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显璇 张浩
实习生 邱文艳
本报3月13日讯 潜入梦境盗取别人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这是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桥段,梦境和催眠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今日,湖南第一张深度睡眠咨询的工商营业执照在长沙颁发,催眠正是其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现实生活中的催眠到底是怎样的,银行卡密码、商业机密、感情经历,这些深藏心中的秘密,被催眠时会说出来吗?本报记者今日亲身体验,为你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
【记者体验】
被催眠后怎么样也摇不醒
上午12点,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深度睡眠咨询工作室,百余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桌子、书架、沙发等普通家具,拉着厚厚的窗帘,屋内灯光明亮,感觉很静谧。
“闭上双眼,吸气、呼气、睁开双眼……”经过两轮放松训练后,12点34分,4名体验记者闭上了眼睛,一脸轻松地站在房间内。
“张开双手,想象双手就像两块磁铁,它们越吸越近……”经过催眠师唐堂多次重复引导,6分钟后,紧闭双眼的本报记者不自觉地将双手慢慢握在了一起。
“你的身体就像一块僵硬的木头。”唐堂边重复着这句话,边前后大幅度摇摆记者的身体,记者身体笔直僵硬,闭着双眼任人摇摆。停了一会儿,唐堂大喊一声“倒下”,记者应声而倒。
“你慢慢走到一间房子的地下室入口,沿着台阶走下去,你越走越深,越睡越沉……”在又描述了一些场景对记者进行催眠后,唐堂示意围观者唤醒记者,但不论旁人如何呼喊、摇晃记者的身体,就是不见他醒来。
随后,在同行记者的要求下,唐堂当着大家的面,向体验记者询问银行卡密码等私密问题。但经过多次引导,昏睡中的记者只是动了动嘴唇,皱了皱眉,并没有回答。
13点13分,唐堂将记者唤醒,慢慢睁开双眼的体验记者一脸迷茫。
【记者感受】
有意识,但身体不受控制
“睁开双眼,我觉得身体很轻松,仿佛自己睡了很久,精神很好。”醒来后,体验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真是怪事,一开始我还有抵触情绪,但当我的双手握在一起后,我就开始很信任地听从催眠师的指示,意识还是有的,但身体却不受控制。”记者说,催眠师嘴里叙述出来的场景,全部清晰地出现在他脑海里,房子、昏暗的地下室、走不到尽头的台阶,“现在想起来真的就像是做了一场梦。”
至于众人为唤醒体验记者的大声呼喊和用力摇晃其身体,体验记者表示没有感觉和印象,梦里除了听到催眠师所说的话外,再没听到其他人说话。“银行卡密码,我直觉告诉我不能说,而当时我也感觉到自己说不出话。”
记者手记
催眠并不神秘,只是一种心理疗法
催眠的原理就是潜意识的沟通。它跟被催眠者的动机有关,在被催眠者不排斥催眠行为、催眠师不违背被催眠者的原则时,催眠可以为被催眠者创造感觉、改变其心态,可以让其消极的心态向积极转变。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利用催眠犯罪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出台,主要还是依靠催眠治疗师的自律和行业内的监督。因为行业缺乏监管,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打着催眠旗号夸大催眠治疗效果的伪专家。其实催眠最大的作用是释放心理压力,就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很小的分支,人们大可不必将其想得那么神秘。
催眠师揭秘
“确能窥探隐私,
但违反职业操守”
唐堂表示,体验记者已经处于深度催眠状态,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透露自己的秘密,因人而异。“不过人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防备意识会大大降低,催眠师确实能窥探到催眠者的秘密,诱导其说出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但这违反催眠师的基本道德操守,催眠师不会主动去窥探,这也是业内共识。”
对于催眠者可能被窥探隐私的风险,唐堂介绍,国家注册催眠师的考取有严格的审核,有过犯罪记录的是不能参加培训和考试的。“催眠时一般都一对一地独处,目前避免窥探催眠者的隐私,只能依靠催眠师的自律。”
唐堂说,现在很多都市人压力过大,睡眠质量差。“深度睡眠咨询工作室主要是用催眠、睡眠仪、神经语言程序方面的引导来改善市民的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压力。”
唐堂还提醒,老年人以及心脏病、精神病患者不适宜做催眠。
互动
邀请10名读者体验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三湘都市报邀请10名读者当天前去长沙深度睡眠咨询工作室现场体验。如果你正被睡眠问题困扰,如果你能接受催眠并想体验,请拨打本报热线96258或登录新浪微博@Hi都市报免费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