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警戒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特别报道

第A3版
下河街棚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叔叔”绑走前东家儿子
法官:儿童绑架案多为熟人下手,多教孩子防骗术
记者 王智芳 实习生 林锐新 戴罗鑫 通讯员 胡淋伟

    7月31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宋学善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见习记者 张明阳 摄

    对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家长来说,7月31日在长沙中院审理的一起绑架儿童案值得留意。

    事情发生在9年前,被绑的是12岁男孩俊俊,父母在长沙南湖市场做不锈钢生意,绑匪是一对“胖瘦双煞”,其中的“瘦子”黄龙是厂里之前的员工。他们想尽办法讨好俊俊,将其轻松带走。所幸的是,俊俊成功获救。

    9年后,逃亡多年的“胖子”宋学善站在了被告席上。

    放下赎金后,儿子回来了    

    何健(化名)本是长沙南湖市场一名小老板,夫妻俩很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儿子。

    9年前的10月3日晚饭时分,12岁的俊俊不见了,家人到处寻找。

    “何健吧?你儿子在我这儿。”深夜,何健突然接到神秘电话,“拿30万赎人,不然小心你儿子命不保!”对方恶狠狠地威胁。

    何健拿不出这么多钱,一番讨价还价后,对方答应6万元放人。

    4日凌晨,何健将钱放到学宫街一条巷子内。10分钟后,收到钱后的绑匪依约放人。儿子获救后说,“是一胖一瘦两个叔叔把我关起来了。”

    他们靠套近乎“套”走小孩

    民警调查得知,绑架俊俊的是两个娄底人宋学善和黄龙。黄龙曾在何健的不锈钢加工厂做事。黄龙很快落网,被判无期;宋学善一逃就是9年,去年12月14日落网。

    今天上午,宋学善在法庭上说出了当时的情况。   

    “我和黄龙两个嫌上班赚钱慢,就想到绑架人。黄龙在何家工厂做过事,了解他家情况。”两人在学宫街和岳麓区王家巷分别租了房子,还用纸箱和木板做了箱子,购买了警棍之类的物品。

    准备妥当后,他们先去了解俊俊的喜好。“那孩子喜欢玩电游,我俩就连续几天在网吧陪他玩,还请他和他的同学吃东西,帮忙付网费。”很快,两人获得俊俊好感。取得信任后,以拿电子游戏卡为名,两人将俊俊骗到出租屋,黄龙捂住俊俊的嘴巴,用木棍将他打晕捆住,藏进事先准备好的箱子内。

    “我没想要伤害他,拿钱后我还打电话给他爸爸,确认孩子回去了才逃跑的。”宋学善后悔大哭,“我没结婚、没孩子,但我有父母……我错了。”

    法院宣布择日再判。

    ■ 记者 王智芳 实习生 林锐新 戴罗鑫

    通讯员 胡淋伟

    提醒

    主审法官说,俊俊愿意和“叔叔”走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平时很少陪他玩,所以孩子对“叔叔”产生了信任和依赖。

    其实,不少拐卖、绑架儿童案件都是熟人作案,包括邻居、老乡、房客等。“父母再忙,也要多花一点时间照顾孩子。平时父母可以假设一些情景,对孩子进行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演习,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

    法官介绍,家长应教会孩子,若遭遇绑架最好遵循“三不原则”:不慌、不喊、不动,等待救援。若过度挣扎反抗,可能引起歹徒恐慌,更易产生危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特别报道
   第A3版:下河街棚改
   第A4版:广告
   第A5版: 餐桌安全
   第A6版:广告
   第A7版:广告
   第A8版:都市·公共
   第A9版:专题
   第A10版: 都市·公共
   第A11版:热线新闻
   第A12版:热线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警戒线
   第A16版: 黄页
   第A17版:伦敦碗宴
   第A18版:伦敦碗宴
   第A19版:伦敦碗宴
   第A20版:中国·重点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中国·文摘
   第A24版:世界新闻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消费
   第B3版:财经·操盘
   第B4版:财经·公司
   第B5版: 财经·专题
   第B6版: 财经·专题
   第B7版: 汽车·焦点
   第B8版:汽车·市场
“宾利哥”靠嘴骗走上千万
“两个叔叔”绑走前东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