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广告

第A3版
华声评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踪觅迹 周恒刚一锤定音
黄道强

    1987年早春,乍暖还寒。

    河北廊坊食品研究所会议室内不时传来激烈的争论声。会议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30多种国产白酒,最抢眼处摆放着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八大名酒。被誉为新中国白酒之父的轻工部食品局高级工程师周恒刚正在这里组织遴选下一个试点单位。这一年,周恒刚69岁。

    众所周知,中国白酒的发展是靠试点起家的,而周恒刚正是中国白酒试点工作的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在周恒刚看来,提高白酒质量的关键,在于两个环节,一是白酒香味的组成,二是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1964年10月至1966年4月,他怀揣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带领辽宁、河北、河南、黑龙江、天津等地的20多名专家到茅台试点,发现白酒香味是由己酸乙酯所组成,从而解开了白酒香味的千古之谜。

    当白酒由一个极其落后的传统产业,迈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周恒刚为其成功变革和崛起注入了科技力量。眼下,试点单位的确定,实质上就是试验酒的确定。确定了试验酒,也就确定了试点酒厂。

    “大家都不要争了。”周恒刚在30多种白酒中挑来选去,最终选出一瓶“黄山大曲”,他拧开瓶盖,慢慢倒入一溜小酒杯中:“大家先尝尝这个再说。”

    “嗯,这酒不错,绵甜爽净,有余味。”大伙“吧嗒吧嗒”嘴巴,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黄山大曲,是安徽的酒厂吗?”

    “不是,这是湖北公安的一家酒厂。不瞒大家说,我关注这个酒已经10年了。从1987年开始,它已经十年蝉联湖北浓香型白酒第一名的桂冠了。”周恒刚让人拿来一张中国地图说:“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先是用红笔将桌子上摆放的30多种白酒的酿造基地,标注在地图上,然后用蓝笔将其连成一片,人们惊讶地发现,黄山大曲酿造基地正处于这张中国名酒图的心脏位置。

    你们看——周恒刚提高嗓音说:“中国之心,神秘的北纬29度,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都在这个纬度上,我们不研究它,还去研究谁?!”

    几天后,周恒刚带着女婿吴鸣和弟子赵建华等人第一次来到公安藕镇。他们在合心村发现了一个原生态的藕塘。那藕塘好似与世隔绝,四周没有工厂,也没有畜牧场,常年沉积的原生态塘泥,让周恒刚爱不释手。

    当周恒刚提着满满两个旅行包回到北京的家中时,孩子们都以为是给他们带来的礼物,都抢着要看。周恒刚笑着说:“没有你们的份,这全是鉴明一个人的。”孩子们打开一看,全愣住了:哪有什么礼物呀?全是用玻璃瓶装着的泥巴。每个瓶子上都贴有编号:藕池1号、藕池2号、藕池3号……三女儿周鉴明是专为老爸搞实验分析的,她立即明白了父亲是让她帮着分析泥土里的微生物成分。

    检测分析显示,在28个样本中,藕池5号最适合做窖泥。得知这一结果,周怛刚兴奋得彻夜未眠,他隐隐约约有一种预感:黄山大曲将是中国白酒的一颗未来之星。   ■黄道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广告
   第A3版: 华声评论
   第A4版: 墓园“抢”地
   第A5版:广告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 热线新闻
   第A9版: 热线新闻
   第A10版: 市井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 中国·重点
   第A13版:中国·文摘
   第A14版: 世界·视点
   第A15版:世界·万象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 京广高铁全程开通特别报道
   第A18版:京广高铁全程开通特别报道
   第A19版:京广高铁全程开通特别报道
   第A20版: 京广高铁全程开通特别报道
   第A21版:财经·专题
   第A22版:财经·综合
   第A23版: 体育·赛道
   第A24版: 文娱·看台
水管冻裂
水淹城南
寻踪觅迹 周恒刚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