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财经·操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华声评论

第A3版
千里寻子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股三年半来首现单月零发行,排队等着上市的企业多达808家
“堰塞湖”越来越满,股民担心垮堤
记者 黄文成

    从历史经验来看,沪深股市的每次历史低点,如1994年7月的333点、1996年元月的512点、2005年6月的998点、2008年10月的1664点,都与新股暂停有关。

    如今,自浙江世宝10月26日网上发行以来,沪深两市已连续第五周没有安排新股网上发行。由于本周将是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周,这也意味着11月将会是近三年半来唯一一个新股零发行的月份。难道历史低点又要来了?

    ■记者 黄文成

    【现象】

    IPO储备企业达808家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监管层的干预下新股发行速度明显放缓,10月底以来,已有整整1个月时间没有安排新股网上发行。

    不过,新股发行的放缓并不是意味着没有公司申请上市,而是监管层暂时关闭了“放水的闸门”。有数据显示,目前已形成一个巨大的“IPO堰塞湖”——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截至11月22日,上交所的申报企业为155家,深交所申报企业为653家(其中创业板企业315家)。在这808家企业中,有90家企业已经通过发审会。

    【讨论】

    券商建议放开新股发行

    业界认为,股指一直徘徊在2000点附近,与IPO压顶关系密切。尽管新股发行出现了罕见的单月零发行,但观点普遍指出,“光堵没用,必须要疏导分流才行”。

    有投资者表示,不反对融资,市场本应该是融入新鲜有活力的,淘汰落后低效率的。对此,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表示,如果没有新股发行和新的投资机会,存量资金将会流出。他认为,新股发行应该放开,由市场选择并决定发行价格,令新股发行回归市场化本位。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称,新股零发行的同时,类似社保、保险、汇金、央企、QFII、RQFII等资金的入市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供求关系的最终逆转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第四个历史底部稳步形成。

    “A股扩容我并不感到反感,但前提必须是这些企业资质优良。”一基金经理提出,市场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注入‘活水’,但也要剔除‘腐肉’。”

    历史回溯

    低点多与暂停新股发行有关

    从A股的历史来看,暂停新股发行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约有6次,其中有5次都与大盘的历史低点很近。

    第一次:1994年7月21日至1994年12月7日。期间大盘经过一轮俯冲,停发时,大盘为390点,从390点附近快速探底325.89点,而后上涨到924点。

    第二次:1995年1月19日至1995年6月9日,1995年2月初,盘中惊现524.43点新低。

    第三次:1995年7月5日至1996年1月3日,1996年1月512点刷新纪录。

    第四次:2004年8月26日至2005年1月23日,停发时间约为5个月。

    第五次:2005年5月25日至2006年6月5日,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期间,大盘从1070点开始持续下跌,到2005年6月6日创出998新低,随后展开一波大牛市。

    第六次:2008年9月17日至2009年7月10日。暂停IPO之时,大盘为1970点,尔后于2008年10月创出1664点新低。

    链接新闻

    12月迎解禁风暴

    解禁市值高达2294.65亿

    当808家IPO泰山压顶之时,大小非解禁这边又传来“噩耗”。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即将到来的12月解禁数量和市值均创年内最大。当月解禁股数高达337.66亿股,市值2294.65亿元。仅中国重工一家上市公司,解禁市值便接近300亿元。

    “压力山大”

    在经历了10月97.09亿股和11月156.24亿股的解禁数量后,12月迎来了解禁“井喷期”。据Wind资讯显示,12月的解禁数量为337.66亿股,市值高达2294.65亿元,较上月1112.87亿元的解禁市值增长一倍有余。

    而如果从12月各周的解禁数量来看,那么12月23日这一周的数量最多,达到117.55亿股,占当月解禁数量的34.81%。比10月份整月还要多出20.46亿股。

    由于10月份创业板推出满三年,其解禁压力也不容小觑。虽然9月26日晚,35家创业板公司集体发布公告,承诺追加股份锁定期或在2012年年内不减持,但业内仍然担心无法约束未做出承诺的股东和其他一致行动人。

    “难有好局”

    上述解禁压力,无疑将给12月份的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而这对于期待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月能有一波“吃饭行情”的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期望很有可能将“泡汤”。

    有分析指出,面对如此巨大的解禁压力,A股所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加之国内众多机构都习惯于年底分账,因此年底的现金需求量会急剧上升,A股早已多次用历史走势证明:年底无好局,投资者还需十分谨慎才是。

    某基金公司也认为,流动性历来是四季度末市场的重要的主导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年末企业资金的结算、财政存款上缴,加上银行在年末的揽存造成流动性紧张,往往对资本市场形成下跌压力。

    ■记者 黄文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华声评论
   第A3版:千里寻子
   第A4版: 千里寻子
   第A5版: “最牛约架”
   第A6版: 都市·公共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聚焦长沙区县两会
   第A9版: 热线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 市井新闻
   第A12版: 广告
   第A13版:黄页
   第A14版: 广告
   第A15版:专题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中国·重点
   第A18版: 中国·文摘
   第A19版: 华声健康
   第A20版:世界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微博日报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 文娱·看点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关注
   第B3版: 财经·纵览
   第B4版: 财经·综合
   第B5版:财经·操盘
   第B6版: 财经·理财
   第B7版: 财经·专题
   第B8版:财经·创富
“堰塞湖”越来越满,股民担心垮堤
股市表情
基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