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特别关注

第A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所处的年代虽没人沉睡,但无数人假寐
文/布薇

    《在和风中假寐》

    老愚

    新星出版社/2012.5

    本报《都市周末》特约时评作者老愚,是一个自诩为自律的观察者,试图通过记录洪水泛滥的世相图,为后人留下点“可信的爪痕”。最近他推出的新书《在和风中假寐》,针砭时弊,被视为这个曾有着剃刀般锋利的作家的“中年之音”。

    这是一个人人假寐的年代。

    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事不关己”、太多的“鸿毛之轻”,很多人都努力让自己蜷缩在一条单一但是安全的轨道上,不愿与旁人的命运相交。他们在横坐标为金钱、纵坐标为道德的第四象限肆意滋长,而对于其他象限那些努力的开荒拓地者视若无睹。假寐、失语、漠然,生活的写作者和阅读者似乎都在当下感受到了绝望的渐近,而最近一本《在和风中假寐》,让我击鼓而呼:“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老愚的文章一直就是一个倔强的存在。读他的文字,就像你的灵魂遭遇了一次偷袭,残酷现实的冲击让你猝不及防,尖锐果决的剑风会直接劈开你仓皇的想象,面对这样的突进,那些丑陋的、伪装的旗幡只能倒下,剩下的就是最纯粹和最真实的了。我想我是在这样的偷袭中输了阵脚的。

    他的杂文是多维的,能让人深度灼伤。《什么样的贫穷才可耻》、《穿上衣服才有尊严》、《无道德社会生活准则》,《一枚小小的人体炸弹》……浮世浮嚣,声色光欲,皆为所陈。张力奋在此书序言中说“他(老愚)的文字有鲁迅的嫉恶如仇与嬉笑怒骂,令人刻骨铭心。”我在想,鲁迅所在的是那个混沌的年代,他的文字是要将沉睡中的人唤醒,而我们所处的今天是个混蛋的年代,虽然没有人沉睡,但是无数人假寐,对待假寐中的人,我们或许无力将其彻底“唤醒”,但是老愚没有放弃努力,他找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鞭挞。

    鞭挞社会、鞭挞人心,他写道:“无规则的生存智慧让我们一个个变成了人类的敌人。不自知,还自以为是。”“谁是一根筋谁就能笑到最后,阿甘如此,憨豆亦如此。但一根筋的我们,很快就失去了筋骨,因为土壤和空气都大不同了。”他的写作非常直接,能让阅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澄明,他眼里的黑是魑魅魍魉重叠的道德深渊,他眼里的白则是明媚清爽的干净,更多的时候,读者不是透过其文字品鉴他的观点和态度,而是循着那充满性情和个性的话语来激活自身对社会、对现实的每一处质疑。

    他说到无道德社会人群有四个基本特征:狐疑、焦虑、放纵、唯己。“狐疑者,难以相信别人之谓也;焦虑者,急于搞定某事而不得;放纵者,心中无道德羁绊;唯己者,天底下我最大。”他探讨最需针砭敲击的时事话题:城市的乡愁、不明亮的文学、身单力薄的维权者、三聚氰胺现象、“韩峰日记”、文化奶妈、张牙舞爪的电子科技以及衰落的农业文明。他辑录的异人形状,其可憎的面目,让人汗颜、让人自省。他说:“每一个事件都有一批受害者……我们每天在祈祷,别让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就行。”这是一个忧虑者发出的苍凉的反讽,当然也是裸露在旁人所绘的炫彩画布上令人生惧的血滴子。我不愿说文字是一种武器,因为那样显得功利和冷冰,但是《在和风中假寐》里,老愚的文字的确呈现出了一场场让人看得很过瘾、很难忘的打斗,他看不惯的,用剃刀、用板斧甚至徒手,也要拼了力气。

    《在和风中假寐》里还有一篇杂文《英雄的变种》,讨论的是英雄的死掉,所以我想我在这里把老愚称作假寐年代的真英雄似乎并不符合其本愿,权且让我将《在和风中假寐》这部真诚之作看作理想主义者的英雄归路,因为至少它在这个颠簸的时代走出了一些不苟合时势的英勇,也透着另一个向度的追求。

    ■文/布薇

    人物档案

    老愚,陕西扶风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媒体人,社会观察家,FT中文网专栏作家、周刊专栏作家,本报《都市周末》特约时评人。曾倡导新散文革命,著有《世纪末的流浪》(与张力奋合作)、《蜜蜂的午后》、《正午的秘密》,最新出版专栏合集《在和风中假寐》。

    书摘

    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必须牢记几条准则:

    一、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这是无规则的必然结果。好多看似天灾的事情,骨子里都是人祸。

    二、相信你不相信你的东西。这更好理解。你不相信的东西综合合法地达成目标,不会因你而有丝毫改变。

    三、犯规者为王。每个人都会明白这一点。面对犯规者,你最明智的策略是屈服。

    四、当别人都不遵守规矩时,守规矩就成为你不幸的根源。不言自明。——《无道德社会生活准则》

    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明码标价的新时代:一个男人所能获得的女人的质量、数目与金钱权势成正比,质量包括姿色与年龄。不夸张地说,这已经导致了极度的性不公平。性泛滥与性匮乏共存,极少数人占有过量性资源的状况,造成整个社会的性贫乏和性短缺。——《要么一步到位,要么成为剩女》

    没有人把城市当作家园。家园是一个安详的所在,需要精心维护,同时也安放你的身心。城市仅仅作为一个奋斗的战场,一个博取名利的江湖,当然也是寄生虫游弋的海洋。获取,是人们对城市的态度,城市也能够满足人们的获取愿望。在这样的约定中,旧城市相继消失,新生的是更加符合人们需要的欲望之都。

    ——《城市的乡愁》

    央视“百家讲坛”走俏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子厉害的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现在,再好的东西不经此坛炮制不能行销;再不好的东西一经该坛腌制,立马跳蚤变大象,黄袍加身。

    ——《文化奶妈的时代》

    精英文人以为自己掌握了命运的路径,便以殉道者的面目布道,企图引导社会走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道路。而今,我意识到,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大道,每个人只能走自己的命运之路,如果你觉悟,大道便在你内心展开,前面并无路,走的人再多些也不能叫做路。——《文人已经成为时代小丑》

    贫穷那是另一些人的命运,甚至死亡也不会光顾你们,他们只落在弱势人群——那些卑贱的为生存而挣扎喘息的生命。他们一定在你们的视线之外,在你们的嗅觉听觉之外。但我相信,他们比你们干净。我其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永远不能享受对你们而言探囊取物般的机遇,永远在被剥夺中顽强地活下来,但我们相信,自己的后代会比我们更干净,也会脱离贫穷这个本属于别的什么的耻辱标记。——《什么样的贫穷才可耻》

    ■整理/见习记者  李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特别关注
   第A3版:特别关注
   第A4版:图表现
   第A5版:图表现
   第A6版:杂志地图
   第A7版:大家
   第A8版:周末看点
   第A10版:对话
   第A11版:悅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新知
   第A14版:温故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身心
我们所处的年代虽没人沉睡,但无数人假寐
微书情