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
疯狂司机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模仿发言人讨薪是“含泪的笑”
吴晓华

    日前,一段《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讨薪》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一名自称农民工的女性仿照外交部发言人的口吻,讲述自己被用工方拖欠工资350万元的事实。视频中还有人扮演“讨薪社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上演一问一答,称“我们重申,汉沽殡葬管理所应立即无条件把工钱支付给我们”,“拒付款项非法、无效”。

    民工讨薪月月有,本月招数又不同。在当代中国,欠钱的是大爷,讨钱的是孙子,似已成为普遍“真理”。不管是劳资关系,还是借贷关系,抑或是其他关系;甚至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国有企业,抑或是私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屡屡突破底线。于是乎,讨薪不仅是一个普通且必须的程序,更是一场智慧与实力的较量。尤其是处在利益链最末端的农民工——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讨薪是他们除了找工作之外最大的难题。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政策、法规都为农民工保障自身权益而倾斜,但依然改变不了他们被漠视的局面。

    就像各类明星为出名想尽办法博“出位”一样,农民工为了讨薪,也是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这里试举几例:云南大理13名农民工子女替父母讨薪;广东惠州女子裸体向教育局讨薪,自称被欠20万工资;河南开封府景区演出铡美案时遇农民工讨薪喊冤;农民工讨薪未果拉断工地电闸;包工头为讨薪爬上20米高塔吊,在雨中痛哭……甚至,河南省高院院长亲为农民工讨薪,称要对得起农民工兄弟。上述种种,千万别以为是偶然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它们无不体现农民工群体讨薪的艰难困苦与智慧结晶。

    具体到本案,女民工模仿外交部发言人主持讨薪“新闻发布会”,通篇读来,五味杂陈。外交部发言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是不能随意亵渎的。可谁都看得出,女民工的模仿,没有丝毫的恶意,有的是走投无路的无奈。在国家政治日益昌明的今天,允许其存在并传播,亦在情理之中。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外交辞令,比如“无论汉沽殡葬管理所以何种理由拒付款项,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都不能改变应该支付我们350万元的事实”、“我们将密切关注”等,在女民工方言颇重的口里吐出来,相信没有人会笑得出!    

    拖欠农民工工资,是社会顽疾。弱势群体的利益总是被忽视,亦算是社会通病。急剧转型的社会、价值多元的社会,乃至于“中国特色”,往往是某些人搪塞信用失范的挡箭牌,但绝对不能成为欺压民众、不讲诚信的理由。何况本案涉及到的是政府的二级部门,在法院有生效判决的情形下,竟公然亵渎法律威严,践踏民工合法权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名普通的女民工,如果在讨薪如此艰辛的环境下被培养成为“外交官”,真是社会的悲哀。如果此招不灵,他们还会有让我们更惊诧的创意吗?■吴晓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十八大 创造新辉煌
   第A3版:疯狂司机
   第A4版:驾考新规
   第A5版:广告
   第A6版:广告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 热线新闻
   第A9版:湖南新闻
   第A10版: 广告
   第A11版: 市井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重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6版: 世界新闻
   第A17版:文娱·看点
   第A18版: 体育·赛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 汽车·焦点
   第A21版: 汽车·新车
   第A22版:汽车·市场
   第A23版:微博日报
   第A24版:广告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公司
   第B3版:财经·操盘
   第B4版:财经·创富
   第B6版: 财经·专题
   第B7版:财经·综合
   第B8版:广告
低保覆盖城乡惠及400万人
农民工模仿发言人讨薪是“含泪的笑”
非常语录
骗人的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