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阳大山深处的一个偏远山村,因与陈桥村合并后撤走了医疗点和小学校,彭坊村的老人们看病买药需步行20公里,儿童急缺书本和课桌。华声驴友老王在“华声在线”发帖讲述了小山村的困境,本报记者赶往实地核实,广大网友和读者对此强烈关注(详见本报11月20日A04版、11月21日A07版)。
一家爱心医院表示愿意免费提供所缺的药物;一名读者凑集了4大箱儿童课外读物,希望赠予山里的孩子们;一位老人也向我们打听,孩子们缺多少套课桌椅……短短数天内,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捐赠的药品和书本、书桌堆成了小山。
11月26日上午,一支由长沙长海医院组建的爱心“马帮”(马上帮忙)车队,将这批汇集企业和市民爱心的物资运往浏阳张坊。■记者 洪雷
【送药】
两百盒常用医药盒分到村民手中
26日上午,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马帮”车队于中午12时抵达浏阳市张坊镇陈桥村。车子刚进村,守候在村口敬老院的数百名老人就齐齐迎了出来。他们说,早就从村干部那里得到了通知,知道会有好心人来送医、送药、送书。
在村干部的张罗下,一张张由会议桌拼凑起来的诊疗台马上搭好了。两百盒包装齐整的家庭医药盒摆在桌面上,足有一人来高。每份医药盒中,都分门别类地装备了十多种家庭常用药。比如感冒药、止痛药、胃药、外伤消炎药、骨痛贴等。医药盒的底部,长海医院的医护人员还细心地贴了一张“爱心提示”,注明了每种药相对应的症状和过期时间。
“你们想得太周到了,真正是为我们村民做实事。感谢你们。”在分送医药盒的现场,村民张石城激动地直搓手。
【送医】
医生巧施针,“老寒腿”轻松了
74岁的陈仕香住在离村部五六公里之外的山脚下,一条老寒腿有七八年历史了。听说“长沙的大医生来免费送医送药”,她让儿孙将她送到了现场。老人的情况属于陈年旧疾,根治很难。医生经过诊疗后,建议她保守治疗,平日尽量少操劳,辅以针灸和药物来减轻痛苦。
扶老人安坐在禾场上,帮她将棉裤裤脚卷到膝盖上方,医生吕晓松现场施展银针,替老人治疗腿疾。5针下去,老人先是眉头紧锁,感觉麻胀。随着医生捏银针的手指轻轻捻动,她脸上的皱纹开始一道道舒展开来。
“给我也来一针!”老人舒坦的表情,让现场不少受腰腿关节病折磨的村民羡慕不已,他们纷纷围上来,请吕晓松医生施针。
由于村干部们设置的派药问诊地点就在村部,距离彭坊村最远的居民点还挺远,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并未及时赶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医生们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医护人员在现场继续派药接诊,另一部分将药品和诊疗服务送进村民家中。
到下午4时,彭坊村近200户缺医少药的家庭都拿到了各自的“家庭医药盒”,80多名老人现场接受诊疗,享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服务和关爱。
【送书】
爱心图书让孩子们喜笑颜开
不仅是老人,陈桥村的292名小学生也从这次爱心行动中感到了温暖。
下午3时,“马帮”车队的负责人、长海医院副院长王保友受爱心人士的委托,向陈桥村守和完全小学的292名学生捐献了图书500册、20个医药盒。近400平方米的操场上,孩子们举着刚领到的爱心图书,欢呼雀跃。操场上洋溢着一股过年才有的喜庆气息。
小学校长张祖华眼眶含泪:“两村合并后,从彭坊村过来的孩子急需书本和课桌。这里离长沙有100多公里,山路重重,没想到,孩子们的求助声能这么快、这么及时地得到回应。我代表孩子们谢谢这些好心人。”
记者手记
一个走出城市
的“医疗马帮”
在这次事件中,从网友发帖、记者求证到爱心企业、市民伸出援手,彭坊困境暂时得到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与彭坊困境类似的山村,也绝非个案。
有感于此,长海医院的副院长王保友说:“我们准备办一个‘长海马帮’,汇集医院的医疗骨干力量,针对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居民群体,开展一系列的援助活动。”
“马帮”取意“进山的马队”,也可以理解为“马上帮忙。”王保友说,团队每名成员都将根据各自专长,各司其职。“进城务工人员为了城市建设牺牲家庭,远离父母和孩子,我希望能带领这支‘马帮’走出城市,走向山里,去帮助他们的父母子女,以我们的行动向他们表达敬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与我们一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