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凉席日薄西山,益阳竹产业似乎也到了“纠结”时刻:记者近几日走访时发现,长沙街头的益阳凉席专卖店里,近七成产品都是“浙江制造”。
在全国十大竹乡中名列前三的益阳,凉席产品销量曾经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麻将凉席更是排名第一。如今为何本土商家和消费者要舍近求远呢?
事实上,益阳凉席曾引以为傲的原料和产业优势,早已被浙江安吉赶超,益阳竹产业的发展瓶颈已经凸显出来。
■记者 未晓芳 实习生 邵林楠
市场怪相
益阳凉席店多是“浙江货”
“清仓处理,一顿乱卖”,打着红色醒目标语的益阳凉席店,是当年老长沙人最常见的夏季风景。超市里一两百元的凉席,在这里砍砍价也许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长沙金苹果大市场外的益阳凉席店,依旧在清仓处理。老板姓王,是益阳人,在长沙卖了五年凉席了。记者看到,店内约三分之二的产品是草席、藤席和竹条席。奇怪的是,这些凉席基本上都贴着“浙江安吉”的标签,是浙江货。店里也有少量的益阳麻将凉席,标价598元的春龙麻将席,现在只卖278元。
王老板说,近几年,浙江安吉等地生产的竹条席、藤席大量进入市场,这些凉席种类多、花样更新快, “价格还更低,品质也更好,消费者眼光自然就跟着转变了。”王老板解释称,这种情况对益阳凉席产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随后,记者在长沙各大超市调查也发现,益阳产的凉席产品很少,基本都来自浙江、福建。
曾经辉煌
直销店遍地开花
益阳竹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享誉全国。温家宝总理题名的“楠竹之乡”更是让益阳桃江全国闻名。据不完全统计,仅桃江县发展各类竹业的企业就有2000多家,产品400余种,农民收入有30%来自于竹产业。 益阳凉席店也曾经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遍地开花。据2011年的数据,仅在长沙一地,“益阳凉席”直销店就不下200家。如今谈起益阳凉席产业,益阳竹产业协会筹委会张维却用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形容。
张维对于益阳凉席产业有着特殊的热情。最近一年,他走遍了益阳桃江、赫山等凉席主产区,认识了四、五百位凉席经营者。在他看来,益阳以凉席产业为代表的竹产业看似在迅猛发展,其实发展瓶颈已经凸显。
较量败阵
小作坊生产、原材料瓶颈凸显
在与浙江安吉较量中,益阳凉席之所以败下阵来,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是重要原因。 张维说,早在2002年,浙江的竹制品品种就达4000多种,并组织大型企业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而益阳的竹制品基本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主要是凉席和竹夹板,同一吨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远低于江浙一带企业。
原材料瓶颈也是重要原因。张维在一年多的走访中发现,因为前几年冰灾,益阳部分毛竹生产基地被破坏,加上这几年凉席产业的扩张,益阳已经出现了原材料竹片不能自给的现状,很多生产户在旺季都无米下锅,只能高价买原料。而在十大竹乡之末的浙江安吉却早在2007年与福建、湖南、江西等产竹区建立了数百万亩的毛竹供应基地关系,缓解了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潜在风险。
益阳为数不多的凉席品牌春龙竹艺总经理刘春龙也感到了危机。他认为,小作坊生产模式是无品牌、原材料浪费等一切问题的根源。的确,益阳满地都是不足200人的小凉席作坊,在浙江安吉,已建成竹产业工业园近10个。
展望未来
产业整合与规划势在必行
张维说,去年此时,他与几位学经济学的好友成立了益阳农民竹业专业合作社,当时的设想是希望通过统一采购、生产、研发,最终打造品牌、壮大益阳凉席产业。但一年过去了,效果却并不理想。
说服企业入社,在张维看来,是最难的事,“多位经营者都喜欢单打独斗,满足于眼前的小利润,小农意识浓厚,很难改变。要让他们改观,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效益。但这不是一个合作社就能做到的。”
如今,张维联合了益阳多位有想法的经营者,正在筹备益阳竹业协会,准备8月底正式成立,将整合益阳的竹业资源,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张维认为,通过研发,日益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看不到‘竹子’的产品,竹液洗发水、竹纤维等都是比凉席更有潜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