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民生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
“禁食宝宝”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我一直在等着5个孩子来看我
78岁娭毑凄苦独居 子女:我们条件都不好 其实,多陪陪老人才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
记者 彭可心 实习生 王维

    10月23日,长沙市桔洲新苑社区,78岁的刘玉梅老人独居六楼,家务活都是自己做。    实习生 李健 陈昱东 摄

    10月23日,湖南省军区东湖干休所,湘绣表演让老红军赞叹不已。

    实习生 唐俊 陈昱东 摄

    长沙市王公塘社区为老人提供防走失黄手环。实习生 朱莹 记者 李琪 摄

    编者按

    常回家看看

    孝心与物质无关

    有人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5以上,届时全世界每4位老人就有1位在中国。养老,不光是老年人的事,既包括眼下的正值壮年,也关系到此刻的青春年少。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78岁的刘玉梅娭毑能够健康地自理生活,应该说是儿孙之福。遗憾的是,我们见到的她却一直在叹气;老红军一生戎马,也会因为有人看望而激动得一夜难眠。孤独,是老人最大的敌人。最难过的,不是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是儿女的冷漠生疏,直至将他们遗忘。

    有些事并非一定要花钱才能做。赡养父母,关爱老人,不仅是回馈上一代的养育之恩,更是给下一代做榜样,为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提前做了预演。

    所以,我们有了重阳节,会在这一天为老人送上祝福,送上礼品和慰问,但这还远远不够。

    要让老人不再孤独,国家的养老政策要真正落实,社区关怀与配套服务要完善,最重要的,儿女要有行动,同时,老人自己也要调整心态,多参加社会活动,让心情平和、快乐起来。

    如果我们能多打电话、多回家看看,对父母而言,每天都是重阳节。

    刘玉梅娭毑78岁,独住在长沙市桔洲新苑社区已10年。十年里,她一直孤独一人,5个孩子偶尔出现。

    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老娭毑独坐屋内,红了眼眶。

    穿着其他过世老人的旧衣服

    刘娭毑的老伴是1990年去世的,之后,5个子女都不愿意赡养她,老人开始了独居生活。

    60多岁时,她在外面给人当保姆。现在,老人腿脚不灵便,只能靠着一份低保过日子。

    房子像老人一样孤独:一直没装修,老式灶台、旧电扇,客厅内的椅子上覆着薄薄一层灰。

    厕所上方架着一个钢便架,刘娭毑说:“我这身体,上厕所蹲下去就站不起来,只能靠这个架子坐着,还得扶着水管站起来。隔壁爹爹去世了,我就要了他的架子来用。”

    刘娭毑扯扯衣服:“这些都是社区有的老人去世后,我捡来穿的。”

    刘娭毑家住6楼,光是上下楼就要花掉半小时。“出门太不方便了,我现在只是下午出门走走,锻炼一下腿脚,一天出门几趟可扛不住。”

    因为没法每天出门买菜,周围邻居经常拿些蔬菜给刘娭毑。“今天的白菜就是邻居周娭毑洗干净送来的。一个人吃饭,随便吃点就行了。”记者打开她的冰箱,冷藏柜里除了一把蔫了的菠菜、一瓶老干妈、十多个鸡蛋,再无其他。

    冰灾时,老人三天没吃饭

    令刘娭毑伤心的并不是独居的生活,而是十多年来,儿女们来看她的次数屈指可数,包括平常和逢年过节。

    2008年冰灾时,刘娭毑在家意外摔伤,在床上动弹不得,给儿女打电话不见一人过来。她在家挺了两天没吃没喝,最后挣扎着给邻居打电话,请她帮忙送点饭过来。可邻居家客人多,一时也没顾得上。等饭送来时,刘娭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前年过年,刘娭毑想让女儿帮自己洗澡,两个女儿互相推脱;想让儿女帮自己换掉脏床单,却换来一句冷冰冰的“还干净咧”。

    “我理解他们,自己都管不了,怎么管我这个老家伙。”刘娭毑家中,留着一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空屋,“怕儿女突然过来没地方住。”

    五个子女都靠低保过活

    记者联系上刘娭毑的小儿子、44岁的谭正伟,他无奈地表示:“我家里情况也不好,照顾母亲实在是有心无力。”

    谭正伟的妻子有气管炎,没办法工作,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偶尔打零工维持生计。”江边有一家单位即将拆迁,房租便宜又不要电费,谭正伟便将家安在这里,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内,做饭要到走廊去做。

    “我是母亲带大的,每个月或者逢年过节还是会回去看望一下老人,她病了也会买点药送过去,但要说给她生活费,实在没有钱。”谭正伟说。

    刘娭毑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已年过半百,都拿着每月几百元的退休工资,两人每个月给母亲50元生活费,但并不准时。

    四儿子下岗后,靠吃低保、住廉租房过活:“我二姐手有毛病,不能工作,三姐、五姐眼睛都瞎了,经济情况很差。他们也很辛苦。”

    现在,刘娭毑靠社区工作人员和邻居的帮助生活。“社区把我划为五保户,逢年过节也不忘慰问。他们比儿女靠得住。”刘娭毑说, 儿女主动过来陪自己吃饭散步已经成了不敢想的事,“反正也不会来,不如不抱期望,自己也开心点。”■记者 彭可心 实习生 王维

    重阳心愿

    《同年同月同日生,百岁夫妻携手78载》后续

    百岁心愿:电视机   重阳担忧:怕生病

    1912年12月28日,常德的施四凡和刘么姑同天出生,双方父母依约指腹为婚。78年来,两人相濡以沫,今年年底,两人即将共同迎来百岁大寿(详见本报10月10日A09版报道)。

    10月23日重阳节,恩爱的百岁夫妻也有小心事。

    心愿

    正午,太阳越来越大,刘么姑闲不住,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向禾场,去翻晒干辣椒、干萝卜皮和干黄瓜皮。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呢!冬天来了,菜园里没什么收成,我们就得靠这些生活。”

    问到心愿,刘么姑像渴望玩具的孩子:“我最想要台电视机。睡不着时想看看电视,虽然不识字,看看里面的人唱歌跳舞,就挺高兴。”

    想念

    儿孙们都在外务工,没能回老家看望二老,但都打电话到邻居家转达了问候。

    “没有关系,我们过年再好好聚,只要你们在外面都好。”施四凡深知儿孙们在外不易,他对记者说,还是挺想念儿孙。开朗的刘么姑笑着说,“我们今天特意弄了两个鸡蛋补补。”

    担忧

    两位老人身板一直很硬朗,施四凡直到七十多岁才第一次进医院。

    “他现在听力不行,打雷都听不到。有一次我在床上动不得,喊他半天听不到,最后用一根棍子才把他敲醒。”刘么姑说。

    “今年开春我们两个人都病了,全靠邻居唐老弟做来了热汤。现在年纪大了,去医院没人敢送。”亲人都不在身边,老两口说,遇见紧急情况只能找邻居。■记者 聂诗茼

    新闻B面

    四位老红军过重阳:有人看望就幸福

    本报10月23日讯   今天,省军区东湖干休所的4位老红军,早早穿起军装,戴好勋章,精神抖擞地准备过节了。问起老人们的心愿,他们说:身体健康,有人惦记和探望就是一种幸福。

    首先来慰问看望老红军的是长沙玉玲湘绣的员工,她们给老人们带来了湘绣作品,并现场给老人表演绣花,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湘绣让大家感叹不已。

    “来湖南50多年啦,一直只听说过湘绣,今天算是见识了。”98岁的陈忠云老红军获赠了一幅湘绣作品,上面栩栩如生地绣着毛主席的头像,老人高兴极了。

    陈云忠老人笑称,听说有人要来看望自己,他高兴得一夜都没睡着。“说明你们还没忘记我们。”老人做了一个鬼脸,逗笑了所有人。

    胸前戴着五枚勋章的韩先良曾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原型王近山的警卫员。老人说,他的心愿是身体健康,不被遗忘,看着祖国越来越好。

    东湖干休所的老红军们,年龄最长的98岁,最小的93岁。据了解,干休所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书法、绘画都是他们的拿手活。每逢“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他们都会自发组织一些书法、绘画比赛或者展览。老红军说,重阳节的幸福就是和大家在一起,让自己不会感到孤单。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苏秀 杨芳 朱莹

    重阳健康

    爱猪蹄,爱散步,湘西老太119岁

    探访湖南百岁老人的长寿秘籍  请您推荐自家“长寿经”

    对老人而言,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最重要。记者探访了几位湖南百岁老人,他们为何能长寿?让我们看看这些湖南“彭祖”的长寿经。

    119岁老太:无欲无求最乐活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的田龙玉老人,今年119岁,是湖南最长寿的老人。近日,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组织专家医疗队,前往凤凰县为老人做体检。

    身着蓝色左襟大褂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我喜欢下山去买东西,一个人来来去去地走,就当锻炼身体。”医务工作人员数了一下,老人经常上下山的台阶约有90级。 

    老人每日两餐,食量不大且偏清淡,最喜欢吃猪蹄。老人好客,家中来客总喜欢忙里忙外地张罗。家人称,老人家这辈子平平淡淡,事事为别人着想,无欲无求,也是长寿的原因。

    经医院细心检查,田老血压、血糖、心率、肺功能基本正常,但心功能有些小问题,专家建议她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浇浇花,有吃有喝,有儿女子孙陪着,这样的日子挺不错的!”田老对自己现在的状况很满意,看到医院工作人员要和她合影,田老还摆出了“V”字手势。

    101岁老先生:把学习当锻炼

    外国小说?英文原著?101岁的方潜明表示没问题。这位老人家中存放了很多英文著作,长年坚持学习,英语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方潜明老人住在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出生在大户人家的他,少时考进雅礼中学,后到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最后教书。除了看英文原著,老人还喜欢写字,每天坚持写一两个小时,他把写字当作在锻炼体力,也使得心情舒畅。

    百岁娭毑:“八段锦”一练60年

    “我长寿没什么秘诀,就是爱运动、心情好、注重饮食、睡眠规律。”家住长沙市芙蓉区三湘小区的颜滕芳娭毑,今年8月刚过了一百岁的生日。

    “我早上6点起来练功,中午小睡一会,晚上9点就睡了。”颜娭毑秀起了她练了60年的“八段锦”:两足平开,含胸收腹,眼睛平视前方,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用力向上托举,足跟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颜娭毑饮食清淡,早上一碗黑芝麻糊,一个鸡蛋和馒头,晚上一般吃一小碗饭或面条,七分饱,这样有助于消化。

    外孙女颜宁说,老人不喜欢与人争,随遇而安,心态特别好。

    我国历史上最长寿者活了256岁

    目前,中国最长寿的老人是“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的罗美珍, 今年已126岁。

    在中国历史上,留有文字记述的年寿最高者是清代的李庆远,又名李青云,此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民国时期,终年256岁。因其擅长中医中药和养生术,在200多岁时仍如同壮年。李庆远一生娶过24任妻子,膝下子孙满堂。1933年去世时,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均做了报道。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杨芳 苏秀 朱莹

    互动

    您家也有健康快乐的老人吗,有什么值得学习推荐的“长寿经”?请拨打本报热线0731—84326110,或通过新浪、腾讯微博@三湘都市报,将长寿秘诀与更多老人一起分享吧。

    敬老资讯

    怕老人走失?

    快戴上黄手环

    本报10月23日讯   广西桂林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走失两个月了,四个儿子驾四台“寻母车”苦寻几省仍未找到。

    “如果老人戴上黄手环,也许早就找到了。”重阳节,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王公塘社区决定给社区的老人们送上一份礼物:黄手环。这个专门定制的、印有老人身份信息的手环将带着走失的老人找到自己的家。

    “黄手环”类似普通手链,黄色的软塑带子,手链的接口处和中心都采用钛金材料,老人名字、家人的联系方式将印刻在一个钛金小条上,嵌在手链的中心处。社区约有两百老人可免费领取。

    “除了老人信息和家人联系方式,我们考虑加印社区的联系方式,社区可以当‘紧急联系人’。”社区主任周曼辉说,“希望老人家体谅我们的用心,配合社区将黄手环戴上,让家人放心。”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杨芳 朱莹  苏秀

    国学班小朋友敬茶

    10月23日上午,长沙市岳麓区福娃馨雅国学幼儿园的孩子们,为老虎岭社区的20位老人敬茶行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听到孩子们诵读《弟子规》,许多老人感动不已。 ■记者 黄京

    孤残老人有“专护”

    10月23日,长沙市天心区吴家坪社区群工站的志愿者给92岁孤寡老人刘奶奶送来了香喷喷的扣肉。工作人员胡益虎介绍,社区有十多名孤残老人,“聊天、搞卫生、洗衣等,除了定期上门,临时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会上门服务。” 

    ■记者 曾力力 实习生 廖玉姣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 “禁食宝宝”
   第A4版: 洋快餐安检
   第A5版: 都市·公共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专题
   第A8版:民生调查
   第A10版: 广告
   第A11版:热线新闻
   第A12版:热线新闻
   第A13版:湖南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 市井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中国·重点
   第A18版: 广告
   第A19版:中国·文摘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世界·视点
   第A23版: 世界·万象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瞬间新闻
   第A26版:体育·赛道
   第A27版:文娱·看台
   第A28版:华声军事
   第A29版: 汽车·焦点
   第A30版:汽车·市场
   第A31版:汽车·市场
   第A32版: 汽车·新车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关注
   第B4版:财经·理财
   第B5版:财经·操盘
   第B6版:财经·消费
   第B7版:财经·专题
   第B8版:财经·专题
十年,我一直在等着5个孩子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