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来了,民间力量的推动是李悦母子团聚的重要力量,李悦亲热地将志愿者老魏认作了孩子的“大舅”,并对记者说:所有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将来要告诉孩子一一报答。■记者 张文杰 邹丽娜 汤霞玲 戴鹏
7
志愿者魏继中:我帮你找回孩子
“随手公益”“老魏寻人网”志愿者魏继中,是李悦寻子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今年8月李悦第三次进入辰溪寻子谈崩后,她去了北京求援,偶然在网上查到了“寻子之家”志愿者团体,志愿者魏继中(昵称“老魏”)对她说:“我一定帮你找回孩子!”11月20日,老魏陪同李悦来到黄溪口镇找寻孩子。
因连续一周寻子无果,11月27日,老魏联系上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助理韩警官,将李悦寻子事件的材料传递了过去。11月28日—12月2日,老魏还奔赴北京,面见陈士渠,向陈反映李悦寻子进展。
12月3日,老魏再次从北京返回辰溪,在12月8日第五次协商过程中,曾被向家殴打。
8
本报记者:率先报道坚持到底
11月15日,老魏与本报记者汤霞玲联系,本报深度报道部全程介入。
11月19日,在李悦尚未抵达辰溪之前,本报记者邹丽娜、戴鹏以桔贩身份进入辰溪罗子山桂林村七组,以“收桔子”为名对向家暗访。
23日,记者汤霞玲、戴鹏率先刊发报道《单身母亲耗时一年跨三省寻子》、《232万!艰辛寻子却遭天价索赔》,独家披露李悦寻子事件,迅速引起关注。此后,本报连续进行了六期报道,共计9个整版,并全程见证寻子过程。
12月8日,第五次协商,记者受邀见证时一度遭遇人身危险,记者张文杰、李健始终坚持在一线,最终陪同李悦抱回了孩子。
12月9日,本报记者护送李悦母子回长。
9
全国媒体:全程关注寻子进展
本报报道之后,11月23日17:50,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经济与法》栏目记者师晓岚打来电话,表示要对此事做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社会与法》栏目记者张存隆27日跟进此报道,并于30日赶到辰溪,12月5日晚返回北京。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记者熊宇23日来电表示,愿跟进报道,并于27日赶到长沙,30日离开辰溪。
陕西三秦都市报记者张亮23日打来电话,24日到长沙、25日到怀化,26日抵达辰溪,采访报道数天后,于12月5日离开辰溪。西安晚报记者魏鑫也第一时间与本报联动。
湖南公共频道记者欧亚23日联系上本报,并于当天赶到了辰溪。直至12月8日下午离开辰溪,全程参与了此次事件的报道。
深圳都市频道记者谢奇于12月6日下午赶到辰溪县,8日下午2点离开辰溪,见证了李悦抱着孩子抵达辰溪酒店的关键时刻。
10
爱心人士:
声援支持李悦寻子
“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现在必须交还给亲生母亲!”23日,本报报道后,“微博打拐”发起人邓飞率先发声,全国的爱心人士纷纷表示声援。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秘书长韩嘉毅和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律师闻宇等全国知名律师随后找到本报记者,表示愿意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帮助。
23日下午,福建龙岩市连成县一小学老师杨明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当面鼓励李悦,并提供经济帮助。
12月8日,杨老师听闻李悦母子团聚,表示要赶往长沙看望李悦。
记者手记
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孩子
20天,5位记者,13个版。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守着一场母子重逢?
如果李悦母子无法团聚,如果有一天,我们和自己的孩子失散……
“但愿孩子永远不知道这世界的原本模样。”12月9日零时10分,《社会与法》栏目记者张存隆在我的微博上如是评论。
那时刻,K578次列车正奔往长沙,与辰溪渐远,孩子已在母亲李悦的怀里沉沉睡去,如同一切从未发生。我看着他静谧的睡容,泪眼婆娑。
孩子,有些真相你注定要忘却,但有些道理,你必须要明了:
等你长大,你终究会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如同在关于你的事情中,有地方保护和勇于作为的博弈,也有暴力和妥协的杂糅,更有爱和伤害的交织。
——但你要知道,爱终究是这个世界的本原,光明终究照耀着大地。
等你长大,你终究也会看到拐卖与救助。如同在关于你的事情中,买卖与收养混搭,复杂与简单同行,利益与情感交锋。
——但你要知道,简单才是这个世界的基调,事情回到它原本应有的样子,如同孩子必须要回到母亲的怀抱。
等你长大,你终究也会遭遇犹豫和果敢。如同在关于你的事情中,我也曾愤怒继而冷静、焦灼继而清醒、彷徨继而坚持。
——但你要知道,我所做的看似为了你,其实是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孩子,甚至包括你未来也会有的下一代,每一个孩子都不容伤害。
1945年,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建起时,刻下了马丁·尼莫拉牧师的短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等你长大,不管你是记起还是忘却,我只希望当你看到这段话时,在爱的追求者和真理的捍卫者中,有你。
——我们想告诉你的,无非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每一个失散的孩子,都应该找到回家的路,都应该回到母亲怀中。
■记者 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