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室内设计领域,每一片土壤都孕育出每一块地域特有的气质和思想,并形成独特的风格或流派,譬如:粤派、京派、徽派、海派等。而一直是颁奖舞台上“常客”的湖南设计界,虽然频频斩获国内乃至国际的重量级大奖,却未敢自称“湘派”。
日前,业界一场小范围的设计讨论活动中,几位设计大师揪出几大“病症”,指出湖南在生存环境、文化、思想上与其它地域的差异,并呼吁“是时候继承和发扬湖湘古文化的珍宝了。”
近年来,湖南设计师频频出手,整体优异的设计水平征服了国内外评委,然而,更多的设计人士指出,“湖南设计仅仅是表面光鲜而已”。
在长沙乃至全省,“越是大项目,找外地设计师、设计师团队的几率越大。” 鸿扬集团首席设计师陈志斌认为,在长沙,商业空间、地产项目、典型建筑几乎都以聘请外省设计力量为主。
“确实这样,湖南设计师缺乏一些代表性、典型性的项目,尤其是有自己独特湖湘烙印的项目更少。”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安勇认为,长沙本土设计界缺乏风格的独立和设计的系统创新。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湖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湘苏。他说,湖湘文化是我们自己的根,却没有挖掘和发扬。
“湖湘设计不曾称之为湘派,因为根本没有独立的风格。”安勇称,它既不像北京的公司一般用简洁、大线条、开阔通透的京派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也不像江苏等用细腻、柔情和庭台楼阁等吴越风格为特点,更不像广东用豪华、洒脱等港台设计风格,整个行业缺乏本土领导元素和地方特色。
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副秘书长贺丽菱则称,本土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最严重的缺憾就在于一味地迷于模仿,而不在博大精深的湘派文化中去挖掘和嫁接,所以导致长沙现在没有一家自己独特风格特色的湘派设计。
“从最具湖南历史文化特色的汉漆器、青铜器到长沙窑、醴陵瓷、大湘西纺织工艺,无不浸染着浓厚的湖湘文化。”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建成称,湖湘古文化理应是湘派设计的载体,也同样能够传播湘文化,“而湖南家装业普遍没有湘派风格的事实则证明了湖湘古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将是个任重而道远的大课题。”
■记者 白娜
观点碰撞
安勇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我做了十多年的设计,从最初的室内设计到建筑设计,再到园林景观,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建筑更有底气,不能说,简单挪用一个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建筑,就说这代表湖南,因为它根本不是湖南。为此,我以湘西作为根据地,连续做了20个项目,开始慢慢将历史的特色元素捡起来,一点点在现代设计中运用。
王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湖南古文化本身可以寻找的图片和资料就很有限,一场“文夕大火”烧了许多湖南文化精髓,加上现在老街老巷的拆迁,湖湘古文化的底子已经起来越薄。
其实,原来那些古老的东西还是很可爱的,比如一步两搭桥、磨盘弯、吊马桩这些老街区遗址,全部被拆掉了,再想恢复原来的味道,很难,如今也只剩下一点新时代的躯壳,没有魂。
马建成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湖湘古文化很大一部分都是过去的东西,近现代的东西该怎么跟它们融合、怎么去对接?现在提倡湖湘文化不是复古,雕梁画栋太累,满屋明清、西汉家具也不现实,现代的湖湘设计应该是追求湖湘古文化的神韵,是广大流派中的一支,有显著而又特色的湖湘味道。
远人
《文学界》杂志资深编辑,青年诗人
湖湘文化的发掘更多的是之前的、古老的东西,越是近现代可传承的东西越少,而且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古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极致了,后代的人更多的是在挖掘、传承,并没有什么创新。而对湖湘文化的追根溯源需要真正落到实处,将虚幻的意象转换成真实的形态。
王湘苏
长沙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湖南设计界缺乏一种独立精神,更多的设计师还是浅层创作层面,比如接到一个项目,他对经济利益的诉求更直观一点,说直白一点就是赚钱,这也受整个市场氛围影响。
但设计做到一定阶段,比如现在的一批80后、70后就开始思考了真实创作层面,摆脱了原来拿来主义、二次创作的做法。庆幸的是,业内还是有几个这样的带头人,开始以大设计师的视野去精雕细琢,去寻找。”
贺丽菱
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副秘书长
湖湘设计应该从湖湘古文化的精髓中提炼出来,而不是直接赤裸裸的利用,应该创造一种形态或意境,让人进入空间能慢慢感觉出来,绝对不是将这种元素生硬地拼接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元素运用的度,是“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的淡淡湖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