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发生网络事件以来,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受到冲击,暴露出的更深层次问题则是红十字会在制度和能力建设方面的缺陷,关于红十字会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由此提上日程。该会20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将向社会公开选拔包括“组织宣传部部长”在内的多名高管以推进综合改革。
去年的“郭美美事件”让中国红十字会一度名誉扫地,尽管红十字会以较快的速度、较积极的态度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并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重树形象,但随之而来的重重疑问仍难掩这个非盈利性组织内部的机制缺失。同年,红十字会在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显示,有两百多万的资金存在问题,而红十字会网站所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停止在2007年,同时面对网友质问的“钱用在了何处”也是闪烁其辞、讳莫如深。这些疑点在公众的关注下被不断放大,故而红十字会意图重树公信力也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与体制捆绑过深,红十字会中的诸多问题都有着体制监管不善的特征。官方身份和相应的领导待遇,让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脱离了“公益组织领导人”的角色,也直接导致慈善工作操作过程中利益取向的偏离。严格地说,红十字会从资金管理到专业、效率的体现,不仅问题百出,且难见透明度,对一个以官方身份亮相的公益性组织而言,其聚集的是全社会的爱心资金,但难以展示给公众一个合理、合程序的操作规程,也就难怪在“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引发广泛而愤怒的声讨。
这次红十字会力图进行综合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公众对其信心尽失的刺激,在耻感愈烈之下的一种痛定思痛行为。体制改革效果如何,目前我们无法预料,盖因红十字会自成立以后所积淀的痼疾既多且顽,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问题,肯定不是短期内所能见到的效果,高层领导的变更固然可以在指导性上进行调整,但红十字会与体制紧密捆绑之下所具备的特有属性,很难说不会让这种体制改革重新陷入以前的窠臼。
就红十字会的改革决心与行为而言,还是体现出了其希望在官方身份之下向社会团体的管理范式及功能转变的迹象,从现在来看,红十字会去官本位并不现实,那么就需要在管理模式上具备灵活性、在服务上与公众具有贴近性。在这次的公选职位中,强调的是强化部门和职能,提升管理人才的专业性,以减少因专业度不足而引发管理不善的风险,同时增强其在公共关系处理上的现代性能力,如组织宣传部部长一职的公选。
耻感下的体制更新,对红十字会而言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以期因此重新获得公众的信赖,是红十字会的预期效果,对这次综合改革,公众自然乐见其成,只是希望红十字会能够藉由此次契机完成真正的改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对问题的处理要么避重就轻,要么巧言令色。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