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相亲已经成为很多人寻找另一半的重要途径。在第一次见面时就问对方是否有车、有房,薪资多少,摸清男方的经济情况,似乎已经成为常规流程。“80后”刘娟(化名)就因为相亲时没有问男方的车和房,遭遇了男方张先生的“诚意”怀疑:“刘小姐挺好的,但是好像没什么诚意。现在相亲时女方哪有不问车、不问房,甚至连薪水都不问的。”
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就是想起曾经的“拜金女”马诺在某相亲节目上的名言:“我就是宁愿在宝马的后座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笑。”当然这是属于极端的案例,但不容我们否认的是,有车有房已经成为了相亲、择偶的硬性标准,即使你不能提供一台宝马让心仪的女子在后座上哭,至少也得有一台能够代步的宝来。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也难怪张先生对刘小姐的“超脱”难以置信。
其实在时下男男女女的相亲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悖论。女子们一边恨嫁,一边对男方的条件挑三拣四,怨恨上天为什么一直不赐予一个理想的白马王子给自己,而男子们则一边期待女方不世俗不物欲,一边又对女方偶尔表现出来的超脱大加怀疑,认为对方可能没有诚意。于是,这种纠结与矛盾所制造出来的剩女与剩男,既骄傲又忧伤,既憧憬又绝望。
现实中的相亲自然不像电影《非诚勿扰》中那般罗曼蒂克,结局也不一定都像那般顺遂人意。纠结于现实中的相亲经常与物质紧密相连,男女双方的各自要求让浪漫暂时退居一旁,更多的是利益考量与功利计算。在这种越来越坚硬的感情互换中,人性中的柔软与豁达不仅越发珍稀,且在这些珍稀品质突然闪光时,也成了他人眼中的假象,被误认为推脱与拒绝。
刘小姐事后表示:“了解两人性情、爱好是否相投,比经济条件更加重要。”但在以张先生为代表的男人看来,这太不符合常理。就像赞同张先生的人说:“如今车、房就是男人的经济实力,你不闻不问,就好像一个美女在你面前,你不仅没有赞美之词,甚至视而不见,无疑伤了这个男人的面子。”在男子们铆足了劲创造财富,然后神采飞扬地去相亲时,原本准备好的“财富述职”突然落空,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不问房子、车子,只在意精神契合程度高低的女子,于是胸有成竹的男子立马失去了方向感。
在张先生和刘小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眼下相亲男女“狗血”多过美好的“剧情”,对爱情的相同渴望,却因为标准认定的偏差,导致了走向希冀背面的结局。张先生所持的论点,更多源于已被人们默认的相亲“准则”,女子们对物质条件的打探与坚持,让张先生们努力迎合这种挑剔之余,也形成了随众的固定思维,而刘小姐的“出挑”行为与风格,反而让有备而来的张先生不知所措。或许选择的现实正在弱化爱情的美好,以致当有人舍弃现实而执着于内心的找寻时,成为了“不可思议”的异类,张先生们宁愿接受女子们对车子房子方面的盘问来测量诚意,也不愿相信突然降临的“奇迹”,看上去真是令人难过,可这到底又是谁之过呢?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