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特别关注

第A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7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当的民族主义有益无害
文/东戈

    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来,在激发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一系列事件中,钓鱼岛与南海争端堪称典型。中国需要民族主义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近来,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过于“浓烈”,甚至动不动就给民族主义扣上极端、狭隘的帽子。

    这些人,应当去听一听这样的声音: “我认为美国奥委会应该为他们自己感到羞愧!……我认为他们应该收回所有的制服,将它们堆成一大堆并烧毁它们,然后从头再来。”这是针对美国奥运服“中国制造”这个再普通不过国际分工模式,堂堂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的扬言。至于近来日本右翼分子满嘴喷粪, 写下来都不免脏了人的手。最恶劣的是,他们一系列挑战中国底线的表演和行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引发了中日之间最激烈的冲突。

    什么是极端与狭隘?这样的言语与行为才算得上,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还远远够不上这个级别。哪怕是中国最激烈的“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风波,又怎么能与日本的“购买钓鱼岛”相比?但还是有些国人一听到“中国可以说不”,就立马竖起食指:嘘,小声点,我们要大度,我们要宽容。

    如果一味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讲“大度”、讲“克制”、讲“退让”,退到最后,就很有可能高唱着“爱国”的曲调却沦落为和平年代的汉奸,不仅没有民族的自尊,更可能成为受侮辱受压迫的对象。连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都守不住,就只会懦弱无能,软弱可欺,势必引来狼虎之群的撕咬与肢解。一国之尊严何在?民族之尊严何在?

    事实上,翻开一部部英美日德等列强的崛起史,民族主义从来就是他们时刻擦得雪亮的制胜武器与法宝。美国的独立战争完全是民族主义的结果,是对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和经济剥削的反抗。1898年,也正是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推动下,美国同西班牙开战,从其手中夺得波多黎各、关岛、菲律宾,从此迈向世界大国之路。美国当年的经济起飞,也是民族主义的产物。1816年美国通过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限制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竞争,激励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崛起。这个政策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 今天,美国作为自由贸易国家强烈要求世界各国开放市场,但它绝口不提自己一百多年贸易保护的历史事实。

    最近希拉里在13天内狂奔9个国家,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竭力呼号,也同样是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充分说明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其民族主义情结。面对希拉里这种纯粹的利益驱动行为,某些推崇普世理念而自我贬低的国人实在是过于天真和书生气,应该认真想清楚:中国面临的“C型包围圈”对我们的民族意味着什么。 

    拥有什么样的民族主义,是现代化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这是衡量国民理性的标尺,也是如何运用民族主义构建政治权威的必由之途。 正在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需要成熟的、理性的、适当的民族主义。不必动不动就指责中国的民族主义极端、狭隘。

    什么是“适当”的民族主义?也许很难用言语完整地描绘这种自发的纯粹的情绪,但“适度”意味不过度、有分寸、有底线;“恰当”则意味有理有利有节、客观理性、不走极端。  

    适当的民族主义对中国有益无害。 

    目前的中国,整体国力上升,亿万民众向上,但内有权贵集团诸多阻隔、深化改革困难重重、民间意识颇多分裂的困境,外有西方势力煽风点火、不断遏制、步步紧逼的忧患。中国正处于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关键时期,每走一步都可能牵动千里之外、百年之后。适当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正能量的民间力量、民意声音、民族情怀,可以让官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时,更有策略,更有主张,更有力量。适当的民族主义更是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责任感,着眼于维护民族尊严,凝聚民族的向心力,并激发民众的爱国心、自尊心、自信心,释放民众的创造力、创新力,有益于国家核心利益、民族发展大局。这样的民族主义基于爱国主义,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这样的民族主义有益无害。

    今天的中国要警惕的,是那种自我贬低、自废武功、自欺欺人的弱者文化;要扫荡的,是那种打着爱国的幌子却干着损害国家利益的卖国主义与虚无主义。

    我们需要有理想、有信念支撑、有力量的民族主义。

    ■文/东戈

    声音

    维稳的“治标”和“治本”

    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认识到这一点,在化解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就应该时时处处体现对群众各项权益的尊重,不可有丝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粗疏和缺漏。中央之所以一再强调公正、依法、科学、稳妥处置,就是要求执法者在维护公共秩序时,首先保证自己有良好秩序;捍卫社会公正时,首先展示自己能处事公正;打击违法行为时,首先严格自己依法守法。这样的维稳,才能最大限度维护群众权益,也才能成为群众共识。

    从瓮安到孟连,当初的“疑难杂症”现在已经“药到病除”,并形成治理的经验。各地的维稳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维护群众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维护稳定的过程应成为维护权益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复杂挑战,为改革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据《人民日报》

    “以维权来维稳”应成为一种基本思路

    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从维护每一个普通人的利益做起,在不稳定因素产生的萌芽阶段就予以重视,积极妥善解决。同时,在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政策决策和大型项目实施前,必须进行公示和讨论,因为只有程序正义,才能充分了解民意,切实尊重民意。另一方面,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切勿动辄以“一小撮”、“不明真相”和“别有用心”等词语来激化矛盾,更须慎用警力,拿出最大的诚意与民众沟通。

    做到这一切,需要学会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需要以民本思想而不是官本意识来认识稳定,更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从根本上挖掉不稳定的“病根”。当“以维权来维稳”成为一种基本思路,不稳定因素必然大大减少,公信力也会同时上升,进而实现真正和谐的动态稳定。

    ■据《华声在线》

    互联网让中国未来更开放

    互联网重新塑造了我们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也随风潜入夜式地改变了我们微观意义上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形式、职业变迁,以及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点等等,因为互联网而带来的变革,都足以令所有人进行深入持久的反思。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发展之所以围绕着强化个人的主体性这一点,其背后的动力绝非只有技术,更与文艺复兴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有关,即人是自由且平等的。正是信条与技术双方面动力的存在,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通过技术得以赋权,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中国的未来走向,将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据《南方都市报》

    互动

    《都市周末》特别评论,将与华声在线知名栏目华声评论、辣眼时评一起,以“求异、逆向、建设性”为宗旨, 共同打造言论产品。投稿邮箱:huashengpl@voc.com.cn。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特别关注
   第A3版: 特别关注
   第A4版: 周末看点
   第A5版:周末看点
   第A6版:对话
   第A7版:面孔
   第A8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调查
   第A11版:调查
   第A12版:记忆
   第A13版:记忆
   第A14版: 温故
   第A15版:杂志地图
   第A16版:广告
适当的民族主义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