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速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芙蓉路提质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9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可怕的是“眼花”像红眼病一样传染

    17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称,河南陕县法院法官水涛审理的被告人杨某交通肇事一案,充分暴露了陕县法院在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院院长何建中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此案曝光后,水涛自称“眼花”错判。这就是备受舆论关注的“眼花”错案。目前,水涛因涉嫌职务犯罪已被逮捕,检察机关正在审查起诉。

    院长何建中被处分,纯属咎由自取。是他把“眼花法官”水涛从后勤食堂管理岗位弄到审判岗位上的,若其中没有猫腻,谁也不相信。既然水的源头已被污染,这水质,就很难从制度上保证其纯净。

    一旦有合适的土壤,腐败便自然而然地滋生出来。面对一起致3人死亡、2人受伤的交通肇事案时,在受害人家属没有得到赔偿的情况下,水涛竟敢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部分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重要依据,对肇事司机从轻发落。此案被媒体披露后,水涛自称“眼花”错判。这很容易使人想起菜市场的场景:小贩算账总是多算,顾客于是讥讽“从不少算,总是多算”。水涛能有今日,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危害后果,绝对不是以某个人沦为阶下囚作为全部代价。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尽管我们可以对枉法裁判采取“零容忍”态度,以捍卫公平正义防线,但因为监督制约严重不力,错案冤案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据媒体报道,2008年以来,河南全省法院共查处违法违纪人员552人。法院系统共有5名中院副院长、9名基层法院院长、31名基层法院副院长因违法违纪问题,被追究刑事责任或给予党政纪处理。显然,这仅仅只是已知的部分。

    让人深思的是,这不只是河南一地的现象。由于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法院枉法裁判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公然挑战法律的底线、民众的智商。比如,一家法院面对一起货款纠纷时,在双方当事人先后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不“并案审理”暂且不提,其先后作出的两份判决令人大跌眼镜:同一事由,谁是原告谁就胜诉。

    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腐败就有可乘之机,而且是恣意妄行、蛇鼠一窝。管食堂出身的水涛,应该对赔偿90万余元的概念非常敏感,受害人对没有实现的赔偿肯定会申诉,纸是包不住火的,可他为什么还能公然枉法裁判呢?看看河南省高院对该院3名负有责任领导的处分就明白了:水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故,处理“眼花法官”不是法律的完胜,反而昭示了走司法公正之路还很艰难。■吴晓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芙蓉路提质
   第A4版: 芙蓉路提质
   第A5版: 假释公开
   第A6版:广告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深度调查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热线新闻
   第A12版:热线新闻
   第A13版: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市井新闻
   第A16版: 黄页
   第A17版:专题
   第A18版:市井新闻
   第A19版:市井新闻
   第A20版:华声健康
   第A21版:华声健康
   第A22版: 湖南新闻
   第A23版:华声网事
   第A25版:中国·重点
   第A26版:中国·重点
   第A27版:中国·重点
   第A28版:中国·文摘
   第A29版:世界新闻
   第A30版:文娱·看台
   第A31版:体育·赛道
   第A32版:体育·健乐
   第A33版:华声军事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汽车·焦点
   第A36版: 汽车·新车
   第A37版:汽车·本土
   第A38版:汽车·人物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微博日报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综合
   第B3版:财经·操盘
   第B4版:财经·理财
   第B5版: 财经·专题
   第B6版:财经·专题
   第B7版:财经·专题
   第B8版:广告
可怕的是“眼花”像红眼病一样传染
非常语录
中国福利彩票2012年9月18日开奖号码
差评换来裹尸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