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依然活跃在社会各个层面。股市中同样也有一大批老年人在摸爬滚打,他们的表现甚至让人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近日,湖南省证监局针对老年人炒股做了统计,发现老年人偏爱去证券营业厅现场炒股,存在一些健康隐患;而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炒股“只买不卖”,造成了经济损失。老年人炒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专家和网友众说纷纭。
■记者 黄文成
【调查】 “稳健型”风格很普遍
随着老龄化加速,我国的老年炒股人数也随之增加。据湖南省证监局统计,从辖区3家证券公司抽取一家作为公司样本, 统计结果为该公司有60岁以上投资者7.9万户,占总开户数的11.5%;从14个市州选取衡阳市为城市样本,统计结果为该市有老年投资者2.04万户,占总开户数的10.02%,均远高于全国5%-6%的水平。
调查显示,老年人炒股的最大特点莫过于“稳健”,他们喜欢买那些自己非常熟悉的股票。此外,老年投资者买卖股票更注重独立研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在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1.2%的人选择了独立分析,而这一比例在3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45.6%。
【问题】 “越亏越不卖”倾向明显
尽管老年人炒股以稳健的风格为主,但往往也会因为过于稳健,或者固执的认死理,而出现“死守”一只股票亏得非常惨的情况。
财富证券李朝宇透露,2008年他所在的营业部曾出现一例这样的惨剧:50多岁的老股民朱先生,在2006年至2007年死守一只股票,总资产升值了近20倍。随后,2008年出现大幅回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抛出手中的股票,而是不断地从各种渠道拆借资金进行补仓,最终不仅20倍的获利“灰飞烟灭”,而且欠下了一身债务。
据湖南省证监局调查显示,44.64%的受访者认为股票在亏损的情况下“不赚钱不卖出”,而60岁以上受访者中这一比例高达53.4%。
人物特写
吴镇南:
年近七旬,入市20年
作为湖南的资深投资人士,吴镇南已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整整20年。尽管年近七旬,他仍然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也因此被大家戏称为“股市老顽童”。
1999年,全国第一次进行了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考试,报考人数达9100人,合格分数线为72分,合格率44%,时年54岁的吴镇南便是其中一位。“当时在武汉参加考试,参考的全部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考试铃声响了两遍我才硬着头皮走进去。”吴镇南回忆,考官看到他走进考场时很惊讶,查看他的准考证后,竖起大拇指说了一句“不简单!”
20年来,炒股已经成为吴镇南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让很多年轻人自叹不如的是,吴镇南还是一位非常“赶时髦”的人——他每周坚持在新浪博客以及华声精英博客上发表文章。此前,他还曾多次在报刊上准确预测了指数顶部或底部,如2001年6月预测股指顶点为2242点,结果上证综指在2245点时真的掉头向下。
提醒
老年人炒股应有“平常心”
湖南省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人选择在证券营业厅进行现场交易的比例很高,以至于一些营业部被称之为“6070部队”的根据地。
“因此,我们局里一直要求辖区各证券机构应从性格特点、家庭背景、身体状况等多维度了解老年投资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该负责人透露。
而健康专家则建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心梗、糖尿病的老人不宜参与炒股。一些老人如果坚持参与股市,也应当保持“平常心”,否则容易发生意外。“对于老人们,尤其是身患慢性疾病的老人来说,远离股市就是最大的牛市,不炒股就是最好的娱乐。”
微博炉
力挺
@千钧一发:老年人炒股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寄托和乐趣,既打发了时间又能赚点小钱,何乐而不为?
反对
@eagle009:多数老年人在身体条件、经济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年轻人,炒股风险太高了。
@凭海临风:老年人大多用的是自己的养老钱或退休金,股市变化会大大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万一引发身体疾病就得不偿失了,还要警惕老人炒股猝死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