菜。大部分此类公司都以直营店的模式经营,浩博有机、桃花岛等则是走超市路线。

    有观点称,做有机,就是打一场持久战,比的是资本与耐力,能熬到最后的,才能占据市场的高点。这一路上,很多企业因扛不住连年亏损,在曙光来临之前遗憾倒下。此前曾开有3家门店的天野山有机,现已关闭2家。

    “现在真正做有机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肖晓说,博野有机2006年底在长沙县回龙湖自建农场,于2012年3月获得全国首位有机识别码,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至今未有任何盈利,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无独有偶,浩博有机也陷入了相似的窘境。张伟称,浩博有机2012年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其中有机蔬菜销售仅400万元;仅有机农场每月的运营成本就高达30万元,还不算销售流通成本。“公司效益不好,老板给的工资就低,现在的收入还不如当初在广州的三分之一。”

    “有机蔬菜行业成本高、投资回报期长,很多公司已经逐步退出,改做绿色蔬菜。”肖晓说。如今博野有机的全部运作还得靠其东家——一家广告公司来维持,从基地开发、认证、生产到销售,所有的环节都是新挑战,连年亏本。“公司的预计目标是在2015年后开始盈利,如果长久看不到希望,我们也难以为继。”

    (下转B03版)

    展望

    国家已着力

    监控市场

    面对有机蔬菜市场的众多乱象,国家已开始着力监控。

    2012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自当年7月1日起,所有的有机蔬菜上市,最小的独立包装上除了贴有机认证标签、认证单位等之外,还要贴有机识别码。

    这个识别码是国家认证委根据企业的产品数量和类别定额下发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个编码在国家认证委网站上查询真伪,可查到蔬菜出自哪家公司、哪个基地,消费者还可以前往实地考察。

    “实行有机码之后,可以更好地规范有机食品的市场,整个行业肯定会彻底洗牌。”黄科说。而对张伟、肖晓所在的有机蔬菜企业来说,新规发布意味着此前的苦苦支撑有了盼头:“有机市场在长沙预计还有2-3年的培育期,只要再熬一两年,我们的好日子就会来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华声评论
   第A5版:华声焦点
   第A6版:华声焦点
   第A7版:广告
   第A8版:华声帮
   第A10版:华声政务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华声政务
   第A13版:华声城市
   第A14版:华声城市
   第A15版:华声影像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华声快读
   第A18版:华声中国
   第A19版:华声世界
   第A20版:华声教育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华声微播
   第A23版:华声文体
   第A24版:广告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4版:华声财经·公司
   第B5版:广告
   第B6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B7版:华声财经·综合
   第B8版:移动周刊
   第C1版:华声快消周刊
   第C2版:华声快消
   第C3版:华声快消
   第C4版:华声快消
   第C6版:华声快消
   第C7版:华声快消
   第C8版:华声快消
4万元能买到蔬菜“有机证书”
信誉危机拖累有机企业连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