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1年年底,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约占登记总人数的30%。失业一年以上的青年群体总量约2万人,其中大多数人甘当“啃老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民意调查(2008人参与)显示,83.4%的受访者支持待业大学生从事蓝领工作。
大学毕业生近些年来以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递增,就业形势的严峻已勿庸赘述,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社会上也不止一次提出要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放下身段,多往技术基层去寻找工作机会,增加工作经验。这一次中青报所做的民意调查就体现出一个现象:大多待业、失业的青年人,宁肯呆在家里“啃老”,也不愿去做蓝领工作。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拉下面子去从事蓝领工作,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共同心理。同时由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这些部门、行业稳定性高、收入较优厚,且具有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也使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而一些体制外的单位,或者较为基层的蓝领岗位,则乏人问津。传统的“面子观念”在择业中无疑是一道屏障,使不少毕业生无法形成正确、有效的自我评判,也导致在择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浪费时间的同时也无法积累经验,更使工作技能下降,逐渐失去竞争力。
固然,要求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是使他们适应社会、恰当发挥个体价值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必须要形成一个“良性共振”的就业机制,方能使“大学生当蓝领”的这种结构性调整取得良性效果。我们要看到的是,除了大学生们固有的传统观念之外,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人为壁垒”,这些人为壁垒所导致的负面作用也是令大学生不愿涉足蓝领工作,或者即便从事蓝领工作,也完全没有安全感的原因。譬如由于蓝领岗位多为“力气活、杂活儿”,无需太多的经验及技术能力,因此不少企业也就抓住这一点,招来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做“廉价劳动力”使用,试用期满后并不与之签约,而是找借口赶离,又另招一批。
同时相较于管理、技术性岗位,蓝领的待遇、升迁空间在目前来说都很难令人满意,起点低、发展慢,也会让从事蓝领的大学生自觉前景渺茫。在类似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发达国家,蓝领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其待遇、福利、个体发展均有着整套科学合理的体系予以保障,正是在整个社会均形成了“良性共振”机制的前提下,才免去了个体求职蓝领岗位时的瞻前顾后。
处于“垫底”的蓝领群体,与白领等职业阶层相比无疑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也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及待、失业人群的选项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蓝领群体的日益庞大也必然要求催生出相应机制,大学生固然需要在蓝领岗位上进行锻造,积累工作经验,但目前相对滞后的蓝领工作、保障机制也应与时俱进,唯有真正解决蓝领阶层的待遇、保障以及发展空间,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良性共振”,也才能真正吸引大学生们投入其中。■ 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