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城”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
PM2.5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资源黑洞
本地消费打造“大钱柜”
记者 黄利飞

    以“旅游兴镇”的荷叶镇位于娄底市的东南边,是双峰县域的东端镇。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各级政府、包括主流学者看来,工业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先决条件。但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

    娄底双峰县,没有工业化做基础,但它通过城镇综合开发发展为“宜居”城市;怀化溆浦,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难以得到企业的青睐,但城区面积和人口翻了一番多;攸县没有发达的工业水平,却飞速地发展。如今这三个地方已成为湖南、甚至全国城镇化发展的楷模。

    随着它们的成功,“只有率先实现工业化,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命题,也就不攻而破了。

    ■记者 黄利飞

    双峰、溆浦,无工业基础也能实现城镇化

    双峰,是娄底的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工业基础聊胜于无,时任双峰县委副书记李大剑的感受,是“空有建设之心,却无发展之力”。但从1998年开始,双峰拉通了国道与县城连接线、扩大了城区面积,在城乡接合部建起了湖南中部地区最大的县级建材市场,还修建了精致居住小区,俨然成为了一个漂亮的“宜居城市”。于是,城市人口急速增多,从3万发展到10万。

    溆浦,以前只是一个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的农业县。如今在铺修了两条城市主干道、六条次干道、两个商业步行街,建起了5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等基础设施和项目后,县城版图扩展到1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不到1万增加到了12万多。

    株洲攸县,历年来农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经济综合实力薄弱,如今经济全面发展已位列全省前八。

    这三个县的成功,实现了“没有工业基础,也能实现城镇化”的破题。

    返乡农民工巨大的购买力

    提起攸县,人们就会想到“的士湘军”这一品牌。从广州、深圳,到郑州、焦作;从乌鲁木齐,到拉萨,都活跃着攸县“的哥”的身影。而不少的哥最终又回到家乡,开超市、餐厅,搞土木工程……有二十年“的龄”的攸县挑水镇的赵凯说:攸县不少产业都是“的哥”带动起来的。

    酒埠江镇谢齐祥与其弟谢运祥,1997年到深圳开出租车,2000年回乡后,共筹资6100万元成立了“株洲市长江水泥有限公司”,其年产值达7000万元,每年创税200多万元。 

    像这样投资创业的攸县人比比皆是。按每年人均净赚5万元计算,攸县“的哥”每年可带回15亿元的纯收入。据攸县有关部门统计,这些收入中97%的资金回流攸县,其中至少有8亿多元在家乡投入再生产,每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县GDP40%以上。2002年在全县改制的国有集体企业中,有92%是由进城务工者回乡购买的。

    大汉集团在湖南十多县城开发地产的调研结果显示,将近50%的购买力来自于农民工。

    本地居民是打造县城“大钱柜”

    比之株洲攸县的“的哥产业”,双峰、溆浦的城镇化,本地购买力更是功不可没。

    大汉城建每到一个县,都会深深地感受到当地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

    今年三十出头的李勇,是溆浦一中的高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从教8年的他收入稳定不说,工作积蓄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准备结婚的他,最近在县城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房,首付10万;手机也换成了苹果。

    如李勇一般在县城有固定工作、收入较高的人,比比皆是。除了买房,他们还是商业步行街里品牌店的常客。而从农村来县城的创业一族,随着财富的累积,购买力也逐步增强,最终成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群体之一。

    于是,县城修建的大型商业广场,步行街、建材城,便为这巨大的消费能量和购买力创造了一个释放的出口。以双峰县为例,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到10亿元,到2008年,提升到了23.4亿元。

    无怪乎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会感慨:县城城镇确实是个“大钱柜”!

    城镇化建设反哺工业化

    随着进城人的“创业致富风”的越来越盛行、农民工“返乡”潮流越来越汹涌,本地购买力的强劲度正在与日俱增。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辜胜阻曾在2009年湖南县域经济论坛上说,工业化创造了供给,城镇化拉动了消费;同时巨大的消费能力会让投资得到良好收益,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将极大地完善城市硬件施舍。

    比如双峰县修建的一路、一城、一园,使人们更新了观念,激发了热情,不仅使县区面积在4年里翻了两番。

    而在溆浦,随着商业步行街的建成,众多商铺闻风而来,不仅使当地增加了许多经营品种,还扩大了商家的规模,有效带动了商贸市场的发展。

    如今,基于当地居民释放出来的强大购买力,无工业化基础的城镇化建设,正破壳而出,成为湖南、甚至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链接

    县域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的怪圈

    人们常说招商引资就是“借鸡下蛋”,意在引进项目、资金、技术等来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但从贫困地区的现状来看,它们既缺乏交通、能源等经济发展的硬件,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等也非常不理想,又缺乏有利于发展的软环境。此种情况下,即便是通过政策优惠引来“外企”,又能留住多久、发展多远呢?

    如2005年甘肃省正宁县出台了一条招商引资政策:“投资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8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发给相当于副县级四档基本工资,并聘用子女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行零地价征用。”

    有人就质问,土地费用由县上统筹解决,县财政本来就很紧张,钱从哪儿来?

    甘肃省政府参事、兰州大学教授田秋生就说:发展得讲章法,只有形成一个顺畅、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达到持续、良性发展的目的。

    而偏偏这种办法,在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成为一道“拿来即食”的菜。于是我们看见了,“兴致勃勃”进入县级地区的企业,在厂房刚刚建起来时,便“落荒而逃”……经济实力不强的县级地区,陷入的是一个“引进-出走-引进-出走”的发展怪圈。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PM2.5
   第A4版: 公交停运
   第A5版:都市·公共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广告
   第A8版:热线新闻
   第A9版:市井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湖南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湖南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 法治湖南
   第A16版: 黄页
   第A17版: 中国·重点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中国·文摘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世界新闻
   第A22版:新生活·健康
   第A23版:体育·赛道
   第A24版: 文娱·看台
   第A25版:财经·关注
   第A26版: 财经·综合
   第A27版:财经·公司
   第A28版: 财经·操盘
   第A29版: 财经·专题
   第A30版:财经·理财
   第A31版:楼市·业界
   第A32版:教育周刊
   第T1版:“城”长
   第T2版:“城”长
   第T3版:“城”长
   第T4版:“城”长
   第T5版:“城”长
   第T6版:“城”长
   第T7版:“城”长
   第T8版:“城”长
   第T9版:“城”长
   第T10版:“城”长
   第T11版:“城”长
   第T12版:“城”长
   第T13版:“城”长
   第T14版:“城”长
   第T15版:“城”长
   第T16版:“城”长
本地消费打造“大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