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华声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黄页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3年03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封闭36年,抱残守缺无人出走
一个守护者眼里的麻风村: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次选举,户口渐被遗忘
记者 张文杰 实习生 苏璇

    1941年出生的彭徐英,9岁时便得了麻风病,现在十个手指头完全被麻风病所“吞噬”。本组图片均由实习记者  李健 摄

    常年病痛已经让何友心佝偻着的身体无法正常行走。

    今年是全球第60个防治麻风病之年。湖南曾是麻风病重灾区,多年努力,现已控制,病人生活不断改善。

    这些天,省疾控中心皮肤病麻风病防治科科长魏中和行程匆忙。3月19日上午,他在电话中告知记者,他正在怀化和湘西两地寻找百位麻风病人,与省残联合作,免费帮他们做畸残矫治手术。

    在此之前,已设立的麻风村及其收治的病人,在时光流逝中,再难以找到回家的路了。

    在永州道县黄皮冲,我们见证了政府与医护人员的坚守,也见证了麻风村的诞生、巅峰、危机与消亡。

    ■记者 张文杰  实习生 苏璇

    病毒档案

    毁容之病:设村隔治

    麻风病,“毁容之疾”。曾被视为绝症,古时称为“天刑”。

    它是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能导致肢体畸形残废,儿童最易感染。

    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发现首例麻风病。当时病人受到残酷对待,被遗弃荒野,任其生灭,甚至被烧死。

    在中国,麻风存在超过两千年。传孔子弟子冉伯牛患此病,孔子赴其家探望,只是站在窗外和他握手。

    它可治愈,会传染,但不会遗传。此后,确立“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治疗原则,麻风村亦由此而形成。

    但早在1958年的国际麻风会议上,许多国家已认为,不应将麻风病人强制隔离。

    目前世界上仍有1000万-1500万麻风病人。无法治愈,是因为穷困。

    守护

    者说

    在守护麻风病人的医务人员眼里——

    “他们挺可怜,但纯真乐观;他们很苦,也向往幸福。”

    李来华从未料到,自己会在大山里,一辈子守护一群“老朋友”。在连绵的九嶷山中,他陪了他们36年。

    李来华,退休前是永州道县疾控中心皮肤病麻风病防治所所长。回首36年,他说:“尽我此生微薄的力量来保护这群麻风病人,我不后悔。”

    初入荒山

    1977年,24岁的李来华自衡阳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道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随即被派往黄皮冲麻风病防治站。

    “早上9点,车开到‘查花坪’就没公路了,走了13公里山路,晚上8点才走到防治站。”李来华回忆起第一次到防治站的情形。当时的防治站住着十几个人,包括医护、后勤、管理等工作人员。休整一晚后,他爬了一小时山路,进入了1957年建成的麻风村。

    17栋房子,依次分散在两个相邻的峡谷里,每间房住4个人,共187个患者。

    “那时病人多,医疗站的工作人员隔天就进山一次,给他们解决实际健康问题。”李来华回忆,原来的医务人员不敢动小手术,李来华进站后都能帮他们就地解决,如皮下囊肿。

    何富秀,现年65岁,她12岁就被送进了麻风村,至今没踏出村子半步。

    “我1959年进村,刚来时病人不多,手脚正常的病人帮着附近的原住民干农活:拆房子、种庄稼。之后,原住民全部迁走,有劳动力的病人自己种些蔬菜,外面的人来收购,赚点小钱改善生活。”何富秀回忆。

    自治之村

    上世纪70年代的麻风村里,有食堂、理发店、代销店,不少患者喂牲畜种蔬菜,做生意、杀猪宰牛都不需纳税。

    麻风村一直是病人自己管理,1977年进村的周祥富在30多年前被选举为村长,任期至今。这也是唯一的一次选举。

    处理各种纠纷、掌管常用药物、安排各种事物,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向防治站汇报。这是周祥富作为村长的职责。

    从建村到1993年,国家都是按照计划给予麻风村每年2.5万元,猪油、蛋、鸡、肥皂、洗衣粉,都是供销部门按标准供给。

    病人当时也是有户口的,国家也是按照户口给予补给,后来市场开放了,户口没有录入电脑,也就没有了。

    清贫岁月

    即使有补给,麻风村依旧清贫。李来华回忆,上世纪80年代粮食供应不上,病人进山种苞谷,慢慢自足。

    交通不便给麻风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他们很难吃到蔬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海带、黄豆为主。到农历九月山里就冰冻,直到开春也吃不到蔬菜。

    计划物资供应到1993年就维持不了麻风村的基本生活。李来华和工作人员就去各个区县收取生活费、医疗费,由病人所在的县政府买单。后来政府给予的资金也从每年2.5万元增加到了10.5万元。“基本上能维持生活,没有人因此离开。”李来华如释重负。

    人走村孤

    随着病人减少,村落规模逐渐缩小。1992年、1993年接连推倒了8栋房子,常住病人数量已减少到80多个。如今,常住人口已减少到55人。“很多病人痊愈了,手脚没有受到影响的人离开了。”周祥富说。

    人数减少的不单是病人,还有那些理发店、代销店、食堂。“上世纪80年代末,理发店就关了,现在我们都是自己剪头。”周祥富扒拉着头发。

    如今村里仅剩两排砖瓦房,以前住4人的房间,现在也只住了一两个人,空荡荡的房间越显冷清。

    村里养了4只猫、12只鸡、1条狗,无所事事的日子,村民们坐在太阳底下,抚摸着依偎在脚边的猫,看着鸡群四散开抓虫吃。

    老村消逝

    2013年2月2日,站在山路的出口,李来华踮脚望着麻风村。3月初,他已经卸任。

    山路那一头的防治站正被改造着,16间房屋被改成平房,仓库、厕所、化粪池亦同时立起。

    “症状轻的,我们都已经劝送回家,没有家的、症状重的将继续在这里度过他们的余生。”李来华表示。住过去后拾木材、买东西、看病不再需要翻山越岭,生活会方便很多。

    谈到外面的世界,周祥富和村民都很向往,但难舍老村。

    防治站的库房里安置了三张床,3个腿脚未受损的村民何能富等人已提前住了过来。

    我们出山时,老何正出发前往村里,身后跟着那条养了几年的狗,“趁着最后几个月去看看房,聊聊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黄页
   第A3版: 广告
   第A4版:广告
   第A5版:华声政情
   第A6版:华声政情
   第A7版:广告
   第A8版:华声帮
   第A10版:华声政务
   第A11版:华声城市
   第A12版:华声城市
   第A13版:华声城市
   第A14版:华声城市
   第A15版:华声城市
   第A16版:华声法庭笔记
   第A17版:华声深度
   第A18版:华声深度
   第A19版:华声微播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华声中国
   第A22版:华声世界
   第A23版:华声体育
   第A24版:华声文娱
   第B1版:华声财经
   第B2版:华声财经·消费
   第B3版:华声财经·操盘
   第B4版:华声金融周刊
   第B5版:华声金融
   第B6版:华声金融
   第B7版:华声财经·创富
   第B8版:体彩快报
   第C1版:华声大地产
   第C2版:华声大地产
   第C3版:华声大地产
   第C4版:华声大地产
   第C5版:华声大家居
   第C6版:华声大家居
   第C7版:华声大家居
   第C8版:华声大家居
封闭36年,抱残守缺无人出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